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在人们关于高等教育的印象中,“专升本”是常见的人才培养路径之一。没想到,“本升专”竟然有一天也成为现实。
“本升专”,即拥有本科学历的大学生“回”职业院校进行技能培训,以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据媒体报道,暑期期间,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等不少职业技术院校都专门为本科毕业生开设了专科教育课程,同时还出现了高考生以远超本科的分数线报考职校的现象。对于学生、家长或教育部门来说,这都值得认真思考。
毋庸讳言,如果不是因为就业市场竞争激烈,恐怕不会有本科毕业之后重新“回炉”读专科这种现象。就业的难易固然与经济环境有关系,同时也与学历社会的“卷”有关。在高学历社会中,本科学位“含金量”今非昔比。但是,并非所有用人单位、企业都是唯学历论,也有很多企业需要实用型技术人才。问题就在于,一些本科生高不成、低也不能,企业想要也下不了手。
说到这,人们容易想到的是所谓理论型人才与实践型人才的供求错位,其实这只是表层的原因。多年来,在我们的教育发展轨迹中,高学历迷思一直笼罩着高大上的光环。大学扩招的联动机制是职业学院升本科学院、本科学院升综合性大学,以高端、综合作为教育行业的衡量标准;普通高校毕业生在“985”“211”毕业生面前低人一等,就业歧视的条文时而公然写在招聘条件中……
二三十年下来,社会发展的真实需求终于要击穿教育发展的泡沫,而“本升专”只是一条不失温和的补救之道。“高等教育发展规划不能脱离社会真实需求”,这样的话谁都会讲,但要真心实意地践行却难乎哉!
时代之变是肯定的,认清大势的关键是,不要被虚幻的学历迷思套牢。“本升专”既是一种“止损”的选择,同时也是回归自我兴趣与才能的选择,在我看来是无奈中的清醒选择。说无奈,是因为不能否认走了弯路,教育资源的浪费毋庸讳言;说心安,是认清形势、脚踏实地,“回炉”之后又是一条好汉!
文|李公明
题图|羊城派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