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掉“差班”“差生”标签,强化个性化教育
创始人
2025-10-14 09:22:30
0

原标题:揭掉“差班”“差生”标签,强化个性化教育

创新人才的核心特征在于其思维的创新性,而创新思维具有新颖性、独特性和发散性等基本特征。创新人才培养不能依靠生产线式的培养模式,而需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开展个性化教育。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个性发展本质上是一种差异性的发展。学生获得良好的个性发展,对创新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基础教育学校受应试倾向影响,片面强调学生考试分数的“唯分数论”等问题依然存在。同时,由于优质教育资源及师资分配不均衡,学校教育还存在根据考试分数筛选排名靠前学生、进行单独分班或分层编班的情况,忽视了“阳光分班”“阳光招生”等有利于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措施。根本而言,以考试分数为导向的教育更关注外在激励,激发的是学生学习的外在动机,而忽视了学生的内在需求,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当考试分数成为衡量学生发展的核心指标甚至是唯一指标时,创新人才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当前,重视学生差异化发展和多样化评价一再被强调,但却因诸多现实因素而难以全面落实,中小学人才培养中仍存在课程、教学、评价等环节模式单一问题。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大规模、单一化的知识背诵和考试分数导向之下很容易被逐渐消磨,这不利于开展差异化教育教学活动,根本上违背了因材施教原则。

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如何基于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创新人才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命题。针对学校招生,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2025)的通知》明确提出,健全公平入学长效机制,要求数学、科技类等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实验项目要坚决不掐尖、重培养,原则上不得与小学、初中招生入学挂钩。从教育机制上看,学校教育应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提倡并鼓励学生差异化发展、形成特色,进而培养多样化、多层次的创新人才。

对学生予以个性化教育指导

学生获得良好的个性发展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强调学生个性发展,与当前学校教育注重全面发展并不矛盾。学校教育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展潜能,为每个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与指导,明确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目标,关注每个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素质特征。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在政策层面,应完善管理制度,优化教育体系。当前学校教育及考试招生机制与提倡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仍存在冲突之处。为了更好地发挥教育职能,更公平合理地培养和筛选人才,教育主管部门要不断巩固和完善个性发展教育理念及政策,促进个性化教育教学制度有效落实,鼓励学校采取差异化或个性化的培养措施。事实上,我国教育政策特别强调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比如,针对学生入学分班问题,制定“阳光分班”管理制度,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政策保障;针对“偏科”学生,建立更适合其发展的专业化教学体系及升学机制,以帮助其开发潜能和发挥优势,保障其升学和深造机会。这些都有助于打破应试教育的束缚,培养富有个性的创新人才。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需要进一步优化教育理念,在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教育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提升大学和中小学校人才培养水平,努力建成更优质的教育体系,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在学校层面,应积极开展个性化教育教学。学校教育要充分认识到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努力摆脱以考试分数为导向、过分注重各科分数的误区。积极采取多样化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避免过度重视分数而使学生失去个性特色、成为模式化的“产品”。根本而言,“阳光分班”是对应试教育说“不”,让每个学生都沐浴在素质教育的阳光之下。

学校教育要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积极开展个性化教育教学活动。比如,帮助学生设计个性化的生涯规划、对学生心理发展与行为问题提供专门的评价和引导、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和学习内容等,这都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教师层面,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对学生具有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日常教学中,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接纳每个学生的差异性。比如,在“阳光分班”制度之下,教师更容易使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得到关照,可以运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策略,避免采取“一刀切”式的教学方法。优质教师资源不会向所谓的“重点班”倾斜,从而给班级和学生贴上“差班”和“差生”的标签。为了有效落实“阳光分班”,教师应积极了解每个学生的发展特点,掌握每个学生的发展优势和薄弱环节,基于因材施教原则对待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充分的个性发展和素质提升。

事实上,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其个性品质在发展水平、发展类型和发展时间等维度上都存在差异。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发展水平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在现有发展水平上有所提升。就发展类型而言,学生的个性倾向会表现出不同类型,比如对不同学科或领域有不同偏好。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发展类型,积极引导并不断加以改善。此外,个性差异还表现在发展时间维度上,比如有的学生心智显露较早,而有的学生心智表现较晚。这并不意味着学生本身有优劣之分。教师要用独特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蕴含着发展潜能,都能够拥有符合其自身特点的发展前途,对学生予以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指导。

(作者:姚计海,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文化遗产青少年人才孵化计划”...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岑逸飞)10月14日上午,“文化遗产青少年人才孵化计划”项目(...
“故事思政”赋能大中小学思政课... (来源:天津日报) 转自:天津日报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命...
2026年国考报名10月15日...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即将开始,共计划招录3.81万人。 考生可于10月...
【2026高考倒计时234天】... 2026高考倒计时234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晚清至五四时期的文化潮汐隐含了古典社会与现...
以“五个统一”推动教学关键要素...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提出实施职业教育教学关键要素改革。推进专业、课程...
国考打破“35岁门槛”具有多重...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中工网) 昨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正式发布。...
【评论】“国考”打破35岁报考... 界面新闻记者 | 翟瑞民 国家公务员局发布了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
202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明起报... 人民网北京10月14日电 (记者郝孟佳)今天,记者从国家公务员局获悉,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
“国考”明起报名!计划招录3.... 记者14日从国家公务员局获悉,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即将开始,共计划招录...
美国基础教育频遭诟病的背后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冯亚仁 本报记者 陈子帅 本报特约记者 李 静 编者的话:近期出炉的一份美国教育...
校企融合共筑半导体绿色科技之路 近日,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创新之源”调研行活动启动。活动以“教科人一体 产教媒融合”为主题,...
第七届中央音乐学院“10·15... 人民网北京10月14日电 (记者郝孟佳)“以史为脉,以乐为桥——第七届中央音乐学院10·15艺术节”...
高校教师学术诚信治理的困境及应... ◎摘 要高校教师学术诚信水平是决定学术治理成效的关键因素,也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产出高质量学术成果...
郑州哪家英国留学中介 一、如何找留学中介 寻找一家合适的留学中介是留学准备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对于郑州地区计划赴英留学...
春秋假,不是“多放几天假”这么... 新华网北京10月15日电 题:春秋假,不是“多放几天假”这么简单 新华网记者 汪亚 俞菀 近日,浙江...
明起报名!2026年国考公告正... 据新华社报道,记者10月14日从国家公务员局获悉,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
专家:日本私立大学入学金负担过... 参考消息网10月12日报道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10月8日刊发题为《日本私立大学入学金问题使得学生失去...
山西省2025年成人高考将于1... 2025年全国成人高考将于10月18日、19日举行。为保障广大考生顺利应考,山西省相关部门发布温馨提...
2026年度国考报名10月15... 据国家公务员局消息,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即将开始,共计划招录3.8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