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方法路径,振兴乡村教育
创始人
2025-03-05 21:03:09
0

原标题:探索方法路径,振兴乡村教育

   强国必强教育,教育必强乡村。乡村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神经末梢”,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性、先导性、内源性要素,也是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关键环节。新时代新征程,扎根中国大地,着力以振兴乡村教育实现教育振兴乡村,是教育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使命。

  深刻理解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的价值意义

   从革命年代我们党对农村教育的初步探索,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教育改革发展,再到新时代的乡村教育振兴,我国乡村教育逐步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稳步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乡村教育振兴的时代价值愈发凸显。

   乡村教育振兴是城乡融合的基础引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乡村教育在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战略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持续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畅通城乡教育要素流动,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成效显著。持续健全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教育发展机制,助推城乡融合发展,已成为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使命。

   乡村教育振兴是共同富裕的不竭动力。共同富裕,教育先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乡村教育通过兜底益贫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对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促进作用。

   乡村教育振兴是中华文脉的传承载体。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乡村教育振兴对于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乡村学校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场所,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舞台。立足乡村、多样化传承,重建乡土文化价值教育机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培养具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的新一代乡村学子,是新时代乡村振兴与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

   乡村教育振兴是未来教育的先行示范。以“小班小校”为代表的乡村教育模式是一种适应乡村未来发展的教育形态,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示范性。充分发挥乡村教育人本化、生态化、集约化的潜在优势,将为构建更加公平、包容、可持续的未来教育发展样态提供宝贵经验。

  积极探索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的有效路径

   乡村教育振兴,核心在价值,关键在路径。深刻理解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的时代意蕴,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在赓续中华传统文脉中发掘乡村潜在资源,是进一步激发乡村教育办学活力,助推教育强国建设与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

   弘扬教育家精神,定位乡村教育新坐标。要扎根乡村大地,大力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以新时代的大教育观统筹推进乡村教育改革。要加强乡村教师理想信念培育,厚植乡村教师的教育家情怀,切实打造一支“下得去、扎得深、留得住、教得好”的新时代高素质乡村教师队伍。要坚持党建引领与村校共育有机统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乡村实际挖掘多维教育资源,将乡村教育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生产方式革新、传统文化传承等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关注并适度参与乡村产业发展、社会治理与地方文化建设等,形成乡村教育与乡村振兴的良性互动,培育能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新时代乡村学子。

   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催生乡村教育新质变。要加强城乡教育资源优势互补,强化城乡教育多维互动,聚焦教育空间、师资队伍、教育资源、教育管理四大核心领域,推动乡村教育要素优化升级。聚焦乡村教育空间,要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完善完全小学、小规模学校、寄宿制中心学校等各类乡村学校配置,重点开展劳动实践、技能培训、乡村文化研学等特色空间建构,搭建新型乡村教学场景。聚焦师资队伍建设,要持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落实完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加强乡村教师培训和职业发展支持;因地制宜优化地方公费师范生项目,通过定向培养,形成乡村教师补充的长效机制。聚焦教育资源,要通过远程教育、在线课堂、名师工作站等载体建设,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问题共研。聚焦教育管理,要规范乡村中小学课程设置、课堂组织、评价反馈等,探索集团办学、驻点督导等城乡教育区域一体化管理,构建城乡同步、东西共进、数字赋能的乡村教育模式。

   赓续中华传统文脉,增强乡村文化自信。乡村学校要切实扛起促进本地优秀文化传承与乡土文化建设的使命责任,将乡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从教育维度推动新时代乡村文化保护传承、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在与城市教学资源有机结合的同时,开发具有地方乡土特色的教学资源,进一步延展教育空间,打造田园教育场景,让学生走进乡村社区、走向田间地头,在实践中增强文化自信、厚植乡土情怀,引导学生服务乡梓、扎根奉献、报国利民。

   发掘乡村潜在优势,探索未来教育新样态。要充分发掘以小规模学校、小班额管理为特征的乡村教育潜在优势,城乡双向赋能,打造尊重教育规律、学生个体差异和地方独特情况的优质教育生态。在基础教育领域,围绕“养育+教育”办学思路,探索小班教学和全科教学,开展个性化特色化教学,构建多样积极的学习关系,以特色乡村教育探索未来教育发展样式。在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领域,强化农业基础研究和技术应用,搭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发展面向农业农村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重点推进“新农科”人才培养,强化职业教育涉农培训,培养一大批适应未来城乡发展趋势的优秀应用型人才,为统筹城乡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作者:许慧霞,系湖州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广东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格检查... 广东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格检查标准 (2013年修订) (广东省教育厅2013年4月16日以粤教继〔...
2025丨第39届中国化学奥林... 2025丨第39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真题分析与讲解 第39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于202...
吴伟到江城第一中学督导项目推进... 9月5日下午,区委副书记、区长吴伟带队到江城第一中学,以“实地察实情、座谈解难题”的方式,专题督导项...
初任校长要多观察慢行动 对于刚刚走上校长岗位的管理者而言,在学校日常工作中,要多观察慢行动,千万不能有先入之见。对于任何场合...
从“学问”走向“学科” 在对王红教授进行访谈的前一周,她的新作《教师培训学概论》在广州举行了首发式。这是一部关于教师培训学科...
这堂“大课”,凝聚生生不息的精... 原标题:这堂“大课”,凝聚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
育时代强师,夯强国之基 原标题:育时代强师,夯强国之基 即将到来的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强...
教育家精神的具身实践与具象表达 原标题:教育家精神的具身实践与具象表达纵观中华民族文明史,那些被誉为“教育家”的人,都有着躬身化育、...
“阳光分班”,让教育起点更公平 本报讯(记者 宗河)近年来,教育部持续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和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新学期开...
“职”引未来| 贾永升:做农机... 编者按:日前,教育部公布了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全国总决赛获奖名单,据统计,我省参赛选手共获奖...
新学期伊始,三招帮助孩子顺利“... 家长求助:开学了,孩子却呵欠连天,作业本摊开几小时只写了三行,把橡皮抠得碎屑满桌,还一声声叹息:“还...
幼儿园里学什么:给孩子最实用的... 幼儿园是孩子离开家庭后的第一个小社会。在这里,孩子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那些能让他们受益...
自信从何而来?庞众望讲起一位难... 原标题:年少时生长出的自信 我出生在河北吴桥县的一个小村庄,上小学的时候,学校很小,教室被红砖和着泥...
法考最后一周冲刺攻略!再捞一把... 距离25法考只剩下一周的时间了 很多同学的备考状态 是不是除了焦虑还是焦虑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要如何应...
凝心聚力第一餐 保驾护航师生“... 新学期伊始,为切实保障广大师生饮食安全,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近日,大兴区市场监管局以辖区内中小学秋...
萌宝进校添活力 养正传习立规矩 (来源:新安晚报) 转自:新安晚报 8月29日,合肥市跃进小学校园迎来了一群活泼可爱的“萌新”——一...
家庭作业不该成家长作业 在刚刚过去的暑期,不少学生家长为给孩子恶补暑假作业而发愁,特别是一些低年级学生的手抄报、假期旅行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