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学家破解颗石藻高效利用光能的奥秘
创始人
2025-09-16 09:22:19
0

原标题:我科学家破解颗石藻高效利用光能的奥秘

颗石藻是海洋中的主要浮游植物之一,其光复合系统能够高效捕获和利用光能。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文达和田利金带领团队,首次在原子层面揭示了颗石藻通过扩展和优化其光系统结构来适应海洋光环境的独特策略,是光合生物适应进化研究中的一个重大发现。相关研究成果日前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

王文达介绍,颗石藻在海洋碳沉积和全球碳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其细胞壁是由碳酸钙晶体组成的颗石片,能够适应海水不同深度的多变光环境,以高效的光合自养生长快速繁殖。但颗石藻光系统复合物如何能高效捕获和利用光能的微观机理并不清楚,进化机制也未见报道。

王文达说:“研究团队首次纯化并解析了来自赫氏艾米里颗石藻的光系统I-岩藻黄素叶绿素a/c结合蛋白(PSI-FCPI)超级复合物三维结构。”这个超级复合物是一个巨大的光合膜蛋白机器,由51个蛋白亚基和819个色素分子组成,分子量高达1.66兆道尔顿。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颗石藻成为利用光能量的佼佼者?据介绍,颗石藻PSI核心周围环绕着38个FCPI捕光天线,并以模块化的方式排列成8个放射状排布的捕光天线条带。这种“旋涡”围绕PSI核心的巨型捕光天线,依靠大量新型捕光天线的精密装配,极大地扩展了捕光面积。研究团队还鉴定到丰富的叶绿素c和岩藻黄素类型的类胡萝卜素,这些色素在新发现的捕光天线中含量极高,使其能有效地吸收深水区波长在460~540纳米间的蓝绿光和绿光。此外,大量叶绿素c与叶绿素a形成紧密的能量耦联并消除能量陷阱,构成平坦畅通的能量传递网络——这可能是其保持超高量子转化效率的关键。

这一研究成果为理解光合生物高效的能量转化机制提供了新的结构模型。王文达表示,未来,希望以此为基础设计新型光合作用蛋白,并进一步指导人工模拟和开发高碳汇生物资源,“这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都具有巨大潜力”。(记者齐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法考科目全解析:93万考生卡壳... 2025年司法部公布的法考数据显示,全国93万报考者中仅12.9%顺利通关,不少考生坦言“连考什么都...
“高大衔接班”,解决不了当代大... 各地高校已陆续开学,一批大学新生暑假也未能休息,他们参加的和过去小升初、初升高时相似的“高大衔接班”...
幼儿园“擦屁股课”走红 生活教... 胡欣红 近日,湖南娄底一所幼儿园将“教小朋友擦屁股”纳入课堂,引发网友热议并获广泛点赞。该园朱园长介...
我科学家破解颗石藻高效利用光能... 原标题:我科学家破解颗石藻高效利用光能的奥秘颗石藻是海洋中的主要浮游植物之一,其光复合系统能够高效捕...
重庆忠县:青年夜校受欢迎 原标题:青年夜校受欢迎   周六晚七点,重庆忠县行政中心第一会议室灯火通明,连轴转的两堂课吸引了来自...
博物馆珍藏,见证北大考古百年 原标题:博物馆珍藏,见证北大考古百年初秋九月,燕园草木犹盛。北京大学西校门以北鸣鹤园,矗立着一座典雅...
新职业新工种打开创业就业新空间 原标题:【光明时评】新职业新工种打开创业就业新空间近日,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的兰州...
日校首次开课一座难求,上海市民... 原标题:日校首次开课一座难求,上海市民美育为啥这么火中午12点,位于上海市群众艺术馆的市民日校总校3...
以教育家精神谱写育人新篇 两江... 9月10日,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重庆两江新区举行以“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基础练习题(... 一、我会算 (10分) 3×4= 6×7= 85-32= 77-30-6= 3×6+11= 3+7=...
祝贺!兵团5名教师! 日前,第五届全国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在陕西西安举办,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和兵团的161名优秀青...
周三大讲堂 | 新生学堂&am... “新生学堂” 认识数字图书馆 讲座时间: 2025年9月17日(周三)16:30-17:30 讲座地...
为海淀AI教育把脉,专家学者共... 在人工智能实验班初识AI、实践AI、原创AI,在课堂上用AI为古诗作画并开展二次创作,在教学中借助A...
教育始于记住学生的名字 (来源:衢州日报) 转自:衢州日报 毛丽福 教育始于记住学生的名字,这是一种姿态。所谓记住,就是挂念...
啥是新型研究型大学?“八小龙”... 新型研究型大学,正成为改变中国高等教育版图一股强劲新势力。 2012年南方科技大学正式开学,2014...
把脉人工智能产业 助力高新企业... 近 日, 区政协教科卫体委组织委员走进黑龙江盛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围绕 AI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开...
“本升专”是无奈中的清醒选择|... 过去,在人们关于高等教育的印象中,“专升本”是常见的人才培养路径之一。没想到,“本升专”竟然有一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