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奖”激励教师成为“大先生”
创始人
2025-03-02 01:00:34
0

原标题:“立德树人奖”激励教师成为“大先生”

“看,台上短头发戴眼镜的老师好眼熟,他就是线上课讲得蛮精彩的那位吧?”

“是他,王金良老师,他上课总是充满激情!”

2022年初秋,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庆祝第38个教师节表彰大会上,获得“立德树人奖”的教师们走上领奖台。在其中,学子们发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物理学院教师王金良。他曾经因一条43秒的视频而“火”遍朋友圈:一堂线上课程正在进行,王金良一笔一划地写着板书、推演着公式,不时做着手势,讲得清晰明了、激情澎湃。通过摄像头和共享屏幕,这个充满感染力的课堂呈现在广大学子面前。2003年至今,作为北航物理基础课程主要负责人之一,王金良的年均“站讲台”时长在150学时以上;近5年,他指导的学生共有1168人在各级物理竞赛中获奖。

透过短视频镜头,学生看见了老师的责任心和严谨的教学态度;通过“立德树人奖”,师者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独特荣誉。学生们手捧鲜花簇拥着获奖教师走上领奖台的时刻,是这些教师铭记终身的幸福瞬间。

“立德树人奖”如何评选?在师生们心中,它为何有如此分量和魅力?

“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是学校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如果一味依靠‘提要求、定指标、发文件’的‘老一套’,那么很多老师只是被动对标执行,无法被充分激发主观能动性。”北航党委教师工作部思政教育与师德建设办公室主任刘犇昊表示,“要真正促使教师在‘站讲台’上花功夫,强化潜心育人、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更需要‘树标杆,作引领’。”

怎样选树,如何引领?

通过系统谋划、精心设计,2017年起,北航决定面向所有教学单位各类教师群体开展“立德树人奖”系列奖项评选,其第一原则是“教师本人不申报、领导干部不参评”,且“不唯帽子、不唯职称”,一律以“扎根一线、业绩事迹”为导向,力争把德教双馨的育人典范选出来。师生对符合教学年限等条件的教师投票后,结合师德考评、推荐票数、评教分数、专家联名推荐情况,由单位党政联席会审议确定拟推荐人选,再由师生进行支持率投票,从而确定推荐人选。学校组织校外专家、师生代表组成的委员会进行2轮评审,得票满总数的三分之二者为通过。

就这样,成就奖、卓越奖、优秀奖,一位位“大先生”产生了。名单里,不仅有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名院士,也有默默无闻、躬耕讲坛的学术新秀;不仅有专精科研、桃李满天下的名师博导,也有和学生们打成一片的公共课实验课教师;不仅有“从教一甲子,桃李遍天下”的百岁教授文传源、坚持为本科生上课的院士王华明、为航空航天领域培养160余名电磁兼容专业研究生的院士苏东林、倡导用“六有”精神育才的“月宫一号”总设计师刘红,还有编写“网红力学教材”的讲师王洪伟、“把自己的芳华变成了学生的芳华,努力录课再教50年”的国家级教学名师李尚志、身患癌症却不曾缺席一节课的“讲台斗士”李景文、学生评教满意率最高且“一课难求”的80后思政课教师高宁……截至2022年,连续6届评选,74位先进教师脱颖而出,覆盖工、理、文、基础教育等24个单位,涵盖教研、教学、实验等系列,累计奖励超过千万元……

“如果要总结个人‘获奖秘籍’的话,我想应该是‘传承’。”获得“立德树人优秀奖”后,北航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教师王玉慧激动地说,“和多位北航前辈同台领奖,激励我更加努力去传承他们的为师之道——真、善、美。真,就是真诚、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实事求是地探讨学问;善,就是以仁爱之心关怀学生,始终把学生利益放在首位;美,就是努力提高综合素质,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获得美的感受。”

在北航,“立德树人奖”“教学单列为教师发展序列”“在代表性成果中强调精品课程、精品教材、高质量教学成果等教学业绩”等相关措施,共同形成了一套优化评价体系的“组合拳”。不少学生切实感受到:课堂授课形式更丰富了,和老师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更多了,导师、班主任、老师们渊博的知识、丰厚的科研阅历,让自己收获了宝贵的财富。

“本科期间,大到未来方向选择、专业学习规划,小到日常心态调整、各类比赛的指导建议,每次与老师们探讨,都受益匪浅。他们是我心中的榜样,时刻激励着我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努力。”北航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李江皓说。

“可以说,立德树人‘大先生’评选已成为全校师生主动参与、内化师德涵养、自觉尊师重教的品牌教育活动。在此类激励与引导下,广大教师潜心教学,扎根一线,务求育人实效,争创优异业绩,‘立德树人守初心,空天报国担使命’的职业风尚已经形成,并将持续引领‘德教双馨’一流师资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刘犇昊表示。

(记者 周世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西南大学将举行建校120周年系... 人民网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孙竞)今天,西南大学正式发布120周年校庆公告(第一号)。2026年4...
点亮小听众的科学梦想 原标题:点亮小听众的科学梦想   4月15日至16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昆明...
我国首个林草行业大模型研发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智慧林草创新团队近日以DeepSeek大模型为底座,成功研发出我...
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成立 原标题: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成立记者4月15日获悉,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日前在广东阳江技师学院挂牌成...
葛道凯:扎根中国大地 全面汇聚... 2025年是教育强国建设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人民网教育频道联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共同开展策划,推出...
赵险峰:高校要坚持特色发展、各... “教育强国,‘强’的使命任务在高等教育。高校如何做到自强卓越?在我看来,一定要坚持特色发展、各展所强...
教育部:将加快建设国家数字大学 人民网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李依环)教育部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 原标题: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开赛16日,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在湖南省长沙...
人工智能:如何握好这把“双刃剑... 原标题:人工智能:如何握好这把“双刃剑” 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世界。但它如一把“双刃剑”,既带来巨大机...
积极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高质量... 原标题:积极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高质量发展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
百余名博士扎根老城区   “感受到了满满诚意!”毕业于厦门大学的博士潘思同,搬进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提供的人才房,看着宽敞明...
“小胖墩”为何越来越多   “我家孩子才9岁,这半年体重增加了20斤”“孩子胖了,非常不喜欢动”……近期,首都儿科研究所成立...
把科技人才“送”到企业创新一...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企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更多创新型科技...
以人工智能服务教育变革   本报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丁雅诵)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为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发展新优势,全...
为青年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环境   青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
大连理工大学:塑造扎根基础学科... 原标题:大连理工大学:塑造扎根基础学科的名师近日,大连理工大学开展了“数艺交融,创想未来”系列活动。...
小麦基因组完整图谱绘制成功 原标题:小麦基因组完整图谱绘制成功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小麦育种全国重点...
湖南:政策“雨露”浇灌大学生创... 原标题:湖南:政策“雨露”浇灌大学生创业梦想“当全国首支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总规模达5.05亿元的...
吉首大学:“四大行动”促学生全... 原标题:“四大行动”促学生全面发展“原来,制作一斤绿茶竟要56000多颗芽头,茶农要在枝头上采摘56...
人勤春来早 科特派助农忙 原标题:人勤春来早 科特派助农忙“我们刚从洛川调研回来,在那里的苹果树干上发现了一种新病害。”4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