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一恐龙化石被认定为新物种
创始人
2025-03-05 07:03:40
0

原标题:江西一恐龙化石被认定为新物种

近日,一件在江西省广昌县出土的晚白垩世恐龙标本被认定为新物种“兽纹华夏胄龙”。该研究成果由云南大学与江西省博物馆合作完成,发布在国际期刊《历史生物学》。

1986年,广昌县甘竹镇龙溪村村民发现一具恐龙化石,该化石标本后被转送至江西省博物馆保存。2023年,江西省博物馆与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脊椎动物演化研究中心合作,对这具化石进行了相关研究。今年4月,研究团队负责人、江西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吴洁提出将其命名为“兽纹华夏胄龙”。“兽纹”和“胄”的灵感来自江西省博物馆内的一件藏品——兽面青铜胄,“华夏”则是指该化石是当时国内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甲龙恐龙化石。“这既有对恐龙个体特征的描述,也蕴含着对中华文化的尊重。”吴洁说。

复原显示,“兽纹华夏胄龙”体长超6米,是我国发现的体形较大的甲龙类化石,生活在距今8400万年至7200万年的晚白垩世,以吃低矮的蕨类、种子、裸子植物的叶片为主。这种恐龙身体粗壮,四肢有力,体表布满甲片,还有甲龙科恐龙的标志性特征——尾锤。“‘兽纹华夏胄龙’为了保护自己,会用甩尾的方式进行攻击,它们的尾部末端长出了骨质尾锤,在强有力的尾部肌肉驱动下,尾锤像铅球一样,能重创对手,可以说,虽然是植食性恐龙,但它会让同时期掠食者忌惮。”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脊椎动物演化研究中心博士生朱子恒介绍。

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兽纹华夏胄龙”隶属甲龙科,具有诸多较为原始的特征,如类似于结节龙科的心形前段尾椎、远端尾部的U形后突以及胫骨与距骨未愈合等,这些特征在后期甲龙中已消失不见。

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团队负责人徐星介绍,“兽纹华夏胄龙”的发现,极大地丰富了晚白垩世中国东南地区甲龙类的物种多样性。(记者王洋、徐鑫雨 通讯员郑莹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教育部要求各地落实师德违规“零... 教育部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一年来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进展成效。 据介绍,教育部从严从...
当好大先生 做好引路人 □于晴 第41个教师节即将到来,这是属于人民教师的光荣节日。教师,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
法考培训中心:法律职业梦想的助... 法大法考是典型的法考培训中心,依托中国政法大学深厚的法学教育资源,拥有三十余年培训经验。该中心汇聚高...
点亮少年科创梦想 多地举行多场... 原标题:全国科普月 | 点亮少年科创梦想 多地举行多场科普活动让科学触手可及9月6日,南京科技馆内光...
教育部:大力提升育人能力 不断... 原标题:大力提升育人能力 不断改善教师待遇5日,教育部举行“教育大会一年间·教改进行时”发布会,介绍...
王鹤源:逐梦蓝天的科技少年 原标题:王鹤源:逐梦蓝天的科技少年 “每一次飞行都是新的挑战,每一次比赛都是成长的阶梯。”这是202...
福建省202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 各位考生: 202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将于9月13日举行。为确保广大考生顺利应考,我...
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推动职... □ 周爱青 “双师型”教师是具备相应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积极参与...
以更高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今年秋季学期开学,全国所有幼儿园学前一年约1200万儿童迎来了一个不一样的新学期。根据《关于逐步推行...
永登公安交警开展开学第一课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涉校道路交通事故,9月5日,永登公安交警...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5高三上学...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就整体性质而言,《山海经》是一部山川地理博...
更生动更全面更贴近生活 2025年秋季开学,又一批修订后的新教材走进中小学课堂。教材“焕新”后,教学内容有哪些变化?老师们的...
江西省2026届高三上学期入学... 一 、阅读(72分) (一)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与世界...
让民生温度可感可及——我市推动... 9月1日上午,开学第一天,我市广大中小学生开开心心地走进校园,开启新学期。和其他学校相比,金堤路小学...
市教育局精准施策常态化抓好校园... 9月1日,我市80余万名中小学生顺利返校。开学前,全市教育系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要求,围绕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