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义安区太平初级中学有这样一位老师,她的名字被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记在心里;她的故事,在同事和家长间口口相传。她就是该校数学教师叶青。36载春秋,她扎根乡村,初心不改,既是严师,更是慈母,用青春、汗水与智慧,诠释了一名乡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成为孩子们心中最温暖的“守望者”。
“我并非数学科班出身,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全靠‘笨办法’——多学、多问、多练。”谈及自己的教学经历,叶青坦诚地说。2006年,因工作需要,原本教授语文和英语的她转而承担数学教学任务。面对全新的学科挑战,她没有退缩,每天对照教学大纲逐字研读教材,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解题思路与教学技巧,同时主动向年轻教师学习现代化教学方法。
乡村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叶青便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将学生分为基础组、提升组和拔尖组,为每个层次的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她还带领学生建立“班级错题本”,每周开设“错题复盘课”,帮助学生从错误中查漏补缺。她总能找到最适合乡村孩子的教学方法,有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潜力,让数学不再难学。今年中考,她所任教的数学学科平均分名列全区第一。
叶青深知班主任肩上的责任。太平初级中学不少学生的父母都在外务工,不能陪伴左右,这些孩子需要更多的温暖与关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唤醒,不是命令而是陪伴。”这是叶青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她践行的准则。
曾经班上一名学生因父母离异而变得敏感自卑,叶青花了一年半时间,每天陪她谈心、辅导功课,像母亲一样倾听她的心事,用耐心与温情逐渐打开了她封闭的内心。另一名学生曾沉迷网络、昼夜颠倒,叶青没有一味批评,而是积极主动引导,帮助他调整了作息,同时也戒除了网瘾,重新找回学习的热情。
在班级管理中,叶青特别重视家校共育,制作“家校联系手册”,并针对特殊学生开展“一对一亲情式家访”。一名女孩曾因模拟考失利情绪崩溃,叶青多次与她的母亲沟通,共同制定帮扶方案,最终帮助她考入了理想的高中。
去年5月一个周末,叶青不慎摔伤,导致右手腕骨折。当时正值期末复习的关键时期,她放心不下学生,周一便吊着打了石膏的胳膊坚持到校上课。长时间的疼痛让她在课堂间隙不得不躺下来缓解,同事们发现后既震惊又心疼,纷纷主动伸出援手,校长每天开车接她上下班,同事帮她梳头、打饭……在这样一个温暖的集体中,叶青深受感动,也用行动回报着这份温暖。右手不能写字,她就苦练左手板书,当听到学生说:“老师,你左手写字比我右手写得都要好”时,她不忘笑着勉励孩子们:“任何事只要认真去做,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老师,现在我才真正懂了您当年的良苦用心。”今年教师节,这条来自学生的祝福短信,让叶青久久不能平静。发信人是她当年班上总被留下来订正作业的男生,如今,他也成了一名教师。这一刻,叶青觉得自己所有的辛苦和坚守,都得到了最温暖、最珍贵的回应。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做的都是分内之事。”叶青的话语虽朴实无华,但却用自己的36年坚守,为乡村孩子搭建了通往未来的桥梁。
来源:铜陵日报 记者 杨竹青
编辑:查飞 审核:蒋洁 终审:查嘉宝
上一篇:矩形和二次函数有关的中考真题分析
下一篇:“双核驱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