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创始人
2025-03-05 03:42:20
0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长安大学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多措并举打造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积蓄了磅礴的奋进力量。

坚持以服务国家为最高追求,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是教育家精神的政治灵魂。学校全力服务交通强国、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双碳”等国家重大战略,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一大批教师作为科技创新生力军,在超级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国之重器”港珠澳大桥、“全球空港新标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中深度参与科技攻关。汤中立院士提出的“小岩体成大矿”理论,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了理论支撑;李佩成院士通过“三水理论”再造山川秀美大西北,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实践路径;彭建兵院士领衔启动的“宜居黄河科学研究计划”,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筑牢教师信仰高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是教育家精神的鲜明品格。学校始终加强党对教师工作的全面领导,成立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师德建设委员会,不断完善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制机制,在教师准入、考核、评聘、评优等工作中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出台实施《长安大学“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行动年”工作方案》《教职工荣誉表彰体系实施办法》等制度文件,举办“师德师风宣传教育月”“思政大课堂”“师德大讲堂”“国情大研修”系列活动,营造尊师重教浓厚氛围。近年来涌现出一批全国模范教师、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陕西省师德标兵等先进典型,助推学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是教育家精神的使命呈现。学校以“时代新人铸魂工程”为牵引,坚持“五育”并举,深化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持续打造“十大育人”特色品牌,“传承红色、坚守本色、强化特色”的育人改革与探索已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和行动自觉。主动面向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聚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关键环节改革创新,构建“现代”“强基”“融合”“未来”“国际”五大人才培养模式,系统优化交通类人才培养矩阵,强化交通类人才培养契合度,引导学生自觉把人生理想融入民族复兴、强国建设的伟大事业之中。

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是教育家精神的必然要求。学校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着力构建人才“引育用留”一体化推进工作格局。聚焦学科建设布局和重大任务需求,创新以才引才、合作引才、“大师+团队”式引才、特色学科影响引才等方式,优化“精准化引进、梯队化培育、柔性化使用”三位一体选才育才用才生态。深入实施“长安学者”人才支持计划、“青年英才引进计划”“优秀青年人才培育计划”等,引进和培育杰出人才、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及青年学术骨干。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潜心育人、潜心科研的育人氛围。深化评价体系改革,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破五唯”与“立新标”并举,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

坚持以仁爱之心为思想引领,铸就高尚师德之魂。“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是教育家精神的崇高情怀。学校深入推进陕西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实施“名师引领计划”“青年教师科研提升计划”等,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积极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行业思政”育人体系,打造“课堂融通、平台融汇、师生融合”三位一体的行业特色高校“大思政课”育人模式。推出“红色经典影视作品融入思政课”教学案例库,打造“红色”思政金课;开设《交通强国》《地学人与国土文化》《绿色建筑与人居环境》等,打造“蓝色”行业思政课;将“乡村振兴”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打造“绿色”思政实践课。

坚持以报国传统为文化底色,厚植家国天下情怀。“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是教育家精神的宏大格局。学校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不懈探索实践,形成了“弘毅明德、笃学创新”的校训和“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团结奋进、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将报国传统与大学文化内化为广大师生的价值基因和精神动力,建设起了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学术精湛、创新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培养了30多万德才兼备、本领过硬、勇于担当的长大学子,毕业生主动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45%以上扎根西部,65%以上投身重点行业、重要企业和重大工程。学校充分发挥国际交通人才培养优势,打造“国际工程班-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留学长大-海外办学”多元立体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持续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教育部要求各地落实师德违规“零... 教育部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一年来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进展成效。 据介绍,教育部从严从...
当好大先生 做好引路人 □于晴 第41个教师节即将到来,这是属于人民教师的光荣节日。教师,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
法考培训中心:法律职业梦想的助... 法大法考是典型的法考培训中心,依托中国政法大学深厚的法学教育资源,拥有三十余年培训经验。该中心汇聚高...
点亮少年科创梦想 多地举行多场... 原标题:全国科普月 | 点亮少年科创梦想 多地举行多场科普活动让科学触手可及9月6日,南京科技馆内光...
教育部:大力提升育人能力 不断... 原标题:大力提升育人能力 不断改善教师待遇5日,教育部举行“教育大会一年间·教改进行时”发布会,介绍...
王鹤源:逐梦蓝天的科技少年 原标题:王鹤源:逐梦蓝天的科技少年 “每一次飞行都是新的挑战,每一次比赛都是成长的阶梯。”这是202...
福建省202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 各位考生: 202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将于9月13日举行。为确保广大考生顺利应考,我...
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推动职... □ 周爱青 “双师型”教师是具备相应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积极参与...
以更高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今年秋季学期开学,全国所有幼儿园学前一年约1200万儿童迎来了一个不一样的新学期。根据《关于逐步推行...
永登公安交警开展开学第一课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涉校道路交通事故,9月5日,永登公安交警...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5高三上学...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就整体性质而言,《山海经》是一部山川地理博...
更生动更全面更贴近生活 2025年秋季开学,又一批修订后的新教材走进中小学课堂。教材“焕新”后,教学内容有哪些变化?老师们的...
江西省2026届高三上学期入学... 一 、阅读(72分) (一)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与世界...
让民生温度可感可及——我市推动... 9月1日上午,开学第一天,我市广大中小学生开开心心地走进校园,开启新学期。和其他学校相比,金堤路小学...
市教育局精准施策常态化抓好校园... 9月1日,我市80余万名中小学生顺利返校。开学前,全市教育系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要求,围绕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