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年龄放宽 意义不止“调整”
创始人
2025-10-18 18:10:55
0

(来源:中国妇女报)

转自:中国妇女报

□ 周晓柯

10月14日,“国考”公告发布,明确将报考年龄从原来的35周岁以下调整为38周岁以下,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则放宽到43周岁以下。历经多年酝酿,打破“35岁门槛”的呼声终于迎来政策回应。

事实上,我国推动就业环境优化、消除不合理限制的努力早有铺垫。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2024年,四川、上海、山东等地都在招聘中放宽了年龄限制。此次“国考”打破“35岁门槛”,更是为社会用人制度提供了示范样本,具有风向标意义。

长期以来,“35岁危机”带来的职业焦虑使社会普遍弥漫着一种不安。此次年龄限制的放宽,传递出“能力优先于年龄”的就业导向,有助于进一步消除隐形年龄歧视,推动社会就业环境向更公平、更包容的方向发展。

这一政策的调整也与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密不可分。如今,国民受教育年限延长,进入社会的年龄普遍推迟,“35岁门槛”更有可能限制人才的发展,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同时,此次政策调整也有利于配合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确保人力资源与退休政策的平稳衔接。

但也要认识到,“年龄放宽”,只是推动就业公平的第一步。职场中在晋升机制、培养标准等方面是否仍存在隐形门槛?政策引发的“涟漪效应”能否在各行各业真正落地?评价机制的改变如何推动思想观念的重构?这些问题,仍需政策持续跟进、社会共同发力,才能逐步破解。

人生不该被年龄“困住”。“放宽年龄限制”的深层意义,远不止政策调整本身,更在于推动全社会就业观念的动态革新。它认可每个年龄段的独特价值,也为构建更包容的社会铺路。唯有让年龄成为沉淀的阅历,而非束缚人的枷锁,才能真正激发社会活力,实现人尽其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江南十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1...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我国是一个...
把技术课“玩”出真花样 (来源:衢州日报) 转自:衢州日报 记者 郑理致 通讯员 周玮铭 走在衢州第三中学的校园里,除了能听...
校园机动车限速绝非小事 据媒体报道,广西、江西、湖北等地多所高校相继出台校内机动车限速管理措施。校园安全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
华裔青少年在中文书屋品味书香 中新社北京10月17日电 (记者 吴侃)近一段时间以来,多家中文书屋在海外华文学校和唐人街落成开放。...
5个一等奖,1个进省队!黄石二... 15日 记者从黄石二中获悉 2025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预赛) 暨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湖北赛...
年龄放宽!2026“国考”公告... 10月14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正式发布。记者注意到,公务员考试对报...
面试攻略|面试被问优缺点怎么回... HR:请你说出你的3个优/缺点 你:啊…这么突然 吃苦耐劳、抗压… 好像快问快答,一旦被问到就会脑壳...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背诵... 第一单元 少年有梦 1.初中阶段对我们人生的独特价值是什么?(意义、重要性) 初中阶段对我们的人生具...
共建法治教育多方协同格局 ■渝检护“未”团队突破了“法治教育仅靠学校”的简单认知,形成了“司法引领、多方协同”的共育格局 ■保...
“国考”年龄放宽 意义不止“调... (来源:中国妇女报) 转自:中国妇女报 □ 周晓柯 10月14日,“国考”公告发布,明确将报考年龄从...
10.57亿元!山西省财政厅助... 近日记者获悉,为进一步强化我省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省财政厅在秋季开学前及早下达2025年支持学前教...
事关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这场推进... “把县中振兴作为办强办优基础教育的大事来抓,扩大县中教育资源,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 10月14日...
@研考生 注意!多所高校优化2... 日前,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工作已正式启动,网上正式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6日至...
学术探讨|高校“数字思政”的内... (来源:黑龙江日报) 转自:黑龙江日报 □彭磊 思政教育是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校学生正...
2026年国考税务局专业目录大... 2026年国考税务专业目录相关信息总结 1.核心变动:26年国考税务局专业目录大幅调整,专业数量从原...
“法治非遗课堂”进校园 10月14日,张家港市乐余镇在崇实初级中学开展“法治非遗课堂”进校园活动,为青少年法治素养与文化素养...
共商和合共生新秩序 通州·全球... 人民网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李昉)17日,通州·全球发展论坛(2025)在北京开幕,来自海内外的...
12355青春自护 | 一个与... 导读 如何与孩子沟通才能让孩子理解父母?孩子听不进去我们的话怎么办?这或许是没能掌握有效沟通的原则。...
“工匠之师”如何锻造 培养大国工匠必先锻造“工匠之师”。日前,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