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行动报效祖国,青春才会闪闪发光”(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
创始人
2025-03-06 17:42:24
0

  开栏的话

  西部地区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举足轻重。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西部这片广袤热土发展大有可为、未来不可限量。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一大批青年响应国家号召,奔赴西部、服务基层,为西部地区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报今起开设“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专栏,探访这片热土上的新成就新气象,了解支持就业创业的新政策新措施,讲述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胸中有热爱、脚下有力量的青年奋斗故事,激励更多青年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精彩人生。

  

  祖国西北,壮美宁静的戈壁滩一望无际。

  汽车从厚厚的粗砂和砾石上驶过,坐在车上的阮思雅望向窗外——阳光下,一台台抽油机有节奏地上下摆动,吱呀吱呀的声音,在她听来尤为悦耳。

  2020年,阮思雅等118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毅然选择奔赴新疆基层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给他们回信,支持同学们的人生选择,并勉励他们“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

  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5年来,毕业生们扎根边疆,把青春书写在戈壁滩上、井架周围、钻井队里,日益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西部建设者。

  直面困难、决不退缩,他们快速适应岗位

  “我不怕吃苦,这些苦里,也带着甜”

  在中石油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厂见到阮思雅时,她正准备出发去计量站。

  “今年要做到计量站自动化全覆盖。自动化是为人服务的,必须去现场了解真实需求,然后再一一解决。”20多分钟的车程里,阮思雅时而抬头远望,时而蹙眉沉思,一本几乎不离手的笔记本上,记满了她的思考与感受。

  和5年前相比,阮思雅多了一份自信和从容。而这,正源自日复一日的坚持。

  零下20多摄氏度查油井、顶着酷暑上塔架,工作以来,阮思雅干过油田近一半的工种,是大家眼中的“倔丫头”。

  “我不怕吃苦,这些苦里,也带着甜。”阮思雅自豪地说,“那个曾经连扳手、管钳都用不顺手的女孩,如今也能自己开车在戈壁滩上巡检,也能在30米的高塔上作业了。”

  为什么留在新疆工作?这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们被问得最多的问题。

  “在大多数人眼中,克拉玛依气候干旱、人烟稀少,还有能把人吹跑的沙尘暴。但真的来到这里,你会发现这里城市很新、生活便利、出行安全,跟老家的城市没有太多差别。”在中石油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克拉玛依钻井公司工作多年后,刘崟琥觉得,自己当年作出了正确的选择。

  但刚入职时,刘崟琥也遇到过难题:一米八几的大个儿,却抡不好十几公斤重的榔头。

  “不管干得好不好,先干了再说!”那段时间,他抡榔头抡得双手都肿了,但肿着肿着,榔头抡得越来越熟练,刘崟琥也逐渐适应了重体力劳动。

  “到了基层一线,你就会发现自己有太多不懂的东西。”为了快速进入角色,刘崟琥主动申请连上60个大夜班,看老师傅们操作,不懂就问,不会就学。

  凭着勤学好问、认真钻研的劲头,刘崟琥在中石油集团公司井控检查考试中取得满分,只用3个月就熟悉了工作流程,提前当上了技术员,让整个井队都对他刮目相看。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年轻,就要去直面困难、迎接挑战。”刘崟琥信心满满。

  扎根一线、千锤百炼,他们不断提升自己

  “基层工作没有太多轰轰烈烈,更多的是下笨功夫”

  一身红色工作服、一个黑色双肩包,工作5年来,中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吉庆油田作业区助理工程师王良哲,用脚步丈量着戈壁大漠。他坚信,“扎根一线,熟悉每一口油井,才能更好地利用它。”

  由于井区原油含蜡量高,油嘴被堵是常事,老师傅们听油声就知道堵塞情况,但王良哲却是两眼一抹黑。

  “更换油嘴时,要慢慢拧,让油一点点流出来。尽管老师傅不断提醒着‘慢点拧、轻点拧’,但由于经验不足,拧得轻了不出油,劲儿稍微使大了,油就会直接喷射出来,满身都是污渍。”回忆起当时的场景,王良哲笑道,“那时只要上井,我就换上那套脏得洗不出来的工作服。”

  一次次深入现场,一次次亲手操作,整整3个月,王良哲才熟悉了不同的油声,准确把握拧油嘴的力度。

  为了掌握更先进的技术,王良哲背着装满资料和工具的书包,走遍了吉庆油田作业区440平方公里的井场。他感慨道:“基层工作没有太多轰轰烈烈,更多的是下笨功夫,考验的是经验和耐心。”

