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实验室“建”在工地上
创始人
2025-03-26 09:21:47
0

原标题:把实验室“建”在工地上

近日,在黄海之滨的胶州湾跨海大桥维修作业现场,施工人员正将一种新型材料注入水下混凝土裂缝。

这种应用于水下混凝土修复的快速修补材料,由青岛理工大学副教授逄博及其团队研发,并已成功实现成果转化。该材料通过模仿海洋生物黏附机理,在富水环境中与混凝土的黏结强度达3.4兆帕,远超行业标准,可提升深水港口、跨海大桥等水下构筑物的抗渗性和耐久性。这一成果的成功转化,有效解决了水下工程修复的技术难题。

在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这样的成果转化项目并不少见。该学院精准对接国家和地方发展需求,在绿色建筑、海洋工程、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领域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自主创新和产业应用的无缝对接。

面向产业需求

3月16日,科技日报记者在青岛荣华建设科技有限公司的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看到,该企业与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联合研发的PPVC模块化建筑技术正被批量应用。

“每个房间在工厂内已经完成90%的装修,安装时只需要像‘搭积木’一样把每个房间进行拼接即可。”该项目负责人介绍,这项获日内瓦发明展金奖的技术使施工效率提升70%,碳排放降低40%。

近年来,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以服务国家和地方需求为指引,积极参与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项目。目前,该学院已与山东省16个地市的1105家企业、96家政府部门建立技术合作关系,形成了“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模式,为科技成果转化搭建广阔平台。

这种需求导向的科研模式催生出一系列创新成果:青岛理工大学教授金祖权及其团队进行海洋环境混凝土耐久性技术攻关,解决了海洋工程结构长期服役中的腐蚀问题;青岛理工大学副教授朱亚光及其团队聚焦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发了高效回收与再利用技术;青岛理工大学教授张拥军及其团队专注于重大岩体稳定性监测与防治,提出了智能化监测方法。

“科技成果转化不是简单的技术移植,而是需要构建一个共生共荣的创新生态。我们正在探索‘学科群—产业群’耦合发展新模式。”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侯东帅表示,未来,学院将围绕“大成果、大项目、大平台”进行布局,聚焦海洋工程、绿色建材等领域,强化技术攻关与产业需求对接。

建立创新机制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通过优化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墙上LED屏幕实时滚动着的“需求榜单”引人注目。榜单上既有企业悬赏求解的技术难题,也有待转化的科研成果。这些榜单不仅搭建起学院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还激发了师生的创新热情。

该学院副院长白晓宇介绍,为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科研创新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学院实施成果转化“揭榜挂帅”行动,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具有市场前景的科研项目,并提供从项目孵化到市场推广的全链条服务。这些举措极大地提升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然而,从实验室的“技术图纸”到工地的“实景蓝图”,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常常面临标准不能适配、工程难以验证等难题。“教授提出的技术参数企业看不懂,企业提出的成本控制要求,科研团队又难以把握。”谈及成果转化痛点,白晓宇深有感触。

为破解“教授不懂市场、企业难觅技术”的困局,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创新推出“双经纪人”模式。一方面,学院组织32名青年教师组成“技术经理人”团队,深入企业挖掘需求;另一方面,学院培养了12名精通知识产权、商业谈判的“市场经纪人”,负责科研成果评估、洽谈、对接。多措并举下,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技术合同登记额年均增长30%,2024年突破7000万元。

如今,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通过整合土木、环境、材料等学科力量,形成智能建造、海洋工程、绿色建材三大创新联合体。“学院科研组织模式正在从‘单兵作战’转向‘兵团攻坚’。”该学院党委书记王乐生表示,学院将进一步完善转化体系和制度保障,通过“放权赋能”减少科研人员后顾之忧,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记者 宋迎迎 通讯员 郑 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教育部:有序实现2027和20... 人民网北京3月31日电 (记者郝孟佳)今天,教育部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
共筑安全防线 护航青春成长   校园安全连着千家万户,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石。保障孩子们的安全与健康,助力他...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两项重要指数 人民网北京3月31日电 (记者郝孟佳)28日,“人大指数”2025年3月发布会举行,会上先后发布了“...
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人“通通”迭代... 原标题: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人“通通”迭代升级  “大家好,我叫‘通通’,今年我已经成长到5岁啦!”在3...
甘肃启动2025年思政教育主题... 原标题:甘肃启动2025年思政教育主题实践活动30日,甘肃省启动以“清明祭英烈 重走长征路”为主题的...
太赫兹成像“透视”小鼠耳蜗 原标题:太赫兹成像“透视”小鼠耳蜗近日发表在《光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称,日本早稻田大学、神户大学和大...
北交大举办“美创未来”培知美育... 人民网北京3月29日电 (记者孙竞)28日,“美创未来”培知美育教学成果双年展暨首都高校美育学术论坛...
微型磁性机器人可在人体内“虚拟... 原标题:微型磁性机器人可在人体内“虚拟活检”英国利兹大学工程师开发了一款创新性的微型磁性机器人。它能...
新材料可精准识别海水铀 原标题:新材料可精准识别海水铀记者26日从兰州大学获悉,该校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团队近日成功研发出...
我国将连续三年开展大规模职业技... 原标题:我国将连续三年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
湖北发布战略人才“十百千万”...   本报武汉3月26日电 (记者田豆豆)近日,《湖北省战略人才力量“十百千万”行动方案》发布,提出...
技能照亮前程 劳动创造未来 原标题:技能照亮前程 劳动创造未来   职业技能培训对劳动者提技增收、缓解就业矛盾意义重大。党中央、...
“内卷式”竞争为啥不可取?(...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写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最近常看到部门地方、行业企业反“内卷”的报道,...
无锡职院: 与产业发展同频共... 原标题:无锡职院: 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近日,记者从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无锡职院”)获悉,2...
“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实施 原标题:“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实施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技能照亮前...
“挺膺担当、援疆有我” 三月的新疆和田,晚上九点才初现暮色。夕阳下,一周前刚抵达这里的天津支教师生们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又纷纷...
人工智能主题日系列活动举办 原标题:人工智能主题日系列活动举办3月27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人工智能主题日活动举办。此次活动...
田辉任吉林大学党委书记 人民网北京3月28日电 (记者李依环)据教育部消息,日前,中央批准:田辉任吉林大学党委书记(副部长级...
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2025... 人民网北京3月28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开通三周年之际,教育部今天召开国家教育数...
把实验室“建”在工地上 原标题:把实验室“建”在工地上近日,在黄海之滨的胶州湾跨海大桥维修作业现场,施工人员正将一种新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