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视觉假体有望让失明者重见光明
创始人
2025-06-06 09:22:02
0

原标题:新一代视觉假体有望让失明者重见光明

科幻电影中凭借红外视觉锁定目标的“超视觉”已在实验室中照进现实。记者5日获悉,经过7年攻关,复旦大学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创新学院周鹏/王水源团队、脑科学研究院张嘉漪/颜彪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胡伟达团队,共同开发出全球首款光谱覆盖范围极广的视觉假体。该假体无需依赖任何外部设备,就可使失明动物模型恢复可见光视觉能力,还能赋予动物感知红外光,甚至拥有识别红外图案的“超视觉”功能。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科学》。

研究团队另辟蹊径,研制出碲纳米线网络(TeNWNs)视网膜假体。该器件的光电流密度达到了当前已知最高水平,并首次实现光谱覆盖最宽的视觉重建与拓展。植入眼底的碲纳米线网络视网膜假体薄如蝉翼,可直接取代退化的光感受器细胞,激活视网膜神经元,并利用视网膜自然通路传递信号,无需外接设备即可重建视觉。该技术不仅让实验室失明小鼠重获可见光感,还能使其在黑暗中精准定位940纳米和1550纳米的红外光源。

这种视觉假体融合了“仿生修复”与“功能拓展”双重特性,既规避了侵入性脑部手术的风险,又突破了人类天然视觉的物理极限。团队在非人灵长类动物食蟹猴的实验中不仅验证了该假体的有效性,且植入半年后无任何不良排异反应,为后续临床转化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据介绍,目前团队已着手深入研究视觉假体与视网膜的高效耦合机制。通过临床转化应用,新成果或将改写“人造视觉”技术规则。新一代超视觉假体技术不仅有望让失明者重见光明,还将为人类打开一扇超越生命极限的感知之窗。(记者王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智能交互实验教学关键技术研究... 人民网北京9月8日电 (记者李昉)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社会治理与智慧社会科技支撑(平安中国)”重...
此家长会,非彼家长会 日前,上海交大、同济大学等几所著名高校举办大学新生家长会的消息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一些专家批评这是大...
教育部要求各地落实师德违规“零... 教育部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一年来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进展成效。 据介绍,教育部从严从...
当好大先生 做好引路人 □于晴 第41个教师节即将到来,这是属于人民教师的光荣节日。教师,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
法考培训中心:法律职业梦想的助... 法大法考是典型的法考培训中心,依托中国政法大学深厚的法学教育资源,拥有三十余年培训经验。该中心汇聚高...
点亮少年科创梦想 多地举行多场... 原标题:全国科普月 | 点亮少年科创梦想 多地举行多场科普活动让科学触手可及9月6日,南京科技馆内光...
教育部:大力提升育人能力 不断... 原标题:大力提升育人能力 不断改善教师待遇5日,教育部举行“教育大会一年间·教改进行时”发布会,介绍...
王鹤源:逐梦蓝天的科技少年 原标题:王鹤源:逐梦蓝天的科技少年 “每一次飞行都是新的挑战,每一次比赛都是成长的阶梯。”这是202...
福建省202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 各位考生: 202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将于9月13日举行。为确保广大考生顺利应考,我...
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推动职... □ 周爱青 “双师型”教师是具备相应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积极参与...
以更高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今年秋季学期开学,全国所有幼儿园学前一年约1200万儿童迎来了一个不一样的新学期。根据《关于逐步推行...
永登公安交警开展开学第一课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涉校道路交通事故,9月5日,永登公安交警...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5高三上学...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就整体性质而言,《山海经》是一部山川地理博...
更生动更全面更贴近生活 2025年秋季开学,又一批修订后的新教材走进中小学课堂。教材“焕新”后,教学内容有哪些变化?老师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