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大先生”型教师培养路径探索
创始人
2025-10-24 04:33:24
0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职教教师肩负着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与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当前,职教师资队伍建设聚焦“双师”素养,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育”的素养培养——教师成长为“大先生”的路径尚不清晰,外在推动力与内在驱动力难以协同,年轻教师对“大先生”的成长目标认知模糊;专业课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难以跟上产业“四新”(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的迅猛发展;同时,教师将工程实践中的技术技能转化为教育教学能力的水平也亟待大幅度提升。

为有效激励职教教师向“大先生”目标迈进,笔者从发展目标构建、培养生态重塑、双轮驱动创新等维度出发,以教育家精神铸强师魂、沁润育人之心;以生态支撑筑牢外部发展保障、滋润教书之业;以数字赋能助推个体成长、浸润树人之成,探索职业教育“大先生”教师队伍的建设路径。

润心:研制职教“大先生”素养图谱,驱动五级培养体系

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在“人师”“经师”“匠师”融合的基础上,深化“大先生”的职教类型特征——既具备“大先生”的共性素养,又凸显鲜明的职教属性。以“人师”“经师”“匠师”融合培养为核心,结合国家战略需求,以及建筑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对土建类职业教育的要求和国家“双师”标准,职业学校应该从6个维度绘制职教“大先生”素养图谱;同步建立“未定级(新手)—初级‘双师’—中级‘双师’—高级‘双师’—职教‘大先生’”的五级培养体系。

依据“大先生”精神,凝练职教“大先生”的核心内涵。职教“大先生”既要做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师”,也要做精通技术工艺、善传技艺的“匠师”,更要做引领学生深耕行业、融入社会的“业师”,可概括为“师生成长的引路人、职业教育的代言人”。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教师应该在“人师”“经师”“匠师”融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大先生”的职教类型特点,既保留“大先生”的共性要求,又突出职教领域的独特性,并通过厚植职教情怀与行业文化底蕴,结合国家“双师”标准完善职教“大先生”素养图谱。同时,职业学校应依托五级培养体系,分层分类培育教师的“双师”素质,助力教师逐步向职教“大先生”成长。

润业:重塑多元协同培育新生态,强化资源平台支撑作用

职业学校要运用生态学理念推进职业教育教师职后系统性培养改革,构建以“团队与个体为群落、资源与平台为土壤、制度与文化为气候、激励与评价为水分”的师资培养生态环境,为以“大先生”为目标的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支撑。对照土建类职教“大先生”素养图谱,相关院校应该明确各层级“双师”的培养维度与素养目标,制定土建类职业教育教师“双师”标准,出台各层级贯通的“双师”培养方案,编制教师培养培训教材。同时,职业院校要以全覆盖的团队化体系为载体,通过“传帮带”、校企结对、名家大讲堂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与教研能力。另外,职业学校要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建设教师实践平台,以“真项目、真场景、真责任”为特色,强化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职业学校应探索分布式领导与科层管理融合的团队化体系建设模式。结合职业教育“行动导向、聚焦岗位、模块化教学”的显著特征,运用分布式领导理念构建“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全覆盖团队化承载体系。该体系可缩短管理半径,激发知识团队的潜力与活力,发挥集体协同优势,强化个体成长与集体发展的关联性,弥补科层管理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不足,充分发挥科层管理的外在推动作用与分布式领导的内在驱动价值。

职业学校应以学生为中心、能力为导向,深化专业教学法的实践运用。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取决于专业教学的精准度与适应力,不同职业、专业的特点存在差异,深耕专业教学方法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师团队内部组建教学工作坊,深化项目式、情境式、伴随式教学法及“AI+”在不同专业领域的应用探索,开发具有土建行业特色的专业教学法,可以推动AI技术与教学方法的深度融合,实现教师“因专业施教、因对象施教”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双向适配。

润成:构建内外双轮驱动成长体系,以数字成长手册赋能动态发展

职业学校要打造“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团队建设体系,将“双师”标准融入“大先生”素养要求,形成层级递进的培养方案。通过平台融合与制度保障聚焦团队建设,学校可以构筑教师成长的外在推动力;通过价值引领与情境体验激发教师成长的内在驱动力,学校可以构建“外在推动—内在驱动”双轮驱动的成长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职业学校要构建引领联动的团队化体系,实现内外驱动协同。教师团队以土建职教“大先生”素养图谱与分层培养方案为指引,结合团队结构性特点,以项目为抓手,激发成员优势与智慧,推动团队发展与个体成长相协调。按照“学习—思考—体验—领悟—内化—践行”的逻辑链条,学校可以开展多样化活动,激发教师向“大先生”目标奋进的内驱力。

