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西部去!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启动
创始人
2024-04-22 21:02:00
0

原标题:走,到西部去!

托云牧场,一定有大片美丽的草原,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吧?

带着这样的憧憬,邵书琴大学毕业后,报名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以下简称“西部计划”)。

穿越大半个中国,从广东来到喀喇昆仑山脚下的牧场,邵书琴才发现,这里和想象中“有点距离”——牧场地处戈壁,连一抹绿色都难以寻见。

给孩子当老师、带牧工种大棚菜、成立刺绣合作社……凭借一股不服输的劲儿,邵书琴在这里扎下根来。现在,当地人亲切地叫她“柯兰姑娘”——在柯尔克孜语中,“柯兰”意为“勇敢”,常用来形容“大漠英雄”。

“比起待在一个好地方,更有意义的是跟一个地方一起越来越好。”这是邵书琴的故事,也是一批又一批西部计划志愿者的故事。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蓬勃向上的青春与快速发展的西部“相遇”,让“到西部去”成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一种新时尚。

西部是一所“大学校”,青年在这里成长成才

在火车上度过70多个小时,再经过长途汽车颠簸,吉林白城师范学院的张天一,终于抵达志愿服务目的地——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新疆和田县塔瓦库勒乡巴克墩村小学。

气候恶劣、语言不通、不被理解……尽管早有准备,这里条件的艰苦还是超出了张天一的想象。

但触动人心的地方更多。“我不想让爷爷去那么远的地方挑水。”“我长大想成为一名厨师,做土豆以外的菜。”……孩子们的愿望,深深地扎进了包括张天一在内的志愿者心间。

“我希望孩子们将来能走得更远一些,走到克拉玛依,走到乌鲁木齐。”张天一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

“开始我以为,是我在帮助他们,后来才知道,是他们在成就我。”在西部这所“大学校”里,张天一和小伙伴们在艰苦环境中锻炼本领,在基层实践中丰富自我。“在这里,我们对基层的实际、青年的责任有了更深的体悟,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西部计划实施20多年来,西部早已不再是原来的模样,青年也呈现出更加蓬勃的新面貌、新气象,他们从单一的支教、支边,发展到带头开展电子商务,参与扶贫帮困、文明创建、对口援助等工作,还创新引进和开发出许多好项目、好模式。

西部是一个“大舞台”,青年在这里书写精彩人生

雪山之下,拉萨河缓缓流淌。河水滋润的青稞田里,黑颈鹤正在三三两两地觅食。

“黑颈鹤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海拔2000米至5000米的高原、草甸、沼泽地带,是它们最喜欢的栖息地。”谈到黑颈鹤,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杨乐眼里充满了温情。

“来高原生物研究所做动物研究,你有兴趣吗?”20年前,西藏黑颈鹤研究专家仓决卓玛的一个问题,为杨乐开启了科研之门。

从北京林业大学毕业后,湖南小伙杨乐通过西部计划来到西藏,从事野生动物研究,期满后留了下来。

从森林草原到高原荒漠,饥餐渴饮、夜住晓行,杨乐调查的脚步未曾停歇,其足迹遍布西藏每一个区县。

对杨乐来说,青藏高原不仅不是苦寒之地,反而是理想栖身之所、梦想成真之地。

“年复一年,看着它们春秋长途迁徙、夏日‘娶妻生子’、冬天安然过冬,研究得时间久了,我甚至觉得与黑颈鹤成了‘熟人’。”杨乐告诉记者,西藏地理条件特殊,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他们选择的研究对象,已扩大到高原珍稀濒危动物和受到气候变化冲击的湿地生态系统。“我们将努力在高原生物研究领域,发出更多、更有力量的中国声音!”

