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方法路径,振兴乡村教育
创始人
2025-03-05 21:03:09
0

原标题:探索方法路径,振兴乡村教育

   强国必强教育,教育必强乡村。乡村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神经末梢”,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性、先导性、内源性要素,也是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关键环节。新时代新征程,扎根中国大地,着力以振兴乡村教育实现教育振兴乡村,是教育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使命。

  深刻理解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的价值意义

   从革命年代我们党对农村教育的初步探索,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教育改革发展,再到新时代的乡村教育振兴,我国乡村教育逐步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稳步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乡村教育振兴的时代价值愈发凸显。

   乡村教育振兴是城乡融合的基础引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乡村教育在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战略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持续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畅通城乡教育要素流动,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成效显著。持续健全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教育发展机制,助推城乡融合发展,已成为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使命。

   乡村教育振兴是共同富裕的不竭动力。共同富裕,教育先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乡村教育通过兜底益贫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对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促进作用。

   乡村教育振兴是中华文脉的传承载体。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乡村教育振兴对于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乡村学校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场所,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舞台。立足乡村、多样化传承,重建乡土文化价值教育机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培养具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的新一代乡村学子,是新时代乡村振兴与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

   乡村教育振兴是未来教育的先行示范。以“小班小校”为代表的乡村教育模式是一种适应乡村未来发展的教育形态,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示范性。充分发挥乡村教育人本化、生态化、集约化的潜在优势,将为构建更加公平、包容、可持续的未来教育发展样态提供宝贵经验。

  积极探索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的有效路径

   乡村教育振兴,核心在价值,关键在路径。深刻理解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的时代意蕴,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在赓续中华传统文脉中发掘乡村潜在资源,是进一步激发乡村教育办学活力,助推教育强国建设与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

   弘扬教育家精神,定位乡村教育新坐标。要扎根乡村大地,大力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以新时代的大教育观统筹推进乡村教育改革。要加强乡村教师理想信念培育,厚植乡村教师的教育家情怀,切实打造一支“下得去、扎得深、留得住、教得好”的新时代高素质乡村教师队伍。要坚持党建引领与村校共育有机统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乡村实际挖掘多维教育资源,将乡村教育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生产方式革新、传统文化传承等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关注并适度参与乡村产业发展、社会治理与地方文化建设等,形成乡村教育与乡村振兴的良性互动,培育能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新时代乡村学子。

   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催生乡村教育新质变。要加强城乡教育资源优势互补,强化城乡教育多维互动,聚焦教育空间、师资队伍、教育资源、教育管理四大核心领域,推动乡村教育要素优化升级。聚焦乡村教育空间,要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完善完全小学、小规模学校、寄宿制中心学校等各类乡村学校配置,重点开展劳动实践、技能培训、乡村文化研学等特色空间建构,搭建新型乡村教学场景。聚焦师资队伍建设,要持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落实完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加强乡村教师培训和职业发展支持;因地制宜优化地方公费师范生项目,通过定向培养,形成乡村教师补充的长效机制。聚焦教育资源,要通过远程教育、在线课堂、名师工作站等载体建设,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问题共研。聚焦教育管理,要规范乡村中小学课程设置、课堂组织、评价反馈等,探索集团办学、驻点督导等城乡教育区域一体化管理,构建城乡同步、东西共进、数字赋能的乡村教育模式。

   赓续中华传统文脉,增强乡村文化自信。乡村学校要切实扛起促进本地优秀文化传承与乡土文化建设的使命责任,将乡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从教育维度推动新时代乡村文化保护传承、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在与城市教学资源有机结合的同时,开发具有地方乡土特色的教学资源,进一步延展教育空间,打造田园教育场景,让学生走进乡村社区、走向田间地头,在实践中增强文化自信、厚植乡土情怀,引导学生服务乡梓、扎根奉献、报国利民。

   发掘乡村潜在优势,探索未来教育新样态。要充分发掘以小规模学校、小班额管理为特征的乡村教育潜在优势,城乡双向赋能,打造尊重教育规律、学生个体差异和地方独特情况的优质教育生态。在基础教育领域,围绕“养育+教育”办学思路,探索小班教学和全科教学,开展个性化特色化教学,构建多样积极的学习关系,以特色乡村教育探索未来教育发展样式。在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领域,强化农业基础研究和技术应用,搭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发展面向农业农村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重点推进“新农科”人才培养,强化职业教育涉农培训,培养一大批适应未来城乡发展趋势的优秀应用型人才,为统筹城乡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作者:许慧霞,系湖州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推动思政教育与服务国家战略同频... □ 张 晓 思政教育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其鲜明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及强大的引领力能够确保教育...
广东省佛山市2024-2025...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8小题,共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也是古...
川北医学院本科生“逆天学术履历... 川北医学院专项工作组7月17日通报,近日,学校学生罗某某的科研情况受到部分网友关注。学校高度重视,立...
高职院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改革探... □ 张 楠 产教融合教育模式的兴起,针对性解决了传统教学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问题,强调通过加强高职院校...
川北医学院通报“逆天学术履历”... 7月17日下午,川北医学院专项工作组发布情况通报,全文如下: 近日,我校学生罗某某的科研情况受...
北京市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现场会... 本报讯(记者 陈明)近日,北京市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现场会暨海淀区推进“教联体”育人新模式研讨会在中关...
浙江新增2所新大学!和普通大学... 日前,浙江省政府印发通知,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设立杭州职业技术大学,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设立...
“重学”是旨向 “育能”是目的 在山东省东营市清风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堂上,学生正围绕“半”字组词。教师借助思维导图让学生思考表示时间...
“公参民”学校转公记 一个月前,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发布的《罗湖区2025年小学一年级学位申请指南》引发全城热议:百仕...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首批毕业生有... 中新网北京7月16日电(周昕)记者15日从教育部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启动三年以...
盛世清北:清华社会科学学院政治... 盛世清北专注清北硕博辅导十余年,凭借对清华大学考研真题的深入剖析、对命题规律的精准把握以及无数成功辅...
延边:教育事业十年发展成就斐然... 央广网长春7月17日消息(记者张学龙)为改善办学条件,2015年以来,延边州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保障力度...
南开大学在津投档分数线确定! 南开大学2025年 在津本科普通批投档分数线公布 在天津预计共录取620人 “物理+化学”组 工科、...
毕业即月薪过万的本科生不足10... 大学毕业生薪资收入的话题备受关注。刚毕业就能拿高薪的毕业生到底有多少?哪些职业人群收入相对更高呢? ...
家有大学新生必看!2025高校... 当前,全国各地陆续开启高考招生录取工作,部分高校录取通知书已经开始寄出,莘莘学子即将奔赴心仪的高校。...
山东枣庄一中援疆教师胡乐香:助... “感谢胡老师一年来的关心与帮助,如果没有您的悉心教导,我可能不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近日,家住新疆乌...
今年考研人数真的变少了吗?数据... 择校福利: 最近后台私聊择校的越来越多了,老师打算从今天开始,每天帮10名同学分析择校,尽我所能帮大...
菏泽市高二语文联考阅卷报告 菏泽市高二语文联考阅卷报告 4题阅卷报告 1.原题呈现: 科学论文发表时,一般都有提要或摘要,可以让...
大连市教育局关于领取2025年... 根据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安排,现将领取大连市2025年春季教师资格证书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发证对象 ...
思政课,不止四十五分钟(师说) 什么样的思政课和教师受学生喜爱?从教15年,我的感受是:思政课既要把道理讲明白,也要把人心讲热乎,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