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陆亭:在支撑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增强高等教育整体实力
创始人
2025-06-05 10:01:38
0

近日,教育强国建设研究工作推进会在京召开,并举行“加强高等教育研究,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专题研判会。当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清华大学教育学院、人民网教育频道联合推出的“教育思享汇”学术研讨活动同期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的教育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主题进行深入研讨,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动能与决策建议。

人民网北京5月20日电(记者郝孟佳)“高等教育研究者要在服务强国建设中担当作为,就需要重视高等教育发展的‘双重逻辑’,做好思想观念理论的先导引领。通过研究把高等教育变革的重点、学理扎实弄清,向高等教育相关部门做好阐释工作。”在日前举办的“教育思享汇”学术研讨活动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中国教科院原副院长马陆亭说。

马陆亭表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国际格局深度调整的需要,人类社会由工业时代向数字时代“升维”跃迁,占据产业链制高点的竞争对创新的要求增强,高等教育面临由跟踪借鉴向自主创新的整体性变革。

以下为马陆亭发言节选:

面向未来发展,特别是在教育强国建设中,高等教育要更好发挥好龙头引领作用,特别是要保持清醒头脑。

重思想引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做好理论先行是高教研究者的本分。而思想引领要引对方向,涉及研究者对形势趋势的战略判断和对策政策的措施应对,既需要政治定力、思想深度又要有思维高度。

重问题解决。研究不是无病呻吟,而是要针对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现实问题、长远问题和理论问题,需要开展对策研究、战略研究和学理分析。问题可以不同,但没有问题不行,研究要致力解决问题。

重调查研究。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社会科学最有效的研究方法,是研究者应该长期坚持的工作作风。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复杂性,对其问题的解决,必须坚持调查研究,切忌靠主观臆想拍脑袋。

重学理阐释。研究者就是要寻求规律、揭示原理的,依据规律、以理服人是学者的基本责任。高等教育研究者不仅要有观点、重思想,更需要厘清思想背后的原理,以原理为基础进行理论构建。

重扎实论证。理论都需要经得起推敲,经得起检验,论文不仅要有观点和思想,更要把结论建立在充分的论证基础上。论证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质性的,还可以是以经验为基础的,这是对研究方法的选择,但充分论证则是必须的。

重朴实文风。科学不是文学,更不是玄学,需要讲逻辑、有证据、出结论,清晰描述。研究清楚的事情要说清楚,故弄玄虚也可能是没弄清楚。越是清晰、合理的东西越能说服人,朴实无华、结构有序本身就具有美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智能交互实验教学关键技术研究... 人民网北京9月8日电 (记者李昉)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社会治理与智慧社会科技支撑(平安中国)”重...
此家长会,非彼家长会 日前,上海交大、同济大学等几所著名高校举办大学新生家长会的消息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一些专家批评这是大...
教育部要求各地落实师德违规“零... 教育部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一年来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进展成效。 据介绍,教育部从严从...
当好大先生 做好引路人 □于晴 第41个教师节即将到来,这是属于人民教师的光荣节日。教师,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
法考培训中心:法律职业梦想的助... 法大法考是典型的法考培训中心,依托中国政法大学深厚的法学教育资源,拥有三十余年培训经验。该中心汇聚高...
点亮少年科创梦想 多地举行多场... 原标题:全国科普月 | 点亮少年科创梦想 多地举行多场科普活动让科学触手可及9月6日,南京科技馆内光...
教育部:大力提升育人能力 不断... 原标题:大力提升育人能力 不断改善教师待遇5日,教育部举行“教育大会一年间·教改进行时”发布会,介绍...
王鹤源:逐梦蓝天的科技少年 原标题:王鹤源:逐梦蓝天的科技少年 “每一次飞行都是新的挑战,每一次比赛都是成长的阶梯。”这是202...
福建省202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 各位考生: 202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将于9月13日举行。为确保广大考生顺利应考,我...
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推动职... □ 周爱青 “双师型”教师是具备相应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积极参与...
以更高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今年秋季学期开学,全国所有幼儿园学前一年约1200万儿童迎来了一个不一样的新学期。根据《关于逐步推行...
永登公安交警开展开学第一课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涉校道路交通事故,9月5日,永登公安交警...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5高三上学...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就整体性质而言,《山海经》是一部山川地理博...
更生动更全面更贴近生活 2025年秋季开学,又一批修订后的新教材走进中小学课堂。教材“焕新”后,教学内容有哪些变化?老师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