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0月12日报道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10月8日刊发题为《日本私立大学入学金问题使得学生失去受教育机会》的文章,作者是 日本三重大学区域创新研究员小西良(音)。文章编译如下:
日本的大学招生系统有一个特点:多笔入学金。在许多私立大学,成功的申请者需要预付20万至30万日元(约合1361至2041美元)的入学金。这笔费用与学费是分开的,这是一笔不可退还的押金,用于确保学位。
约75%的日本大学生就读于私立大学。在一个约60%的高中毕业生追求高等教育的社会中,不可退还的入学金不是一个小问题。
当学生向某所大学缴纳了入学金后,又被第一志愿的大学录取,那么向这所大学缴纳的入学金便打了水漂。通常,家庭需要支付几笔入学金。调查显示,四分之一的学生要支付多笔入学金,有些人因为经济负担而无力接受高等教育。
在欧洲和美国,入学保证金通常只有几百美元,而且通常是可以退还的。日本的情况显然要棘手得多。
法院曾对这种做法的合法性提出质疑。2006年,最高法院裁定,虽然预付学费必须退还,但入学金出于“入学权利的考量”,在法律上是合理的,无需退还。国立大学通过公共资金维持着可负担得起的学费,而私立大学获得的补贴有限,严重依赖学生支付的费用。不可退还的入学金便成为一种确保早期收入和防范最后时刻退出的方式。
2025年6月,日本文部科学省发布了一项通告,敦促私立大学减轻这一负担,建议当学生在其他地方入学后予以退款、分期退款或减免入学金。与此同时,民间团体“入学金研究项目”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调查,并在网上发起了要求改革的请愿活动。该组织记录了多笔收费是如何剥夺学生的机会的。此后,公众辩论愈演愈烈,一些大学推出了部分退款或分期退款计划。然而,这些大学仍然是异类,“不退款”的长期规则仍然盛行。
改革的缓慢步伐反映了大学自身面临的现实。随着出生率的下降,近一半的私立大学已经达不到招生目标,有些已经关闭。学生费用——包括学费、入学金和设施费——约占私立院校收入的75%至80%,使其成为至关重要的财政生命线。对于规模较小的地方高校来说,取消或退还入学金会带来重大管理风险。
与此同时,大学系统又强化了不平等现象。这不仅仅是个别大学政策的结果,也是招生结构本身的问题。高中辅导员、补习学校,以及进入名校是通往成功的社会迷思,都促使学生们把赌注押在名牌大学上。
多笔入学金问题不仅仅是钱的问题。它引发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教育在日本是被视为一种权利还是一种商品。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钱包,也关系到机会均等原则和日本高等教育系统的可持续性。(编译/许燕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