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珉迪
互联网时代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出新要求,也为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推动教育管理现代化、高效化提供了新路径。高等院校应充分用好互联网的赋能优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深化教学改革,突出以人为本
以“互联网+”思维推动教育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有助于更为高效地实现融合实践由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转变,在快速摸清教育管理规律、理清教育管理需求、实施个性化教育管理、针对性获悉教学管理反馈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中构建起更为科学化、系统化的融合育人格局。增进管理主体、教学主体、学生主体间的相互理解、相互交流和相互合作,以更趋科学性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知识视野、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多元化的教学体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加强资源统筹,丰富教育内容
互联网平台可实现跨区域、跨通道、跨平台资源互通,为不同教育主体间的沟通协作和资源共享提供平台支持,从而有效拓宽教育供给渠道。基于互联网提供的课程资源,各主体还可结合自身教育需要、管理需求进行深度开发,衍生出更为优质且契合主体需要的教育管理内容。同时,互联网平台有着丰富的图片、文本、视频、音频、动画等多媒体内容资源。这些资源能够以更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帮助教学者提升课程感染力和说服力,帮助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教学者可依托互联网平台的海量资源储备优势,充分搜集、整合有利于教育管理与思想政治融合发展的各类教育教学资料、案例素材、在线课程等,并辅以多媒体形式的转化,提升课程教育教学质效。
延展教育空间,革新教学手段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网络教学、直播教学、在线管理成为可能。各教育管理主体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可依托慕课、学习通、网易云课堂等开展在线教学、互动教学,并提供实时答疑、多模态教学、随堂测验、智慧测评等教学服务,提升教育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亲和力。例如,依托在线教育平台,思政课老师可借助更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以在线研讨、留言互动等形式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依托智慧管理平台,教育管理者可实现对学生思想动态、学习状况、思维结构、认知偏好、学情信息等的动态把握和分析总结,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调整教育教学管理方案,精准化开展育人工作。教育管理者还可联合思政课老师以育人共同体的形式常态化开展在线研讨、集中备课、集体教研等,以广延性的教育供给、全天候的教育服务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作者单位:四川美术学院;本文系2024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重大委托项目〈2024WT04〉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