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为何会敏感?原来是远古鱼“遗传”
创始人
2025-05-26 09:21:43
0

原标题:牙齿为何会敏感?原来是远古鱼“遗传”

你有过牙齿酸酸胀胀的体验吗?这会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牙齿有多敏感。其实,在咀嚼食物时,这种敏感性大有用处,它能提供关于温度、压力,还有疼痛方面的重要信息。但你可能不知道,坚硬的牙釉质内部那些敏感的部位,在演化之初竟然是帮助远古鱼类在危机四伏的海洋中存活下来的关键利器。

美国芝加哥大学科学家最近发现,人类牙齿内部的牙本质,也就是对冷热酸甜敏感的那层结构,最早是由远古鱼类带甲外骨骼中的感觉组织演化而来的。

大约在4.65亿年前的奥陶纪,早期脊椎鱼类全身覆盖着坚硬的铠甲。这些甲胄上布满微小的凸起结构,内部含有类似牙本质的组织。科学家推测,这些结构能感知周围水流的压力、温度的变化,甚至能探测到靠近的掠食者,就像一套“水下雷达系统”。

有趣的是,类似的“雷达系统”也出现在无脊椎动物身上,比如寒武纪(4.85亿至5.4亿年前)的节肢动物(类似今天的螃蟹和虾)。这表明,尽管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在演化上走上了不同的路线,但它们独立发展出了相似的感知结构,以应对远古海洋的生存挑战。

科学家开始搞这项研究,可不是为了寻找牙齿的起源,而是想解答一个长期存在的古生物学难题:化石记录里最早的脊椎动物是啥?

科学家向各地的博物馆要了寒武纪的化石标本,打算用CT扫描找找脊椎动物特征的明显迹象。在扫描一块平平无奇的化石时,他们发现了一些疑似牙本质的结构。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结构其实更接近现代节肢动物甲壳上的感知器,即一种帮助螃蟹、昆虫等动物感知周围环境的微小器官。

这一误打误撞的发现,反而揭示了更深刻的规律,即牙齿的演化可能遵循“由外向内”的路径。也就是说,敏感的感知结构先在体表外骨骼上演化出来,后来才被基因工具包“改造”成口腔内的牙齿。

今天的某些生物仍然保留着这种古老特征的“活证据”。鲨鱼、鳐鱼和鲶鱼身上也有类似牙齿的结构,叫小齿,这使它们的皮肤摸起来就像砂纸一样。

等你再次洗牙又酸得皱眉时,不妨想想,这可是4亿多年进化史在你口腔里留下的“雷达系统”。它在提醒你:“注意,有人在碰我的铠甲。”(记者 张佳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中关村“教育+科技”创... 人民网北京5月25日电 24日,2025中关村“教育+科技”创新周在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开幕。本...
复旦大学:破题人才培养“拔而不... 原标题:破题人才培养“拔而不尖”“120年来,复旦为国家培养了近50万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优秀人才。...
让规范管理为基础教育护航 原标题:让规范管理为基础教育护航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提升年”行动的通知...
“孔明系统”“草船借箭”抗病毒 原标题:“孔明系统”“草船借箭”抗病毒记者5月26日获悉,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韩文元团队通过基因生信分析...
AI赋能高质量就业 原标题:AI赋能高质量就业近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招聘会现场,一名学生来到“AI...
中国首枚10公里级中学生气象探... 原标题:中国首枚10公里级中学生气象探空火箭发射成功  27日15时09分,“飞燕一号”火箭在青海冷...
转录因子协同作用机制揭示 原标题:转录因子协同作用机制揭示为何出现发育异常?癌症等疾病因何产生?记者5月26日从同济大学获悉,...
“冷技术+热关怀”助力毕业生求... 原标题:“冷技术+热关怀”助力毕业生求职错过了某场招聘会?不要紧!只需通过人脸识别登录一体式求职机,...
记者探展 |  浙大... 一瓶小小的人参饮料,成为了浙江大学展位上的“显眼包”。“这是我们浙大和吉林当地合作的产品。我们研发了...
在渝留学生体验八段锦(健康视... 在八段锦推广老师和“小小中医师”们的带领下,留学生在练习中国传统养生功法八段锦。崔 力摄留学生在学习...
稳就业,各方协同发力(锐财经...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零工市场着力构建零工供需对接平台,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让求职...
我科学家揭开全球甲烷源汇变化的... 原标题:我科学家揭开全球甲烷源汇变化的秘密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彭书时研究组与国内外多个研究机构合作...
“强基计划”在进阶 原标题:“强基计划”在进阶 距离2025年高考开考的日子越来越近,考生进入了最后的冲刺期。同时,另一...
活跃有序,双轮驱动教育改革行稳... 原标题:活跃有序,双轮驱动教育改革行稳致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
行走的思政课,让青春融入火热发... 原标题:行走的思政课,让青春融入火热发展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
发挥教育数字化的杠杆作用 原标题:【光明时评】发挥教育数字化的 杠杆作用据报道,在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期间,国家智慧教育公...
科学家首次测量液态碳微观结构 原标题:科学家首次测量液态碳微观结构由德国罗斯托克大学和亥姆霍兹-德累斯顿-罗森多夫中心(HZDR)...
2025WAFI全球农食行业创... 人民网北京5月26日电 (记者李依环)25日,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WAFI)全球农食行业创...
张炜: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能... 近日,教育强国建设研究工作推进会在京召开,并举行“加强高等教育研究,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专题研判会。当...
我科学家发现罕见掩食脉冲星 原标题:我科学家发现罕见掩食脉冲星浩瀚宇宙中,大多数恒星都是成对出现、以双星系统的形式共同演化的,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