  在基层这块“磨刀石”上千锤百炼、提升自我,中石油独山子石化分公司干部管理主办范凯元,找到一条以赛代练的路径。

  2022年,全国硫回收装置操作工职业技能竞赛举办,范凯元斟酌许久后报了名。“跟老师傅们相比,我还差得远。但技不如人,咱就迎头赶上!”在选拔和备赛阶段,范凯元为自己制订了严格的学习计划,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在现场和自习室。

  靠着这股拼劲儿,范凯元从52家炼化企业的156名选手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比赛的金牌。

  “发挥自己专业所学,用行动报效祖国,青春才会闪闪发光。”范凯元说,“今后我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成长为国家所需的西部建设者。”

  创新工艺、刷新纪录,他们交出满意答卷

  “脚下这片广袤的土地,正是大展拳脚的舞台”

  王良哲所在的吉庆油田作业区,是我国首个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他拿出一块夹心饼干解释道:“两块饼干就是坚硬的岩石,中间的奶油层就是页岩油油层。而这块饼干埋藏在地底4000多米的地方。”

  2023年,王良哲加入了作业区青年突击队并担任勘探突击小组组长。“我的工作就是利用收集到的数据,给钻头做一个地下导航系统,让钻头不仅能找到油层,还能在水平方向2公里左右一直保持在油层。”

  数据分析越准确,定位就更精准,钻遇率也就越高。去年8月,王良哲分析时发现,有两个数据相互矛盾。“现场应该出了问题!”他立即奔赴井上,仔细核查比对,最后发现是一个仪器校验不及时导致数据出现了偏差。

  凭借数据分析准确度的不断提高,王良哲和队员们将优质储层钻遇率提升至87.3%。

  5年来,与王良哲一样扎根在新疆的同学们愈发感受到,“脚下这片广袤的土地,正是大展拳脚的舞台”。

  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采油四厂技术管理中心主管师魏鹏飞加入“深地一号”顺北油气田。他和团队一起在井上住了4个月,研发出井下大尺寸套管整形工艺,目前已应用于生产。

  刘崟琥随队伍转战吉庆油田作业区,由打探井变为打开发井。平均工期在31天左右的单井钻井任务,刘崟琥担任队长的钻井队仅用19.5天就完成了,刷新了作业区最高平均机械钻速、最短工期纪录。

  阮思雅深耕自动化领域,她和团队计划在未来一年内,继续改进多参数复杂报警趋势和组态系统优化等工作,逐步完成百口间抽井的自动起抽功能。“既然选择了扎根边疆,选择了石油行业,就要坚持到底,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阮思雅吐露心声。

  5年来,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后,32.98%的毕业生选择在西部基层就业,为祖国油气事业贡献力量。

  如一棵棵胡杨树,他们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绽放出夺目的青春光彩。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20日 07 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学院党委致教职员工的教师节贺信 学院党委致教职员工的教师节贺信 全体教职员工: 玉宇秋澄,丹桂初芬。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谨向长...
多地推行义务教育“阳光分班” ... (来源:中国改革报) 转自:中国改革报 本报讯 记者荆文娜报道 新学期开始,全国多地推行义务教育“阳...
12项举措加强教师待遇保障 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省教育厅等七部门日前印发《进一步加强尊师惠师工作的若干措施》,围绕医...
9月12日报名!下半年教资认定... 2025年临沂市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第三批次通告 (公告节选) 一、对象范围 (一)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
【福运榕城】参加2025年法律... 2025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考试将于9月13日-14日(9:00-12:00、14:30...
人民论坛网评 | 大力弘扬尊师... 2025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习近...
科学规划是缓解开学焦虑良方 科学规划的核心在于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 新学期伊始,家长们的“开学焦虑”又成了热点话题。从反复核对开学...
2026届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 2026届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返校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大学新生开家长会,真会带来大学... 日前,高校新生家长会成为网上热议的焦点,不少网民直言大学新生家长会让大学成为高中的延续,更有人谈到这...
法治进校园 “走心”更“入心” 9月1日上午 市映湖小学的多媒体教室里欢呼与掌声阵阵,由铜官区长江路司法所带来的“法治知识打卡闯关”...
小学数学解方程口诀,附两套练习... 解方程一直是小学数学的重难点,类型多且容易混淆,如何快速有效的让学生掌解方程,通过总结分析,小编汇总...
新学期,三科统编教材有新变化!... 今年秋季学期,三科统编教材有了一些新变化。比如,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新增“爱科学 学...
法考教材怎么用?有什么高效使用... 备战法考时,选对教材并掌握正确用法至关重要。法考官方唯一指定教材是《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
山东省德州市2025-2026...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现场工程师培养的关键挑战与精准... 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是深化中国特色学徒制、支撑新型工业化战略的重要举措。该计划自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