职业学校要研制“大先生”数字成长手册,实施发展性过程评价。学校要建立“双师型”教师过程性评价机制,实现“反思—激励—评价”动态协同,并依据职教“大先生”素养图谱,结合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布局与师资结构需求,从“情怀底蕴、师德师风、教育教学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成长规划、综合评价”6个维度设置29项评价指标,研制《“大先生”数字成长手册》。通过开发专属系统建立教师个人成长档案,学校可以运用过程性数据构建评价模型,生成学校教师总体成长画像与教师个人成长画像。每年通过数据分析生成教师个人成长报告及学校师资发展态势图,清晰呈现教师专业成长轨迹与阶段性特征,进而为教师制定个性化成长路径与发展目标,实施精准激励与资源配套,形成“记录—反思—激励—进阶”的良性循环。学校可以实现以“大先生”目标为引领的标准化、结构化师资培养布局,并在教师层面以“大先生”目标为导向,在分层分类成长体系中实现个性化发展。

跨界、整合、重构是职业教育的显著特征,也是职业教育生态的关键属性。职业教育以行动导向、聚焦岗位为基本教学逻辑,以模块化方式推进教学实施。在新质生产力发展、建筑业向智能建造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需要以“标准化、结构化、模块化、个性化、数字化”相统一的构建模式,重构土建类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培养范式,助力教师实现动态、长远发展。学校可以从职业教育实际出发,构建职教“大先生”素养图谱,以图谱驱动五级培养体系落地;重塑以职教“大先生”培养为目标的生态条件,依托团队化体系实现外在推动力与教师内驱力的有效结合;建立数字化过程性、发展性评价机制,提升培养效能,激发职教教师向“大先生”型教师成长的主动性与能动性。

《中国教师报》2025年10月15日第15版

作者:李 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无作业日”和“息屏行动”强规...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措施》(下称《十条措施》),其中“无作业...
2026研招统考网上确认流程来... 网上确认时间为2025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具体时间由各报考点根据教育部工作安排,结合实际情况确...
新型研究型大学“新”在何处 对话人: 周珊珊 本报评论员 张盖伦 科技日报记者 周珊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抓住新一轮科技...
人工智能+教育,让“漫灌”走向... 焦立涛 古语有言,圣贤施教,各因其材。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施教,一直是高质量教育的目标之一。然而,现实中...
教育部发布10条措施!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出台《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措施》。具体内容一起来看: 有效缓解学...
本科院校明确:成立高等职业技术... 日前,海口经济学院发布了《曹成杰董事长在2025年秋季教职工学习班上的讲话》。曹成杰提到,年初,《教...
教育部发布10条措施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出台《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措施》。具体内容一...
高考报名进行中,这些问题要注意... 近日,北京教育考试院发布了《北京市2026年高考报名相关问题解答》,解答了20个考生关心的问题,赶快...
山西省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日前,省财政厅、省教育厅联合印发《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2025年秋...
房山区与市教委、清华大学附属中... 10月23日,房山区与市教委、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举行座谈。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王方,清华大学...
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刊发梅伟惠、赵紫睿《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逻辑机理与现实...
事关中小学生,教育部发布10条... 近日 教育部印发通知 出台《进一步加强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十条措施》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厅公示:325名高校教师,... 近日,山西省教育厅公示2025年下半年申请高等学校教师资格人员教育教学能力测试结果,1899名高校教...
真正的考研:榨干真题 刷真题是所有考研人的刚需,但95%的考研人都不清楚真题真正的价值。 这篇笔记注定只会有非常小一部分人...
事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部发...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出台《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措施》。通知如下: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
多元发力推进应用型高校学生社区... □ 张 涛 应用型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中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
让青年夜校有趣更有料 江绮雯 竹编翻飞、擂茶飘香,清新区“满FUN夜校”以55场课程服务超2000人次的实绩,凭借阵地盘活...
正式启动!全市首个!海淀教育再... 海淀教育,又出招了! 近日, 海淀区教育系统党员干部思政引领力教学基地启动暨中学第三十五期 小学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