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福利:
最近后台私聊择校的越来越多了,老师打算从今天开始,每天帮10名同学分析择校,尽我所能帮大家排除一些雷区。
做考研近10年了,什么黑历史都见证过!
(欢迎大家找我唠嗑)
(点击试听)
今年6月份,教育部官网公布了《202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其中说明2025全国共招收研究生135.68万人,比上年增长4.06%。其中,招收博士生17.11万人,硕士生118.57万人。在学研究生409.54万人。其中,在学博士生67.63万人,在学硕士生341.92万人。毕业研究生108.36万人,其中,毕业博士生9.72万人,毕业硕士生98.64万人。
可以看出研究生扩招是近几年的趋势,但虽有扩招,这几年考试难度也不小。 除了扩招之外,2026考研还有一些大改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
报考人数变化:
继 2024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总人数同比减少 36 万之后,2025 年考研报考规模再度出现显著下滑,相较 2024 年减少 80 万人,考研报考热度持续回落。从整体数据来看,国内多数高校的报考人数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不过,若按院校类型(如综合类、理工类、师范类、财经类、医学类等)进行细分梳理,便能发现不同类别院校在报考人数变化上存在明显差异,并非呈现 “一刀切” 的下滑态势。
①尽管像 985、211 这类顶尖高校的报考人数出现回落,但凭借深厚的院校底蕴、优质的学科实力与充足的教学资源,其招生计划名额与报考人数的基础规模依然庞大,并未因整体报考降温而削弱自身的 “报考吸引力”,竞争基本盘仍较为稳固。
②与此同时,非 “双一流”(双非)院校的报考人数虽也有不同幅度的下滑,但并非所有双非院校都呈现 “报考遇冷” 的态势 —— 部分双非院校依托特色学科、地域优势或就业导向等特点,报考人数依旧保持在较高水平,这也意味着这类双非院校的考研竞争激烈程度,同样不能被轻视。
2
统考院校/专业增多
自 2023 年教育部提出“教育专业学位硕士业务课增设全国统一命题科目供招生单位选择”后,考研统考改革趋势加速,历史学、心理学、计算机、医学等多专业陆续由自命题转向统考,具体如下:
历史学:多校加入 313 历史学统考,如 2024 年北京师范大学、2025 年西南民族大学等,统考院校阵营扩大;
心理学:学术学位硕士多改考 312 统考,2023 年中国人民大学、2024 年陕西师范大学等先后调整;
计算机:大量院校将专业课改为 408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涵盖广东工业大学(2023 年)、东北大学(近年)等;
医学:部分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改考 306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如天津医科大学、宁波大学。
此举既是为提升命题质量、保障选拔公平科学,也是顺应硕士研究生考试分类改革的大方向。
3
学硕缩招、专硕扩招
2024 年 7 月,《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专家核查及评议结果公示》正式对外发布。根据公示内容,本次新增学位授权点规模显著,共涉及 831 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与 1924 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在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中,专业学位硕士点表现突出,数量达到 1566 个,占新增硕士点总数的比例约为 80%;这一占比远超同期新增的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成为本次硕士学位授权点扩容的核心组成部分,凸显出当前学位授权布局对专业型人才培养的重点倾斜。
与此同时,分析已公布招生简章可见,学硕名额不增反降,部分院校学硕专业甚至面临停招。
4
推免比例持续增加
不少院校在分配年度招生名额时,会为推免生(保研)预留相当比例的份额。尤其是 985/211 这类顶尖高校,部分院校推免占比甚至超过 50%;更有极端情况,部分专业的拟招生计划中,所有名额均面向推免生,未给统考考生留出任何录取名额。
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推免生占总招生人数的 50.9%。同济大学 58 个专业推免率超 50%,还有 5 个专业推免比达 100%。
211 院校中,南京师范大学 2024 年国际贸易学、俄语语言文学等 7 个专业推免率为 100%,超 50 个专业推免率超 50%。苏州大学骨科学、外科学等部分专业推免占比达 90% 左右。
5
专硕学制延长
有许多院校对专硕的修业年限进行了调整,将其延长至 3 年
2026 年起调整的院校:中央民族大学应用统计专业;华中师范大学全日制社会工作专业;江西财经大学应用统计、金融专业;南昌大学翻译硕士专业;宁波大学法律(法学)专业等。
2025 年起调整的院校:西安外国语大学全日制金融专业;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现代教育技术、心理健康教育等多个专业;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 20 余个专业。
ps: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择校福利:最近后台私聊择校的越来越多了,老师打算从今天开始,每天帮10名同学分析择校,尽我所能帮大家排除一些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