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造就更多服务乡村振兴的乡土人才
创始人
2025-03-25 09:04:03
0

原标题:培育造就更多服务乡村振兴的乡土人才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越来越多“新农人”耕耘在乡村一线,从农业科技试验田到农产品加工车间,从新型农业合作社到电商直播间,处处可见他们播洒汗水、闪耀智慧的忙碌身影。

“新农人”带着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逐梦广阔农村,建功希望的田野,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壮大农村各类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队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壮大乡村人才队伍。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人才支撑是关键,必须培育造就更多乡土人才、“新农人”。

“新农人”是支撑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力量

“新农人”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高素质农民。“有文化、懂技术”是“新农人”与传统农民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他们普遍接受过良好的教育,科学文化素养较高,能将科学技术充分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提高劳动效率,让自身从繁重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他们还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与时俱进更新自身知识体系和技术技能。“善经营、会管理”要求“新农人”不仅应成为种田能手,解决“谁来种地”问题,还应成为经营能手,解决“如何致富”难题,凭借先进的经营理念、较强的管理能力,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带头走上致富路。

统计显示,我国已培育形成了40多万人的农业科研队伍、620多万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900多万名高素质农民,“新农人”队伍持续壮大,这一群体在乡村人才振兴、产业发展、科技推广、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提供了有力支撑、作出积极贡献。

培育“新农人”亟待突破瓶颈

党和国家倡导培育更多“新农人”,各地及相关机构也积极推动,如国家开放大学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项目、中国农业大学建设农业“科技小院”、华中农业大学开展“头雁领航”行动等。但现实中,“新农人”的培育仍面临诸多困难与问题,需要针对性破解。

思想认识不实。对“新农人”在支撑推动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方面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致使“新农人”培育相关政策落实力度欠缺,倡导鼓励偏多,针对性操作性不足,难以满足实践需要;短期追求多、长远考虑少,且资源配置重复叠加,未形成合力。

培育质量不高。总体来看,一些院校的涉农人才培养还存在理念相对滞后、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薄弱、优秀师资匮乏等问题。不少涉农办学机构生师比、生均设备等配置不达标;培养模式单一,整合政府、行业、企业资源能力不足,按需培养、订单式培养、学徒制培养等难以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程度不深。

工作合力不强。国家重视“新农人”的培育,频频出台政策,推动实施系列项目计划,各地也联动实施优惠措施,推动孵化培育“新农人”。但“新农人”的培育涉及部门多,过程链条复杂,需要政策配套和多部门协调配合,实践中往往因政策配套不足、部门协力不理想而难以形成工作合力,资源整合利用仍待优化。

强化措施加大力度精准培育“新农人”

新时代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人才是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壮大农村各类实用人才队伍是核心和关键。为此,应花大气力、下真功夫培育适合农业农村,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新农人”,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以整体性治理理念强化政策供给。要完善政策设计,增强政策的有效性,突破部门藩篱,将相关项目、计划等予以整合,发挥最佳的组合性效应。政策执行中增强协同性,减少资源的稀释与内耗,构建协调一致、合作有序、参与有力的机制,形成合力。

以明确功能定位加大培养供给。明确“新农人”培养定位,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将学农爱农、强农兴农和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等价值理念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引导高校尤其是职业院校设立“新农人”培养相关专业或方向,开设切适课程,接续培养更多具有乡村振兴情怀的后备人才。加大对返乡农民工、回乡大学生、回乡创业者的培训,将他们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计划,培育一批留得住、用得好的“乡创客”“田秀才”“土专家”。

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赢得认同。“新农人”必须经历现实与理想的碰撞磨合、经过实践检验能真正发挥作用,才能赢得社会认可。要切实提高“新农人”培养质量,整合优化资源,强化培育体系,将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农村广播电视学校、镇村成人文化学校等整合为多功能的“新农人”培育综合体,开展学历教育、技能培训、继续教育、文化教育等。统筹教育、人社、农业等部门涉农项目、经费等,提高资源效益。广开门路、开拓渠道,增加经费投入,并增强税收减免、土地供应、财政补贴等政策的引导与扶持。开设契合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课程,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提升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

以多方协力营造良好环境。创新宣传方式,广泛宣传“三农”政策,吸引更多人才加入“新农人”行列,为乡村振兴增添力量。建立政策执行跟踪反馈机制,及时调整完善措施,增强“新农人”投身农业农村的信心决心。要加强宣传引导,挖掘“新农人”典型案例,提高社会各界对“新农人”的认知度认可度。支持“新农人”参加职业资格评定、技能等级认定、职称评审等,激发“新农人”扎根乡村的热情。要不断提高“新农人”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增强“新农人”的认同感归属感。

(作者:邬跃,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教育部:三年来,卓越工程师培养... 人民网北京7月16日电 (记者李依环)记者从教育部15日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教育部以实质化校企联...
转需!教育部发了这个通知 教育部:严控暑期作业总量 记者7月16日从教育部获悉,暑假期间,汛期、假期交织叠加,安全风险加大,各...
打造充满生活气息的班级 读书就是读生活,让教室充满生活气息就是让读书落地生根。班级的生活气息在哪里?在生物角、图书角、展示区...
中国人才回流的势头正在增强 香港《南华早报》7月15日文章,原题:美国的人才流失如何变成中国的人才收获 近年来,中国高校的国际排...
人民来论:快乐暑假 安全为先 蒋 萌 蝉鸣阵阵,暑假开启。 孩子们暂别课堂,享受愉悦的假期。保障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充实、快乐的暑...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 新华社北京7月15日电(记者魏冠宇)记者15日在教育部新闻通气会上获悉,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
临西县教育局关于2025特岗教... 各位入围临西县2025年特岗招聘面试考生(入围面试名单在河北教师教育网“特岗教师招聘专栏”的“个人空...
“求学圆梦行动”再升级 面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浪潮,在精密加工领域有近30年丰富经验的重庆特级技师陈树林看到“求学圆梦行动”招...
创新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体... □ 韩书堂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
一本教辅,让家长犯了难 暑假一到,“教辅大战”又在家长群里悄然打响。要不要买教辅材料?这个问题让不少家长陷入纠结。 “鸡娃派...
云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考试即将开始... 近日,云南省招生考试院发布《2025年下半年云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认定课程考试报考简章》,明确2025年...
小学五年级暑假基础知识、阅读理... 暑假练习题1 一、照样子,加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例:蚤→骚(骚扰) 息→ ( ) 白→ ( ) 反...
校企联动 自主培养高端人才 原标题:校企联动 自主培养高端人才“科研实战远比想象残酷。为合成理想产品,我和团队经历了大半年‘合成...
太原科技大学:“三位一体”促学... 原标题:太原科技大学: “三位一体”促学生高质量就业“面试官您好,我是太原科技大学物流工程专业的应...
全球首个高质量花生泛基因组图谱... 原标题:全球首个高质量花生泛基因组图谱绘制记者7月14日从河南农业大学获悉,该校教授殷冬梅团队首次绘...
当地时间15日,记者获悉,美国... 当地时间15日,记者获悉,美国教育部对密歇根大学启动外国资金调查。(央视)
这所城郊小学,遍地“长满”了体... 新华社贵阳电(记者郑明鸿)步入贵州省黄平县新州镇第二小学,就像是进入了一个体育乐园,吊环、秋千、滑滑...
传承文化基因培育大学生奋斗精神 □ 许 颖 大学生奋斗精神是时代进步的动力源泉,当下大学生面临着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