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科学家联手探寻中子星“体重密码”
创始人
2025-04-03 08:43:07
0

原标题:中澳科学家联手探寻中子星“体重密码”

中子星的直径仅为20多千米,切面相当于北京四环内区域大小,但其重量却是地球的几十万倍。如果从中子星上挖“一勺土”,那么它的重量可能有上亿吨。中子星为何这么重?它究竟由什么物质构成?这些是天文学家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引力波团队与澳大利亚研究基金会引力波发现卓越中心等单位合作,在中子星初生质量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论文发表于国际期刊《自然·天文学》。

超新星研究的突破口

当一颗质量为太阳八倍至几十倍的恒星核燃料耗尽时,会向核心坍缩,物质被急剧压缩,直至到达极限后触底反弹,产生超新星爆发,并可能遗留下中子星这一致密残骸。

“早在宋朝,天文学家就观测到了一次罕见的超新星爆发。后来,天文学家发现蟹状星云中的脉冲星正是那次爆发后留下的中子星。”论文作者之一、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研究员朱兴江介绍,迄今为止,天文学家已通过射电望远镜等手段发现了4000多颗脉冲星,这些一般都被认为是中子星。

关于中子星,一直有诸多未解之谜。朱兴江说,一是内部物质状态不明。中子星内部密度极高,温度、压力均处于极端状态,其内部具体的物理性质仍不清楚。二是磁场机制未明。核坍缩后,中子星磁场强度激增,但其磁场生成、放大以及随时间衰减的机制尚未明晰。三是致密天体质量范围未知。超新星爆发残留的可能是中子星或黑洞,如何从质量上清晰界定这些不同的天体仍是天文学界的重大挑战。

“中子星作为超新星爆发后留下的致密天体,其初生质量信息对于反推其前身恒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朱兴江说,由于直接捕捉前身恒星信息极为困难,研究中子星初生质量成为推动超新星理论研究的重要突破口。

发现质量分布新规律

“目前已测定质量的中子星大多源自双星系统,即这些中子星拥有一个伴星,类似于地球拥有月球。”论文作者之一、河南省科学院引力波天文研究所副研究员尤志强介绍,中子星的强大引力会撕裂伴星的部分物质,这些物质随后如同被漩涡裹挟一般,被中子星迅速吸入,从而导致中子星质量增加,这一过程被称为吸积。

如何估算因吸积而增加的质量,是研究中子星初生质量的一大挑战。“吸积过程极为复杂,可能持续数百万年,并与中子星及其伴星的特性有关。确定吸积何时停止,是解决质量增加这个难题的关键。”论文作者之一、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讲师刘小金说。

刘小金介绍,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将研究集中于直接观测到的中子星质量分布上,而对中子星的初生质量关注较少,仅有少数研究对个别脉冲星进行了吸积修正分析。总体而言,缺乏全面统计并扣除吸积效应后的中子星初生质量分布研究。这正是团队近年来努力的方向。

早在2019年,团队研究人员就开始探索中子星的质量分布。他们基于银河系双中子星的观测数据,判断吸积和非吸积中子星遵循不同的质量模型。

研究的突破源自对另一个问题的探索。2022年,在研究中子星转动速率时,团队研究人员发现,当中子星质量增加时,其转动速率也会变快,但最快转动速率不能超过理论上限。利用中子星转动速率与质量之间的关系模型,研究人员估算出中子星可能增加的质量,其与通过经验分析得出的结果相吻合,这为他们增添了信心。最终,他们发现了吸积加速的理论上限,并据此推断增加的质量最多可占总质量的两成。为审慎起见,他们还考察了更多质量分布的可能性。

解决这些问题后,团队发现中子星的质量分布规律与以往的认识大相径庭,可能颠覆既有观念。以往研究认为,中子星依据质量可分为重型与轻型两类。但该团队的最新研究表明,中子星质量分布可能仅存在一个峰值,并且在1.3至2.4倍太阳质量之间按幂律平滑变化,这一规律与恒星的质量分布趋势相似。

