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
徐慧,山东聊城第六中学正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她扎根乡村教育22载,是扶志扶智、助力乡村振兴的坚定践行者,调任后以名师担当搭建城乡教育桥梁。
她以家访为留守儿童筑“情感港湾”,设“慧热线”疏导心理、答疑学业,为特殊孩子定制“心灵按摩套餐”,疫情期间“云端课堂”惠及逾万学生。深耕“诗意语文”,创“1-2-3”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屡获竞赛佳绩。组建三级名师工作室,送教足迹遍布多省市,播撒阅读与课堂革新的力量,用坚守诠释教育者的担当。
张代英
张代英,女,1979 年生,中共党员,山东聊城杜郎口镇中学高级教师。1998 年参加工作以来,全程推动学校课堂改革,从 “10 + 35” 到 “互联网 + 自主课堂”,重构课堂生态。2019 年后带领团队升级 “三三六” 模式 2.0 版,推进数字化课堂、学生自主管理、“三阶四环” 阅读模型及青年教师培养。
张校长主持多项省市级课题,出版《在课改中前行》,助力学校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等荣誉。个人获 “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齐鲁名校长”“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等称号。
冯其滢
冯其滢,临清市八岔路镇前杨坟小学教师,全国模范教师,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2022-2025),山东省优秀乡村青年教师。
她扎根乡村教育20年,始终秉持“尊重与信任”的教育理念。针对农村教育实际情况开创了“1143”教学方法与“愉悦采访式”教学模式,成功推动课堂教学从“教师主导”向“学生主体”转型。她先后开展了20余场个人成长专题讲座,在省级线上会议及山东教育电视台分享教育理念与实践成果,深化了对教育理念传播价值的认知。
她以用爱与责任诠释师者担当,践行着乡村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她的教育梦想就是希望农村孩子们能站在她的肩头去探寻外面的世界。
秦岩
秦岩,山东省临清市京华中学正高级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水城名师。扎根教育30年,她坚持上有语文味的语文课,探索大概念视域下的“慢语文”和“生活化作文”教学路径。“慢语文”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提升了语文素养;“图配文”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书写生活。学生作品频频发表在刊物上,她也先后4次获全国作文大赛优秀辅导教师奖。她信奉“相信的力量”,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允许学生犯错,开展活动促进其自我成长。
邢继国
邢继国,冠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高级讲师,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技术能手、山东省青年技能名师。扎根县域职教19 载,秉持 “数字赋能,匠心铸魂,技道兼修” 理念,创新 “双主体、三结合、四融通” 育人模式,推动教学与产业需求衔接。带领学生 20 余次在国家、省级技能大赛中夺魁,牵头打造省名牌专业与特色专业群,获 2 项省教学成果奖,是县域职教创新发展标杆。
徐长春
徐长春,中共党员,聊城高新区许营镇民王屯小学正高级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山东省家庭教育指导名师,齐鲁名班主任建设工程人选。
他三十年如一日扎根乡村教育,创新开展“欢聚式”家访密切家校联系,自费为孩子们举办集体生日会传递温暖,主动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培育阳光心态。其带领班级获评山东省优秀少先队集体,先进事迹被《中国报道网》等十余家媒体报道。先后担任省家校共育“1+20”工作坊主持人、省家庭教育服务志愿者、学习强国稿件志愿审核员、聊城市心理健康辅导志愿者,他积极开展公益讲座、心理辅导等志愿服务60余场,相关经验在聊城市名班主任大讲堂等平台推广。此外,他笔耕不辍,在《光明日报》等发表新闻稿件200余篇,用文字传递教育正能量。
张立印
张立印,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高级教师,山东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省级工作坊主持人,水城名师,聊城好人(敬业奉献)。
他爱教育,爱学生,大学本科毕业至今,26年来一直躬耕在教学一线,深受学生信任与爱戴,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他说教育是传播、点燃和引领,他开设了“踏实真实淡然自然”公众号,义务分享个人教学经验与教育理念,产生了良好而广泛的社会影响。
于伟茹
于伟茹,中共党员,聊城三中生物高级教师、培优创新部主任。19载扎根教学一线,教育部“一师一优课”奖、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等50余项荣誉,映照着一名人民教师以爱育桃李的拳拳初心。坚守班主任岗位16年,孕期也不例外。她信奉“一个都不能掉队”,更坚信“尖子生可雕琢成器”,严在关键处,爱在细节里,所带班级多次获得省、市级优秀班集体,更是将万千学子送进了清华、复旦等理想学府。她把自己活成“钢铁玫瑰”,扎进课堂是知识的传递,融进团队是精神的火种,既点亮求知的灯塔,更暖透师生的心田 。
刘海涛
刘海涛,聊城市第一实验学校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他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坚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做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传播者。作为一名班主任,他始终把对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以重大节日、实践活动为载体不失时机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集体意识、纪律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让学生懂的责任与担当、奉献与付出,学会感恩。
任亚男
任亚男,聊城市特殊教育学校舞蹈教师,2021最美助残先进个人。她扎根特殊教育8年,以舞蹈教育为载体,不断探索创新,搭建美育浸润的桥梁,点亮残障学生的希望之光。
面对特殊儿童多元复杂的障碍特点,她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局限,将“艺术疗愈”理念融入日常教学,构建了面向全体特殊学生的艺术教育新生态,极大地拓展了美育的覆盖面和实效性,指导学生多次在获国家、省市各类比赛中获奖。在她手中,舞蹈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表演,而成为特殊学生认知世界的触角、康复成长的阶梯、融入社会的翅膀。
本文编辑:铁扇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