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题难倒作者?詹丹:别以机械的教学回应机械的考查
创始人
2025-07-20 02:57:41
0

语文考试中阅读题选用的文章,连文章作者都无法正确“解析”自己的作品。这样的事情又一次发生了。而且不出意外,这一话题又一次引发全网热议。

之所以说“又”,是因为这样的消息已屡见不鲜。网民的讨论主要围绕命题的科学性展开:如果连写作者自己都答不上来,那么命题者设计的答案标准,就很值得怀疑。

参考答案成“唯一标准”,合理吗?

从阐释学理论和接受美学角度来说,作家的理解未必是阐释自己作品的唯一标准,读者即使从作品得出作家根本无法认同的观点也有价值,这已是文学常识。

但显然,这不是讨论的关键。网友们关心的是,凭什么命题者给出的参考答案才是唯一标准,以此引导阅读教学,让学生包括作者本人都要以他们的解读为依据。这样的结果,只能让阅读教学的路越走越窄,让阅读理解变成了机械操作的套路和贴标签的教条。

还记得笔者去年跟一位参加了高考的学生聊天。这位学生说,他看到现代散文中有一段描写的主观理解题涉及了想象,还没仔细看文章,头脑中已经跳出“虚实结合”四个字,然后立马写到试卷上。我听后大笑,因为据我了解,这道题的参考答案正有“虚实结合”这一要点。但笔者一阵笑过,还是觉得有点悲哀,接受了阅读教学训练的学生变成如此机械式的条件反射,这对于他们的心灵发展和人格养成,究竟能有多大的积极作用呢?

有学者还建议,既然学生面对阅读理解试题的主观发挥余地几无可能,那就干脆对主观发挥的部分进行压缩,将语文教育引导至对客观的基础能力的考查。比如,可以考语法、修辞、逻辑,也可以考单句的主谓宾、复句的层次的划分等等。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这些题目可能无法展现出题人的“精妙水平”,也无法拉开过大的分差,但无论是从尊重作者和文学,还是提高学生文学理解能力的角度,有一定合理性。

在笔者看来,这样的建议其实是以更机械的操作来应对机械,形成的只能是考试和教学的恶性循环而已。

阅读理解,当回到“具体”之中

那么,阅读理解该如何教?如何考?如何摆脱阅读测试和教学的机械、教条之病,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回到具体。

回到阅读的具体,首先是回到学习情境的具体,回到学习课程的具体。网上曾经广为流传的一个段子说,老师在课堂上问学生,冰融化了是什么,学生回答说是春天,结果被老师批错,答案应该是水。

这个段子的流传,当然是在指责教师的教条可笑、头脑僵化,没有学生的那种诗性智慧。但这个段子本身,就是以缺乏学习情境而抽象出来的。因为如果这是在一堂物理课的学习情境中,是学习固体向液体的变化知识,学生的回答当然是错;但如果是在语文课上,在学习文学的形象思维的理解和表达时,学生的回答才算正确。不提供相应的背景知识、抽离具体的学习语境,就要学生下判断,其实只能让阅读理解测试近乎儿戏,也只能在教学中开展一些机械和教条的训练操作。段子的搞笑其实把笑话指向了段子以及搞笑者自身。

最近,跨学科学习成为一个热词,阅读教学如何在跨学科学习的背景中划出语文课程的边界,也是回到学习课程具体的题中之义。

还记得笔者曾听过一堂语文公开课,课文选自《列子》的《两小儿辩日》故事。教师执教时,让学生扮演两小孩,重新来辩论太阳远近的问题,换了几轮学生,始终辩论不出一个结果来。

当时点评的老师毫不客气地对执教者说:“您这样的设计,是重蹈了两千年前的覆辙,因为故事已经证明,太阳和地球的距离问题,单凭个人来自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是得不出结论的,这是需要通过现代天文仪器的测算才能办到。真要讨论,就应该将天文学得出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然后讨论,为什么两千年前孔子回答不了的问题,今天我们能够知道。这样的讨论才是有意义的。”这位老师的点评,提醒我们,厘清语文课的具体特征,划出跟其他学科的边界,是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的保障之一。

理解文本中的“冲突”,也是理解生命本真

此外,让阅读教学回到具体,也是回到文本的具体,在文本的上下文关联中,获得对内容的整体理解,哪怕上下文的联系具有一种内在的冲突感,我们也要努力地、辩证地接受下来。

也许大家都读过鲁迅回忆自己童年时代和他的保姆阿长的故事,那篇文章叫《阿长与〈山海经〉》,我曾在许多场合谈到这篇作品。因为这篇作品前部分是在写阿长对鲁迅的不好,包括睡觉不照顾他,踩死他的宠物,给他立奇奇怪怪的做人规矩。而后半部分则主要写了一件事,写阿长怎么给他买来心心念念的《山海经》,让鲁迅对阿长充满感激。

当我们发现文本的前后立场、褒贬态度有很大差异时,我们怎么来理解?也许我们会用后来看到的好来遮蔽前面写到的不好,或者用一种修辞手法所谓“欲扬先抑”来解释。其实都不对。

