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思政”赋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路径
创始人
2025-10-16 01:08:07
0

(来源:天津日报)

转自:天津日报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命题。2025年,思政课一体化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故事思政”在讲好思政课、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贯通不同学段思政教育提供了有效载体。笔者从知识、能力、价值和实践四个维度,系统探索“故事思政”赋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实施路径。

知识维度:构建情境化、螺旋式的知识图谱

知识传递是思政课的基础功能之一。“故事思政”通过具象化、情境化的叙事方式,可有效打破传统思政课理论灌输的壁垒,构建起贯通各学段、具有内在逻辑的知识图谱。针对不同学段认知特点,需精心选择与组织故事素材,小学阶段侧重选取革命英雄、模范人物等富有童趣和形象感染力的故事,初步建立学生对国家、民族和英雄的感性认知;中学阶段引入具有历史纵深和社会背景的宏大叙事,引导学生理解社会发展规律,深化对国情国策的理性认识;大学阶段则聚焦于蕴含深刻理论逻辑和复杂现实问题的思想性故事,启发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现实、批判思考。更为重要的是,要聚焦“元故事”,如“长征”“红旗渠”“两弹一星”和“一带一路”等,这些故事本身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丰富解读空间,能够贯穿大中小学各学段,实现知识的螺旋上升与深化拓展,形成有机衔接、层层递进的知识链条。同时,要找准不同学段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衔接点,实现“梯次递进”,使小学的“故事链”、中学的“逻辑链”与大学的“问题链”有效衔接。

能力维度:培养进阶性、贯通性的思维品质

思政课的重要目标在于培养思维能力。“故事思政”通过精心设计的故事解读与互动,能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实现能力的贯通发展。在小学阶段,要重在激发共情与想象,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模拟和生动讲述,引导学生移情于故事人物,初步感知道德情感,培养形象思维与基本的是非判断能力。中学阶段,要着力于发展分析与思辨能力,引导学生探究故事的背景、冲突和人物动机,设计思辨性问题,组织讨论或辩论,训练其信息整合、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考能力。大学阶段,则强调淬炼综合与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深入剖析故事的深层结构、价值意蕴及其与宏大时代的关联,开展研究性学习,撰写分析报告,进行创造性表达,甚至尝试在理解故事精神内核的基础上,参与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案设计,实现从认知到创造的飞跃。

价值维度:塑造共鸣性、认同性的价值根基

价值引领是思政课的灵魂。“故事思政”通过蕴含的情感温度和精神高度,能够有效触动心灵、引发共鸣,实现价值观念在不同学段学生心中由浅入深、由情入理的浸润与认同。小学阶段,可侧重情感启蒙与榜样引领,通过讲述体现爱国、友善、诚信和勇敢等基本价值观的生动故事,在儿童心中播撒真善美的种子,激发朴素而强烈的情感认同,树立可亲可敬的学习榜样。中学阶段,着力于价值澄清与文化认同,引导学生剖析故事中蕴含的价值冲突与选择,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具体体现,在思辨中深化对民族精神与时代价值的认同。大学阶段,则聚焦于信念铸就与使命担当,通过讲述体现崇高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的深度故事,引导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和感召力,将个人价值实现融入国家发展伟业,自觉肩负时代使命,筑牢信仰之基。

实践维度:搭建体验性、联动性的行动桥梁

思政课的落脚点在于知行合一。“故事思政”不仅在于“知”与“信”,更在于引导“行”。通过设计贯通校内外的实践活动,能将故事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首先,要立足校园,深化体验。鼓励小学开展“我讲英雄故事会”“校园美德小剧场”,中学组织“课本剧展演”“模拟历史场景辩论”,大学举办“经典著作研读会”“时代楷模访谈报告会”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故事的理解和内化。其次,要走出校园,联动社会。设计“寻访家乡的红色印记”“记录身边的中国故事”“调研改革开放前沿成就”等实践项目,大中小学生可在不同层面参与,如小学生收集素材、中学生整理口述史、大学生形成调研报告与政策建议。再次,要特别注重开发“故事资源库+项目化学习”模式。围绕特定主题,如“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等,整合相关故事案例,设计由浅入深、各学段学生可协作或接力完成的项目任务,如小学生画家乡变化、中学生做社区访谈、大学生撰写发展报告,实现实践活动的纵向贯通与资源整合。

“故事思政”赋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其核心在于以“故事”为钥,激活课程生命力,以知识、能力、价值和实践“四维”为径,构建“小学启蒙奠基—初中认知深化—高中理论建构—大学创新实践”的“螺旋式”上升结构和“进阶式”教学体系。唯有精心设计、系统推进,方能使思政课真正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铭记的“金课”。

【作者为杨晓琳,天津城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天津市2023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TJKS23-013阶段性成果,2025年天津城建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JG-YB-25150阶段性成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事关免费学前教育!河北最新实施... 日前,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我省将逐步免除学前教育保育...
初三先别着急刷套卷,先用真题分... 初三先别着急刷套卷,先用真题分类练弱项中考 初中 学习方法
2026年度国考报名即将开始 ... 新京报讯 10月14日,国家公务员局发布《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
“文化遗产青少年人才孵化计划”...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岑逸飞)10月14日上午,“文化遗产青少年人才孵化计划”项目(...
“故事思政”赋能大中小学思政课... (来源:天津日报) 转自:天津日报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命...
2026年国考报名10月15日...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即将开始,共计划招录3.81万人。 考生可于10月...
【2026高考倒计时234天】... 2026高考倒计时234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晚清至五四时期的文化潮汐隐含了古典社会与现...
以“五个统一”推动教学关键要素...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提出实施职业教育教学关键要素改革。推进专业、课程...
国考打破“35岁门槛”具有多重...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中工网) 昨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正式发布。...
【评论】“国考”打破35岁报考... 界面新闻记者 | 翟瑞民 国家公务员局发布了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
202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明起报... 人民网北京10月14日电 (记者郝孟佳)今天,记者从国家公务员局获悉,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
“国考”明起报名!计划招录3.... 记者14日从国家公务员局获悉,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即将开始,共计划招录...
美国基础教育频遭诟病的背后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冯亚仁 本报记者 陈子帅 本报特约记者 李 静 编者的话:近期出炉的一份美国教育...
校企融合共筑半导体绿色科技之路 近日,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创新之源”调研行活动启动。活动以“教科人一体 产教媒融合”为主题,...
第七届中央音乐学院“10·15... 人民网北京10月14日电 (记者郝孟佳)“以史为脉,以乐为桥——第七届中央音乐学院10·15艺术节”...
高校教师学术诚信治理的困境及应... ◎摘 要高校教师学术诚信水平是决定学术治理成效的关键因素,也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产出高质量学术成果...
郑州哪家英国留学中介 一、如何找留学中介 寻找一家合适的留学中介是留学准备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对于郑州地区计划赴英留学...
春秋假,不是“多放几天假”这么... 新华网北京10月15日电 题:春秋假,不是“多放几天假”这么简单 新华网记者 汪亚 俞菀 近日,浙江...
明起报名!2026年国考公告正... 据新华社报道,记者10月14日从国家公务员局获悉,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