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里的科学家精神(纵横)
创始人
2025-06-11 09:22:35
0

再访中国水稻研究所,不仅仅因为这里代表国内水稻研究的最高水平,更因为多年前在此听到的一句话——研究水稻,不下地是不可能的。

这句话,出自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之口。他形容自己的工作“一半在实验室,一半在地里”。刚入行时,他几乎没有机会坐在办公室里搞“高精尖”的研究。即便现在,已经与水稻打了40多年交道的他,依然常常一头扎在稻田里。

年轻一代水稻人说,水稻人离不开田地,是因为任何没有田间表型支撑的结论,都是不准确的,就算在温室获得了研究线索,也一定要到田里验证。

再细想钱前院士的这句话,它看似在说水稻研究,实则道出了科研工作的特殊性。“板凳要坐十年冷”,绝不是口头说说那么简单。

科研工作者都有自己悉心耕耘的一片“良田”。在之江实验室,年轻的90后团队凭着“初生牛犊”的闯劲,在“智能计算”的驱动下探索宇宙起源;在海洋二所,李家彪院士团队孜孜不倦向更深处挺进,即将完成总计3万小时的航海纪录;在浙江省农科院,新一代农产品快速检测技术,凝聚着几代人的心血;在浙大二院,心脏瓣膜团队齐心协力,攻坚“卡脖子”难题,研发出国产心脏瓣膜器械……

走过一间间聚力基础研究的实验室,我们感受到的不只有创新,还有这股扎根一线、脚踏实地的科学家精神。

正如水稻人年复一年耐心等待着水稻拔节、抽穗、结实,在科研一线,向难题发起挑战的过程是无比漫长的。要知道,基础研究公之于众的突破性进展和成就,只是科研工作者几十年如一日漫漫征程中的“高光时刻”。更多的时候,在掌声与喝彩的背后,他们或是在海量研究数据中抽丝剥茧,寻找答案;或是反反复复论证新的推断,在一次次的失败中不断从头再来。

科技创新离不开科研人员持久的时间投入。对一线科研工作者而言,时间是有分量的。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哪怕一辈子只干一件事,潜心做研究的过程也无比幸福。

在高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争最前沿和主战场的今天,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集中涌现,于我们而言,能拥有这样一支科学家队伍,何其有幸!

(摘编自《浙江日报》)

《 人民日报 》( 2025年06月10日 05 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推动职... □ 周爱青 “双师型”教师是具备相应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积极参与...
以更高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今年秋季学期开学,全国所有幼儿园学前一年约1200万儿童迎来了一个不一样的新学期。根据《关于逐步推行...
永登公安交警开展开学第一课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涉校道路交通事故,9月5日,永登公安交警...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5高三上学...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就整体性质而言,《山海经》是一部山川地理博...
更生动更全面更贴近生活 2025年秋季开学,又一批修订后的新教材走进中小学课堂。教材“焕新”后,教学内容有哪些变化?老师们的...
江西省2026届高三上学期入学... 一 、阅读(72分) (一)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与世界...
让民生温度可感可及——我市推动... 9月1日上午,开学第一天,我市广大中小学生开开心心地走进校园,开启新学期。和其他学校相比,金堤路小学...
市教育局精准施策常态化抓好校园... 9月1日,我市80余万名中小学生顺利返校。开学前,全市教育系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要求,围绕校...
教育部要求:落实师德违规“零容... (来源:新安晚报) 转自:新安晚报 教育部9月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一年来教师队伍...
重塑物理课堂的思维向度 在科学教育战略转型发展的今天,物理教育承载着比传授知识更为深远的使命,它不仅要帮助学生构建世界观,还...
财政部:加大教师待遇保障力度 ... (来源:中国妇女网) 转自:中国妇女网 中新网9月5日电 教育部5日召开“教育大会一年间·教改进行时...
教育部:巩固提升教师待遇保障 ... 人民网北京9月5日电 (记者郝孟佳)今天,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一年来教师队伍建...
克职院1385位学生通过高级工... “以前高级工证得工作10年才能考,现在在校通过考核,一毕业就可以拿到手,这样我找工作会更容易,工资收...
强化党建引领,努力把组织优势转... 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牢牢抓住党建引领这个“牛鼻子”。重庆化工职业学院沿着“13628”发展...
云南省202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 云南省202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将于9月13日举行。请参加考试的各位考生严格遵守考试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