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早抓小抓关键 保护好孩子视力
创始人
2025-04-01 09:01:36
0

原标题:抓早抓小抓关键 保护好孩子视力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更是感知外部世界的重要通道。然而,当前中国青少年中,许多人却需要透过近视镜片观察这个缤纷多彩的世界。

2018年以来,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多部门联合发布《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并积极采取防控措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得到一定缓解,但近视率依然偏高,徘徊在50%左右。更令人担忧的是,近视低龄化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高度近视比例未见显著降低,而农村地区近视增长速度甚至快于城市地区,我国近视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环境和行为因素是近视高发的主要原因

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形成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我国近年来近视发生率攀升的主要驱动因素来自环境和行为方面。一方面,学校和家庭学习空间中照明不达标、桌椅高度不合适等外在因素尚未完全得以解决,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社会环境与行为模式也引发了新的健康问题,近视和肥胖即为典型表现。从后天环境和行为因素来看,引起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繁重的课业压力和过度近距离用眼是首要诱因。在升学和分数压力下,长时间、高强度的近距离用眼极易导致眼轴异常增长,从而加速近视的发生与发展。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最新数据显示,即使在义务教育“双减”政策实施后、学生作业时间明显减少的情况下,小学三年级学生平均作业时长仍达1.1小时,七年级达1.7小时,九年级则达到2小时。在其他影响因素得以控制的前提下,学生做作业时间每增加1小时,近视风险就会增加8%。此外,课业压力所导致的睡眠不足,也会降低睫状肌的调节功能,进一步促使近视发生。

户外活动时间大幅减少是主要原因。当前儿童青少年因学习和室内娱乐占用大量时间,很少有机会进行充足的户外活动,接受自然光照射。研究发现,户外日照时长与近视的发生发展呈负相关,户外环境中明亮的自然光可促进视网膜释放多巴胺等物质,有效抑制眼轴过度增长,每日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可显著降低近视风险并减缓近视程度加深。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初中阶段学生中有42.6%平均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足1小时,而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每日户外活动时间每增加1小时,近视率可降低13%。

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是重要推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在青少年中日益普及,导致他们在课余休闲时间、课堂和课后学习中都会有大量时间面对电子屏幕。近距离注视屏幕使眼睛长时间处于调节紧张状态,屏幕的亮光对比和闪烁也会造成视觉疲劳。若每天使用电子设备时长远超健康用眼所建议的时长,再加上过近的观看距离和长时间的持续注视,近视风险将极大增加。而且,手机短视频等屏幕娱乐方式极易导致依赖性使用,大量侵占了户外活动时间,直接和间接推高了近视发生率。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需多方协作

儿童青少年近视不仅直接损害眼健康,还会对其学习、工作与身心健康产生长期、多重的不良影响,比如佩戴眼镜可能给青少年的心理和自信心带来负面影响,视力下降会妨碍他们参加体育锻炼和课外活动等。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近视与青少年肥胖和抑郁之间存在相关性,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近视会导致肥胖率增加7.3%,抑郁风险率增加5.8%。此外,近视还可能会限制学生成年后就业时对某些职业和岗位的选择。因此,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近视已不仅是个人健康问题,更是关乎国民素质和国家未来的重大公共卫生议题。

保护儿童青少年的视力健康,就是守护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让下一代拥有一个光明清朗的未来,需要形成政府统筹、学校主导、家庭支持、社会助力和学生参与的完整体系,真正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青少年视力健康防护网。

第一,政府应进一步细化近视防控的具体政策和干预措施,包括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规范电子产品使用、增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强化健康教育等内容,并建立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以确保政策和措施切实落实。

第二,学校有责任为学生创造健康用眼环境,包括改善教室照明条件,确保课桌椅高度合理,调整电子屏幕的亮度和使用频率等。同时,学校应注意提醒学生保持良好坐姿,控制连续用眼时长,确保学生每日户外活动时长,并在课间组织眼保健操活动。学校还应为每位学生建立视力健康档案,定期进行视力监测,并加强家校联动,共同守护视力健康。

第三,父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责任人,家庭对近视预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环境和家长观念对孩子在校外的大部分用眼行为有很大影响。因此,家长应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用眼环境,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避免课外时间被近距离用眼活动占据,尤其要避免“电子保姆”现象的出现。家庭应配合学校,保持家校一致的护眼要求。

第四,保护下一代人的视力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社会各方,尤其是医疗卫生机构,除加强医疗和技术层面干预手段的研发外,还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宣传和科普活动,加深公众对近视的正确认知,让科学护眼知识深入人心。

第五,儿童青少年自身要积极掌握科学用眼知识,培养自主护眼习惯,自觉遵守用眼卫生,不沉迷电子屏幕,主动增加户外活动,通过积极行为预防近视发生。

(作者:王卫东,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心理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追踪调查项目负责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教育部:三年来,卓越工程师培养... 人民网北京7月16日电 (记者李依环)记者从教育部15日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教育部以实质化校企联...
转需!教育部发了这个通知 教育部:严控暑期作业总量 记者7月16日从教育部获悉,暑假期间,汛期、假期交织叠加,安全风险加大,各...
打造充满生活气息的班级 读书就是读生活,让教室充满生活气息就是让读书落地生根。班级的生活气息在哪里?在生物角、图书角、展示区...
中国人才回流的势头正在增强 香港《南华早报》7月15日文章,原题:美国的人才流失如何变成中国的人才收获 近年来,中国高校的国际排...
人民来论:快乐暑假 安全为先 蒋 萌 蝉鸣阵阵,暑假开启。 孩子们暂别课堂,享受愉悦的假期。保障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充实、快乐的暑...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 新华社北京7月15日电(记者魏冠宇)记者15日在教育部新闻通气会上获悉,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
临西县教育局关于2025特岗教... 各位入围临西县2025年特岗招聘面试考生(入围面试名单在河北教师教育网“特岗教师招聘专栏”的“个人空...
“求学圆梦行动”再升级 面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浪潮,在精密加工领域有近30年丰富经验的重庆特级技师陈树林看到“求学圆梦行动”招...
创新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体... □ 韩书堂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
一本教辅,让家长犯了难 暑假一到,“教辅大战”又在家长群里悄然打响。要不要买教辅材料?这个问题让不少家长陷入纠结。 “鸡娃派...
云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考试即将开始... 近日,云南省招生考试院发布《2025年下半年云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认定课程考试报考简章》,明确2025年...
小学五年级暑假基础知识、阅读理... 暑假练习题1 一、照样子,加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例:蚤→骚(骚扰) 息→ ( ) 白→ ( ) 反...
校企联动 自主培养高端人才 原标题:校企联动 自主培养高端人才“科研实战远比想象残酷。为合成理想产品,我和团队经历了大半年‘合成...
太原科技大学:“三位一体”促学... 原标题:太原科技大学: “三位一体”促学生高质量就业“面试官您好,我是太原科技大学物流工程专业的应...
全球首个高质量花生泛基因组图谱... 原标题:全球首个高质量花生泛基因组图谱绘制记者7月14日从河南农业大学获悉,该校教授殷冬梅团队首次绘...
当地时间15日,记者获悉,美国... 当地时间15日,记者获悉,美国教育部对密歇根大学启动外国资金调查。(央视)
这所城郊小学,遍地“长满”了体... 新华社贵阳电(记者郑明鸿)步入贵州省黄平县新州镇第二小学,就像是进入了一个体育乐园,吊环、秋千、滑滑...
传承文化基因培育大学生奋斗精神 □ 许 颖 大学生奋斗精神是时代进步的动力源泉,当下大学生面临着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