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职院: 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创始人
2025-03-29 02:02:40
0

原标题:无锡职院: 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近日,记者从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无锡职院”)获悉,2024年,该校纵向与横向科研项目到账经费超5000万元。

作为一所地方高职学校,无锡职院如何推动有组织科研,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无锡职院院长周桂瑾给出的答案是,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在他看来,这既是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必然要求,更是院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从2020年的2300万元,到2024年的5000万元,数目增长的背后是我们持续聚焦国家发展需求,不断锤炼内功的结果。”无锡职院副院长吴慧媛对科技日报记者说。

锻造优秀科研团队

近年来,无锡职院通过推进“服务中小企业智改数转网联”品牌提升工程等举措,持续锻造该校高水平科研团队。

不久前,无锡职院科技产业处处长钱晓忠一行前往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开”),与学校的智能工厂仓储物流团队成员一起,为断路器成品智能仓储中心项目交付进行最后的调试。

钱晓忠介绍,这是2024年该校承接的最大单体企业技术服务项目,合同金额1960万元。该项目通过将AI算法、智能仓储管理系统、物联网等工业互联网信息技术与立体堆垛机仓储设备等智能设备集成,实现了从生产端到销售端的全过程智能化、自动化物流应用模式。

记者了解到,该校教授刘志刚领衔的智能工厂仓储物流团队作为无锡职院的高水平科研团队,从2017年起,已连续为常开实施了6个智能仓储和数字化制造方面的技术开发项目,合同总金额4000余万元。多年来,这些项目使企业物流配送准确率达到100%,缩短库存周期并使库存率降低30%,仓库占地面积减少40%。

通过深耕这些项目,刘志刚领衔的智能工厂仓储物流团队已在智能仓储物流技术方面取得了10余项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成果。这些专利成果已服务长三角地区的20多家企业。该团队也于2023年立项建设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

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AGV叉车来到打包好的产品前,对产品进行扫码识别后,搬起了一米见方的包装箱,有序放入仓库货架。

这是无锡职院物联网工程学院为无锡蠡湖新质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蠡湖新质”)定制研发的智能立体仓库中的一幕。

记者了解到,该仓库共3层,累计4300平方米,能够在无人看守的情况下24小时不间断进行仓储作业,未来将为企业每年节省资金50余万元。

今年以来,无锡职院智能制造数据融合技术研究与应用团队成员王海荣带着该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来到蠡湖新质机加工车间,与企业技术人员开展“三工序合一生产单元改造”项目。

“该项目主要对企业产品‘检验+泄漏测试+装配’三道生产工序进行自动化集成改造。团队需攻克多方面技术难题,实现工序间产品自动搬运、安装、流转。”王海荣说。

记者了解到,2023年,无锡职院为该企业研发的自动化去毛刺工作站,不仅让生产数据记录可追溯,还提升了设备利用率。了解了学校专业团队的研发实力,企业便将“三工序合一生产单元改造”“智能立体仓库研制”“SW数控加工生产单元改造”“壳体装配测漏自动化工作站”4个项目委托给无锡职院研发,以响应企业低成本快捷转型的需求。

蠡湖新质机加工部部长王德生粗略估算,近两年无锡职院承接的5个项目为企业综合降本增效20%,目前企业生产合格率提升至99.9%。

锻炼学生专业技能

5年来,无锡职院积极响应“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持续加强专利成果转化。该校实现年均专利转让200余件、专利技术成果应用类技术开发项目100余项;横向“五技”项目合同额达2.3亿元、到账经费1.8亿元。

毛如健是无锡职院电气自动化专业大二学生,从2024年11月起,他就跟随王海荣参与蠡湖新质的电气设备安装和调试等技术服务项目。

在毛如健看来,这既让他们提前了解了企业,又能够在实践中锻炼自身专业技能。“后续我还将参与项目交付后的相关工作。未来我的职业目标是电气工程技术人员。”毛如健说。

吴慧媛介绍,为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学校还将与企业共建无锡职院-蠡湖新质协同创新联合实验室、无锡职院-常熟开关低压电器行业AI应用创新联合实验室等,通过校企合作,锻炼学生专业技能。

“未来,我们还将突出科研反哺教学,以智能制造领域优势专业为基础,聚焦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管控、工业互联网等关键技术领域,实施‘AI+智能制造’应用基础研究平台建设工程,在打通创新成果产业化‘最后一公里’的同时,为更多学生提供创新实践机会。”周桂瑾说。(实习记者 夏天一 通讯员 魏 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不让“项目等钱” 确保“学... 浏阳河畔,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东校区项目工地施工正酣。“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对一期项目支持5000万元...
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发... 本报北京3月31日电 (记者谷业凯)第十四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日前在北京颁奖。中国科学院院士...
我科学家研制出毫秒级可集成量子... 3月31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光灿团队的李传锋、周宗...
研究生复试招录改革走向多样化 原标题:研究生复试招录改革走向多样化2024年3月,浙江中医药大学应届毕业生邓楠(化名)以425分的...
2025年山西科技工作重点开展... 3月28日,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召开2025年科技工作会议。据介绍,2024年,山西省科技系统全面落实省...
遵循科学世界观方法论 扎实推进... 原标题:遵循科学世界观方法论 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近期...
抓早抓小抓关键 保护好孩子视力 原标题:抓早抓小抓关键 保护好孩子视力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更是感知外部世界的重要通道。然而,当前中国青...
教育部:有序实现2027和20... 人民网北京3月31日电 (记者郝孟佳)今天,教育部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
共筑安全防线 护航青春成长   校园安全连着千家万户,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石。保障孩子们的安全与健康,助力他...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两项重要指数 人民网北京3月31日电 (记者郝孟佳)28日,“人大指数”2025年3月发布会举行,会上先后发布了“...
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人“通通”迭代... 原标题: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人“通通”迭代升级  “大家好,我叫‘通通’,今年我已经成长到5岁啦!”在3...
甘肃启动2025年思政教育主题... 原标题:甘肃启动2025年思政教育主题实践活动30日,甘肃省启动以“清明祭英烈 重走长征路”为主题的...
太赫兹成像“透视”小鼠耳蜗 原标题:太赫兹成像“透视”小鼠耳蜗近日发表在《光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称,日本早稻田大学、神户大学和大...
北交大举办“美创未来”培知美育... 人民网北京3月29日电 (记者孙竞)28日,“美创未来”培知美育教学成果双年展暨首都高校美育学术论坛...
微型磁性机器人可在人体内“虚拟... 原标题:微型磁性机器人可在人体内“虚拟活检”英国利兹大学工程师开发了一款创新性的微型磁性机器人。它能...
新材料可精准识别海水铀 原标题:新材料可精准识别海水铀记者26日从兰州大学获悉,该校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团队近日成功研发出...
我国将连续三年开展大规模职业技... 原标题:我国将连续三年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
湖北发布战略人才“十百千万”...   本报武汉3月26日电 (记者田豆豆)近日,《湖北省战略人才力量“十百千万”行动方案》发布,提出...
技能照亮前程 劳动创造未来 原标题:技能照亮前程 劳动创造未来   职业技能培训对劳动者提技增收、缓解就业矛盾意义重大。党中央、...
“内卷式”竞争为啥不可取?(...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写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最近常看到部门地方、行业企业反“内卷”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