白木
最近开学,一些送孩子报到的家长被糟糕的学生宿舍条件弄得道心破碎。
据大象新闻近日报道,广西北海,有家长发视频吐槽合浦县一中学宿舍如“荒野求生基地”。视频中,学生宿舍门窗破损严重、卫生间潮湿发霉,让人揪心。当地教育局回复称,已排查清理换门并问责校长。
在另一则视频中,16张床挤满一间房,中间的空隙仅容一人通过,家长一边拍摄,一边跟孩子说:“孩子啊,你这样的成绩只能‘包粽子’,配这样的宿舍。”
这句话,听得人五味杂陈,看似是心疼,实则却透露出一种扭曲的价值观——仿佛成绩不好,就“理应”忍受糟糕的居住环境。但我们要问:难道成绩差,就不配拥有一个安全、干净、有尊严的人居环境吗?
饮食和住宿,是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关乎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孩子成绩不好,不是罪过,他们是来学校学习,不是来受罪的。国家拨付了教育经费,家长交了不菲的学费和住宿费,校方就有责任给学生提供符合标准的住宿条件。这不是施舍,是义务!
更令人担忧的是安全隐患。如此拥挤、破旧、发霉的宿舍,一旦发生火灾如何疏散?如果暴发传染性疾病又如何防控?《中小学校设计规范》明确要求,宿舍不得设于地下室,每间不宜超过6人,人均面积不小于3㎡。这些规定不是写在纸上给人看的,而是为了切实保障学生的安全与健康。
我们不禁要问:一个漫长的暑假,校方到底做了什么?财政补贴用到哪里去了?家长交的住宿费又流向何处?如今,一些学校热衷于建豪华校门、立大大的景观石,“面子工程”做得金玉其表,学生食宿条件等“里子”却败絮其中。这不仅是资源错配,更是价值观念的迷失。
宿舍可以旧,但不能破;可以简,但不能陋。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应与他们的居住条件挂钩,正如教育的目的不是惩罚,而是培育。一个连基本生活环境都保障不了的学校,又怎能让人相信它能教好学生、育成栋梁?
希望这类视频不仅被家长刷到,也被教育主管部门、消防部门看到。该整改的整改,该问责的问责,该投入的投入。我们呼吁,有关部门加强监督,不光要看学校的“面子”,更要看看学校的“里子”,对学校住宿条件进行常态化排查,督促校方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而学生的基本生活条件,就是最不该省的那一刀。
教育是文明的基石,而尊严是教育的起点。别让任何一个孩子,觉得是自己“不配”住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