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0月20日电 (记者孙竞)日前,以“深地赋能·低碳未来”为主题的2025年深地能源开发高端论坛暨世界能源大学联盟秘书处工作会议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举办。论坛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与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共同为“深地能源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揭牌。
据介绍,该实验室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地下能源系统研究所基于在能源研究领域开展国际合作的需求成立。双方将围绕石油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交叉领域开展联合研究,同时组织学生交换、学术交流、联合会议等活动。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书记王同奇介绍,近年来,学校加速推进学科交叉与科技创新布局,以开放合作赋能高质量发展,积极构建国际能源科技创新共同体。此次论坛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世界能源大学联盟主办,聚焦深层深海资源、地热能等领域,汇聚两院院士以及来自中外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专家学者,共推深地能源科技创新,深化青年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
世界石油理事会副主席李鹭光表示,深地能源不仅是传统能源领域的“新前沿”,更是连接能源安全与能源转型的“桥梁”。中国在深地能源开发领域给出了亮眼答案,深地塔科1井创造了亚洲最深直井纪录,推动油气勘探开发向超深层迈进。
大会设立四个学术分论坛,来自中国、俄罗斯、加拿大、新加坡、西班牙、挪威、伊朗、澳大利亚、荷兰、沙特等国的企业与高校代表围绕“深层深海资源”“深部地热能”“地下储氢与天然氢”“油气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分享了五十余场学术报告。
记者了解到,世界能源大学联盟(Worldwide Energy University Network, WEUN)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于2018年9月联合全球28所能源高校发起,旨在构建全球能源教育共同体,推动科研合作与人才培养。联盟秘书处设立在中国北京,目前成员院校覆盖来自世界17个国家和地区的32所知名能源高校。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世界能源大学联盟秘书处秘书长张广清表示,中石大此次主办世界能源大学联盟秘书处工作会议,系自2018年联盟成立以来举办的首次线下联盟大会。会议期间,联盟各成员高校代表围绕教育资源共享、国际学位项目、国际实习机会、寒暑期交流项目、国际联合科研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推动联盟高校教育合作向更深层次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