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推动形成优秀人才竞相从教、广大教师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新征程上,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要牢记嘱托,把重视教育、关心教师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积极帮助广大教师解决教学、科研、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问题,用心用情用力让广大教师没有后顾之忧,潜心立德树人、教书育人。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的文化传承和优良传统。正所谓“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礼记·曲礼》有言,“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特别是“程门立雪”的典故,以弟子冒雪侍立、敬候师长的赤诚,定格了古人对师道的尊崇与对知识的渴求,成为跨越时空的精神标杆。放眼新时代神州大地,无数教师扎根教育一线,以三尺讲台为初心阵地,用学识为学生点亮成长成才之路,用默默坚守诠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从偏远山区里点亮孩子梦想的支教者,到城市校园中深耕教学的骨干力量,广大教师于平凡岗位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将个人理想融入党的教育事业,书写出一曲曲动人的育人华章,成为推动党的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
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还需全党全社会同向发力、久久为功、汇聚合力。全党全社会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激发教师躬耕教坛的志向。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将教师权益保障落到实处,持续完善待遇保障机制,优化教育教学工作环境,让教师在经济上有稳定保障、社会上有崇高地位、职业上有强烈尊严,切实激发教师队伍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同时,不断厚植尊师重教的社会土壤,通过宣传优秀教师典型、倡导尊重教师的礼仪规范、引导学生常怀感恩之心等方式,让尊重教师从理念共识转化为全民自觉行动,唯有将尊师重教融入社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为党的教育事业行稳致远筑牢坚实根基。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每一个时代都赋予了教师特殊的使命,新时代更是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期冀。当尊师重教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时,不仅能够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教育、扎根教育,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更能点燃学生对知识的向往、对成长的热忱,为国家培育源源不断的栋梁之才。新征程上,全党全社会当以实际行动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不断凝聚起支持教育、关心教师的磅礴力量,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注入不竭动力。
责任编辑:刘琰(EN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