西部是一个“大熔炉”,青年在这里将青春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

一年多前,作为2022年西部计划乡村社会治理专项的志愿者,郭贵离开家乡山西运城,南下贵州。土棕色背包里,有一台相机、一架无人机,还有一瓶老陈醋。

吃不惯、听不懂、被牛追……郭贵热情很高,但遭遇的打击不断。

“体力咱没有优势,但是脑子好使啊。”一次次挫折之后,郭贵找准了定位:利用自己学编导的专业优势,搭上乡村振兴和电商发展的快车,让当地的伯伯、嬢嬢,成为给乡村代言、带货的“网红”。

“我要让大山外更多的人,看到贵州的秀美山川,目睹新农村的日新月异!”郭贵开始运营短视频账号,用镜头记录广袤乡村。如今,郭贵拍摄的贵州美景美食,累计播放量已经超过4000万次,直播带货累计在线观看人数超过10000人次。

他们,只是万千扎根西部青年志愿者的剪影。

和郭贵一样,广大青年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领办专业合作社、推广现代农业科技、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共有160.9万名青年报名西部计划,最后招募36万余名志愿者到西部和基层开展服务,从2012年的6.75万名,到2023年的30万名,报名人数增长了几倍。

从为乡亲排忧解难,到为社区倾心服务,从基层治理到卫国戍边……志愿者的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时代各不相同,青春一脉相承。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和当地人民一起建设着一个全新的西部。

(记者 俞海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西北工业大学与西安工业大学签署... 人民网北京5月22日电 (记者李昉)为进一步探索“双一流”建设高校与省属高校对口帮扶机制,近日,西北...
全面推进数智技术赋能教育变革 原标题:【光明论坛】全面推进数智技术赋能教育变革通过水下机器人作业虚仿实践平台,船舶工程专业的学生可...
武汉大学举办於可训小说创作研...   本报电(记者张鹏禹)近日,“於可训小说创作研讨会”在武汉大学举办。活动由武汉大学文学院主办,武汉...
氯硅烷精馏提纯工艺点“石”成“... 原标题:氯硅烷精馏提纯工艺点“石”成“金”记者日前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化工学院科研团队将矿石中的硅元...
新职业涌现 新赛道开辟(四...   搭配服装、布置场景,旅游的乐趣和明媚的心情,在清脆的快门声中被相机记录下来,化作朋友圈的九宫格…...
林业院校校长齐聚北林大 共话林... 人民网北京5月19日电 日前,以“践行教育强国战略 林业教育的创新与突破”为主题的第六届全国林业院校...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人民网北京5月21日电 日前,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研讨会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举行。来自北...
最新观测数据揭示银河系古老天体... 原标题:最新观测数据揭示银河系古老天体“秘密”  近日,清华大学李菂团队联合意大利、澳大利亚、德国等...
新型基因编辑工具精准嵌入完整基... 原标题:新型基因编辑工具精准嵌入完整基因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与哈佛大学博德研究所刘如谦团队联合哥伦比...
全球首例人类膀胱移植手术成功 原标题:全球首例人类膀胱移植手术成功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健康中心和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的外科医...
人形机器人能否走进千家万户 原标题:人形机器人能否走进千家万户 从泰山上执行垃圾清运任务的“机器狗”,到春晚舞台上扭秧歌的人形机...
科学家成功解析全球雪豹遗传结构 原标题:科学家成功解析全球雪豹遗传结构  记者5月19日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胡义波...
大连理工大学:年轻双手传承古老... 原标题:大连理工大学:年轻双手传承古老技艺“满族刺绣实用性很强,在日常生活用品和服饰上随处可见,其中...
探秘细胞再生,“生物界孙悟空”... 原标题:探秘细胞再生,“生物界孙悟空”飞入太空前段时间成功发射的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有一些“神秘乘客”...
首届“中社杯”全国大学生社会服... 人民网北京5月20日电 (记者李依环)16日-18日,首届“中社杯”全国大学生社会服务实践技能大赛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 人民网北京5月19日电 (记者孙竞)近日,教育部组织中国人民大学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
第二届首都高质量健康老龄化国际... 人民网北京5月19日电 (记者郝孟佳)18日,第二届首都高质量健康老龄化国际会议在京召开。本届会议以...
中国政法大学召开高素质纪检监察... 人民网北京5月19日电 (记者孙竞)18日,高素质纪检监察人才培养课程建设专家研讨会在中国政法大学召...
我学者提出全新DNA存储系统 原标题:我学者提出全新DNA存储系统记者19日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应用数学中心的吴华明教授团队在DN...
一种小分子可精准阻断细胞凋亡 原标题:一种小分子可精准阻断细胞凋亡  澳大利亚沃尔特和伊丽莎·霍尔医学研究所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小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