鲁迅想告诉我们的是,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别人对你的好与不好都是真实存在的,你的感受也都是真切的。借由客观的真实和主观的真切,我们抵达了对生命的本真理解,因为生命的整个过程都保存下来了。换言之,在完整理解具体的文本时,才让我们有了理解完整生命的本真和具体。

我曾经在课堂上把这一理解跟进修的教师分享,有位教师也把她来自生活的真切感受分享给我,她写道:

我想起了我妈妈对我严格的教育,可能我们爸爸妈妈那一代都会有的一个普遍的教育特点就是打压式教育,我小时候也不例外。虽然妈妈对我很好,很爱我,长大后也不会用打压式的教育方式对我了,我也很爱我妈妈,但是那并不代表着以前的那些不当的教育方式带给我的不好的影响就会完全消除。我承认这一点的那一刻,反而有一种释怀感……

当我读到这段话时,我突然有一种感受,对文本的具体理解是能够唤醒或者安慰生活中的一个个具体的人的。甚至是不能被AI替代的,因为这种具体理解是贯穿在阅读的过程中,而不是只追求一个结果。

是的,回到阅读教学的具体,回到具体的过程,就是要回到人的具体,回到培养学生主体人格的具体,回到生命发展、成长的具体。

教育部颁布的最新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提到了要善于发现、保护和支持学生阅读中的独特发现。而独特发现,必然会因具体人的个性差异而有不同,会因为生命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呈现多姿多彩。于是,无论阅读测试还是阅读教学,不再拘泥于唯一的标准答案,让答案变得多元、开放,让具有丰富内涵的作品成为激发学生丰富想象力的养料,才是我们需要积极倡导的,也是时代所要求我们语文人去做的。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要求中,拘泥于唯一标准答案的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和测试,才一次次如段子一样被世人所嘲笑。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光启语文研究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动起来!中小学生暑期体育锻炼指... x 关注家庭关心女性关爱儿童 暑期已至,让孩子们在活力与健康中度过一段意义非凡的假期,是每个家庭的共...
语文阅读题难倒作者?詹丹:别以... 语文考试中阅读题选用的文章,连文章作者都无法正确“解析”自己的作品。这样的事情又一次发生了。而且不出...
全面实施中职兜底招生 近年来,云南省把实施中职兜底招生作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补短板”的关键举措,坚持省、州(市)、县(市...
这个暑假,与孩子一起把海量的书... 特邀嘉宾 漆永祥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张祖庆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
荆楚优师计划800名定向培养师... 荆楚优师计划800名定向培养师范生签约 湖北日报讯 (记者陈熹、通讯员梁炜)7月15日从省教育厅获...
吕梁职业技术学院搭建“供需桥”... 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也是稳就业的重点群体。当下,正值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的关键时期,吕梁职业技...
三年内,北京将新建约2所职业本... “到2027年,职业教育学校体系结构更加协调,新建2所左右职业本科大学和4所左右新型高职,建设新一批...
不到一分钟的作文阅卷时间,阅卷... 在高考的作文阅卷中,平均每篇作文的阅卷时间一般都不到1分钟。有些省份为了防止阅卷过快,设置了每篇作文...
录取期间高校联系考生?这些情况... 每年高校招生录取季,是诈骗分子伺机作案的“高发期”。在此期间,诈骗分子利用考生及家长对录取结果的急切...
华东理工大学:践行智慧工程教育...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魏昭宇)近日,华东理工大学以“交叉创新 共铸卓越 智启未来”为主题,召开人才培...
实习感悟 |从懵懂到坚定:一名... 实习时光落下帷幕,回首过往,昔日茫然与无知已悄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满载而归的收获。值此,谨向沈医附属...
推动思政教育与服务国家战略同频... □ 张 晓 思政教育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其鲜明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及强大的引领力能够确保教育...
广东省佛山市2024-2025...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8小题,共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也是古...
川北医学院本科生“逆天学术履历... 川北医学院专项工作组7月17日通报,近日,学校学生罗某某的科研情况受到部分网友关注。学校高度重视,立...
高职院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改革探... □ 张 楠 产教融合教育模式的兴起,针对性解决了传统教学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问题,强调通过加强高职院校...
川北医学院通报“逆天学术履历”... 7月17日下午,川北医学院专项工作组发布情况通报,全文如下: 近日,我校学生罗某某的科研情况受...
北京市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现场会... 本报讯(记者 陈明)近日,北京市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现场会暨海淀区推进“教联体”育人新模式研讨会在中关...
浙江新增2所新大学!和普通大学... 日前,浙江省政府印发通知,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设立杭州职业技术大学,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设立...
“重学”是旨向 “育能”是目的 在山东省东营市清风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堂上,学生正围绕“半”字组词。教师借助思维导图让学生思考表示时间...
“公参民”学校转公记 一个月前,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发布的《罗湖区2025年小学一年级学位申请指南》引发全城热议:百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