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传统文化的传承实践及育人机制探析
创始人
2025-10-26 08:33:31
0

(来源:沈阳日报)

转自:沈阳日报

□吴志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大地,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离不开中华民族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优秀品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大学生文化自信能增强大学生在文化发展中的主体性意识,激励思维活跃的大学生以积极创新的姿态投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过程,自觉承担起促进中华文化传承发展、赓续中华文明的历史使命。在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虽然传统文化育人的价值已成共识,但在高校教育的具体实施中仍面临系统性挑战。课程体系的碎片化,缺乏顶层设计的课程矩阵和跨学科联动机制;大多数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呈现“孤岛化”特征;实践载体的形式化,传统文化活动普遍存在“重形式轻内涵”的症结;评价机制的工具化偏差,严重削弱了育人实效;现有考核体系偏重量化指标,导致传承实践异化为“打卡式”活动;另外,有的高校的传承实践仅仅停留于社团活动层面,未能形成“课堂-校园-社会”的育人闭环,资源整合效率亟待提升。

如何进一步提升传统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承,完善育人机制成为重要的时代命题。

构建“三维渗透”课程体系,优化课堂教学,加强高校主阵地建设

课堂教学是育人机制创新的主渠道。一方面,通过开发“典籍精读”“传统美学”等核心课程群,使通识课程模块化;通过在理工科嵌入传统科技史、在文科强化地域文化研究使专业课程融合化;通过打造书院式生活社区,实现环境育人使隐形课程情境化,从而构建“三维渗透”课程体系,更好推进思政课、人文专业类课程和相关选修课等课程建设,推动多门课程协同育人。另一方面,教师要以知识理论魅力、思想张力、价值引力征服学生,将历史的文化的东西讲透彻、讲明白、讲生动;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科学设置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方式,注重通过多样化、体验式教学启发学生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利用好当前“数字思政”资源,鼓励学生走出去参观相关实践教学基地,围绕热门传统文化相关话题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等,培养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态度,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着力打造“四位一体”

实践平台

发挥创新育人机制优势

进行实践平台创新,实践链,通过“认知-体验-创造”渐进式分层实践体系,有效解决参与深度不足的难题。同时通过设立非遗创新实验室,打造校内创客空间平台;通过与文博机构建立“双导师制”,打造校外实践基地平台;通过建设传统文化慕课,打造数字传播矩阵平台;通过组织跨文化对话工作坊,打造国际交流窗口平台,以“四位一体”实践平台,发挥创新育人机制优势。

革新评价机制

引入“双螺旋”评价模型

建立“高校教师+传承人”协同教学机制,实施“传统技艺驻校计划”。通过“师带徒”模式培养出既懂理论又掌握技艺的复合型教师。量化维度上,建立文化素养学分银行,将戏曲鉴赏、古籍修复等活动折算为实践学分;质性维度上,运用AI情感分析技术追踪学生文化认知的演变轨迹。通过革新评价机制来提升育人成效的科学性。

构建起文化育人的

立体化生态

制度保障层面,将传统文化传承纳入高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建立专项经费划拨制度;资源整合层面,搭建区域高校传统文化联盟,实现师资、课程资源共享;技术创新层面,运用数字孪生、元宇宙技术构建虚拟文化场景;国际传播层面,开发双语传统文化教材,培育“Z世代”文化传播使者。

传统文化传承实践与高校育人机制的深度融合,既是文化自信的时代表达,更是人才培养的本质回归。通过系统化设计、生态化构建、创新性转化,必将开辟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境界。

(作者单位:朝阳师范学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鼓励每周设置一天“无作业日”,... 教育部:鼓励中小学每周设置一天“无作业日” 记者24日从教育部获悉,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阶段性特点和...
教育部:全面推行中小学生每天综... 北京商报讯(记者 吴其芸)10月24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
重磅发布!每周一天“无作业日”... 记者24日从教育部获悉,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阶段性特点和突出问题,教育部日前发布10条措施,其中包括...
新形势下高校传统文化的传承实践... (来源:沈阳日报) 转自:沈阳日报 □吴志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大地,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离不...
考研英语80+的秘密!研趣5个... 考研英语备考中,不少同学卡在 60-70 分的 “瓶颈区”:单词背了又忘、阅读错得离谱、写作没思路,...
“无作业日”和“息屏行动”强规...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措施》(下称《十条措施》),其中“无作业...
2026研招统考网上确认流程来... 网上确认时间为2025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具体时间由各报考点根据教育部工作安排,结合实际情况确...
新型研究型大学“新”在何处 对话人: 周珊珊 本报评论员 张盖伦 科技日报记者 周珊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抓住新一轮科技...
人工智能+教育,让“漫灌”走向... 焦立涛 古语有言,圣贤施教,各因其材。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施教,一直是高质量教育的目标之一。然而,现实中...
教育部发布10条措施!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出台《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措施》。具体内容一起来看: 有效缓解学...
本科院校明确:成立高等职业技术... 日前,海口经济学院发布了《曹成杰董事长在2025年秋季教职工学习班上的讲话》。曹成杰提到,年初,《教...
教育部发布10条措施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出台《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措施》。具体内容一...
高考报名进行中,这些问题要注意... 近日,北京教育考试院发布了《北京市2026年高考报名相关问题解答》,解答了20个考生关心的问题,赶快...
山西省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日前,省财政厅、省教育厅联合印发《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2025年秋...
房山区与市教委、清华大学附属中... 10月23日,房山区与市教委、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举行座谈。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王方,清华大学...
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刊发梅伟惠、赵紫睿《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逻辑机理与现实...
事关中小学生,教育部发布10条... 近日 教育部印发通知 出台《进一步加强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十条措施》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