更多谜题有待解开

研究团队还推测,大质量中子星较少的原因可能是其前身恒星更易直接坍缩为黑洞,而不是形成中子星。“这与观测结果相吻合,天文学家在超新星前身恒星中鲜少观测到大质量红超巨星。”尤志强解释,红超巨星是恒星演化到晚期的一种形态,如果大质量红超巨星在超新星爆发后更容易直接坍缩成黑洞,那么在观测中自然就很难看到它们作为中子星的前身存在。

“研究不仅为探索中子星内部致密物质形态提供了宝贵观测证据,也为理解中子星的形成机制开辟了新视角,有望帮助我们揭示超新星爆发机制,乃至揭开黑洞形成的神秘面纱。”刘小金说。

银河系的中子星总数约有10亿颗,但目前被观测到的仅有4000多颗,其中质量被测定的不足百颗。这些有限的数据难以全面反映中子星的整体特性。因此,发现更多中子星或脉冲星并测定其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尽管我们已经发现了一些规律,但这仅仅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多谜题等待我们研究。”尤志强说。

研究中子星质量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探究其内部物质形态。“这种物质形态可能是一种全新形式,超越我们已有认知。理论学家认为,中子星内部可能是纯中子,也可能混有超子或者夸克,但要获得最终的答案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朱兴江说。(记者 宗诗涵)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教育部:三年来,卓越工程师培养... 人民网北京7月16日电 (记者李依环)记者从教育部15日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教育部以实质化校企联...
转需!教育部发了这个通知 教育部:严控暑期作业总量 记者7月16日从教育部获悉,暑假期间,汛期、假期交织叠加,安全风险加大,各...
打造充满生活气息的班级 读书就是读生活,让教室充满生活气息就是让读书落地生根。班级的生活气息在哪里?在生物角、图书角、展示区...
中国人才回流的势头正在增强 香港《南华早报》7月15日文章,原题:美国的人才流失如何变成中国的人才收获 近年来,中国高校的国际排...
人民来论:快乐暑假 安全为先 蒋 萌 蝉鸣阵阵,暑假开启。 孩子们暂别课堂,享受愉悦的假期。保障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充实、快乐的暑...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 新华社北京7月15日电(记者魏冠宇)记者15日在教育部新闻通气会上获悉,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
临西县教育局关于2025特岗教... 各位入围临西县2025年特岗招聘面试考生(入围面试名单在河北教师教育网“特岗教师招聘专栏”的“个人空...
“求学圆梦行动”再升级 面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浪潮,在精密加工领域有近30年丰富经验的重庆特级技师陈树林看到“求学圆梦行动”招...
创新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体... □ 韩书堂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
一本教辅,让家长犯了难 暑假一到,“教辅大战”又在家长群里悄然打响。要不要买教辅材料?这个问题让不少家长陷入纠结。 “鸡娃派...
云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考试即将开始... 近日,云南省招生考试院发布《2025年下半年云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认定课程考试报考简章》,明确2025年...
小学五年级暑假基础知识、阅读理... 暑假练习题1 一、照样子,加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例:蚤→骚(骚扰) 息→ ( ) 白→ ( ) 反...
校企联动 自主培养高端人才 原标题:校企联动 自主培养高端人才“科研实战远比想象残酷。为合成理想产品,我和团队经历了大半年‘合成...
太原科技大学:“三位一体”促学... 原标题:太原科技大学: “三位一体”促学生高质量就业“面试官您好,我是太原科技大学物流工程专业的应...
全球首个高质量花生泛基因组图谱... 原标题:全球首个高质量花生泛基因组图谱绘制记者7月14日从河南农业大学获悉,该校教授殷冬梅团队首次绘...
当地时间15日,记者获悉,美国... 当地时间15日,记者获悉,美国教育部对密歇根大学启动外国资金调查。(央视)
这所城郊小学,遍地“长满”了体... 新华社贵阳电(记者郑明鸿)步入贵州省黄平县新州镇第二小学,就像是进入了一个体育乐园,吊环、秋千、滑滑...
传承文化基因培育大学生奋斗精神 □ 许 颖 大学生奋斗精神是时代进步的动力源泉,当下大学生面临着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