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升专”现象凸显技能更强、就业路更宽
创始人
2025-10-16 17:23:05
0

(来源:劳动午报)

转自:劳动午报

“本升专”正是这样一种教育模式的创新尝试,相关职业院校、技工院校立足区域产业特点与自身办学优势,坚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通过“以教促产、以产助教”的产教融合模式,将课堂理论、实操训练与企业实际需求精准对接,让学生走出校门就能快速适配岗位,真正成为企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9月开学季,山东、河南、江苏等地的多所职业院校、技工院校迎来了一批“特殊”新生——他们手握本科学历,却选择“反向深造”学技术,这一现象也被网友称为“本升专”。采访中,记者发现,本科生“回炉”学技术,并非学历降级,而是瞄准“技能刚需”的理性就业选择。这群选择“本升专”的年轻人正向着成为高端制造业稀缺的“紫领”人才发起冲击。(10月13日 《工人日报》)

曾几何时,“专升本”是社会公认的学历升级通道,被视作年轻人追求进步的表现。如今,“本升专”的兴起打破了传统认知,成为当代青年立足现实、主动求变的新路径,其背后折射出的,正是技能越强,就业路越宽的时代逻辑。

“本升专”的核心驱动力,是“学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在传统观念里,学历是职场的“入场券”,但随着经济结构升级与就业市场变化,企业的人才评价标准早已迭代,单一的学历优势不再足以支撑竞争力,兼具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才是市场真正的“香饽饽”。尤其在技术密集型行业,近年来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持续攀升,且对人才的知识储备、实操能力、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职业教育的核心优势,正在于聚焦“精湛技艺锤炼”与“实际问题解决”,以培养能优化工艺、打造精品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对普通本科生而言,选择“回炉”读专科,本质是瞄准市场“技能缺口”的精准发力,既依托已有的本科理论基础,又补充职业教育的实操能力,最终实现就业竞争力的“双向提升”,为自己争取更稳定的“就业确定性”。

“本升专”更推动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双向融通”。“职普融通”并非新概念,它是我国教育改革长期以来的明确方向,通过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协调发展、资源互通,为学生提供更多元的成长路径。然而在过去,“职普融通”多停留在职业教育向普通教育单向靠拢的阶段,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流动相对少见。近年来,越来越多普通本科生出于就业规划、兴趣偏好或职业转型需求,主动走进职业院校深造;与此同时,不少职业院校也顺应趋势,针对本科毕业生开设适配专业,逐步形成常态化招生模式。这种“双向流动”让“职普融通”从理念走向实践,让教育不再是“单行道”,而是为年轻人搭建了“多赛道成才”的桥梁,让成才路径更通畅、发展潜力更充足。

更重要的是,“本升专”为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提供了有效思路。近年来,一方面,不少行业因技术升级、产业转型需要“扩招扩岗”,存在大量技能型岗位空缺;另一方面,青年人、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有人无岗”与“有岗无人”的错位问题长期存在。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本质,是劳动力供给与岗位需求的“不匹配”,而破解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通过精准教育培训,让劳动者的能力与现代产业需求同频。“本升专”正是这样一种教育模式的创新尝试,相关职业院校、技工院校立足区域产业特点与自身办学优势,坚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通过“以教促产、以产助教”的产教融合模式,将课堂理论、实操训练与企业实际需求精准对接,让学生走出校门就能快速适配岗位,真正成为企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以技能为钥,方能开启就业与创业的广阔未来。当前,“本升专”仍更多停留在普通本科生个体选择、职业院校试点探索的阶段,要让这一模式发挥更大价值,还需加强系统性制度设计,唯有如此,才能让“本升专”持续培育更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向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16省市2026高考报名时间确... 据各省招办已公布的政策,当前已有16省市确定2026普通高考报名时间。具体时间如下: 省市 报名时间...
日媒:日本人英语口语差,有两大...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日本雅虎新闻网14日报道称,该国近日播出的综艺节目《反面教师,不要变成我这样》,...
“大思政课”育人新生态的范式变... ◎摘 要建构“大思政课”育人新生态要实现从单一课程转向“三全育人”的生态涵育,从认知闭环转向“理论—...
青春华章丨何以“毋负邦人期”?... 水利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千秋大业。百十年来,河海大学始终以 “兴学育才、治水兴邦”为初心使命,培育出一代...
国考放宽至38岁,打破“唯年龄...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千龙网) 向全社会传递出破除年龄偏见、增强职场包容性的积极信号。 根据国家公...
计划招录3.81万人!2026... 据国家公务员局消息,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即将开始,共计划招录3.81万...
全国高校航空体育联盟正式成立 (来源:中国民航网) 转自:中国民航网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何丹 通讯员殷帅、王腾 报道...
华商观察|研究生招生有新变化 ... 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0月16-27日进行网上报名。2026年考研有怎样的特点?各校...
选调1210人!江苏发布202... 10月14日,江苏省委组织部发布江苏省2026年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选调工作公告。2026年共选调12...
“数智时代的教育变革与创新”研...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韩晓萌)10月12日,“数智时代的教育变革与创新学术研讨会暨中国...
说题:教考衔接的桥梁 近期,某地举办“高中英语教师现场说题比赛活动”,比赛内容指定为2024和2025两年高考英语新课标I...
2026年度国考税务系统考试录... 欢迎广大考生报考税务系统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职位!为方便考生报考,现将税务系统2026年度考试...
招录年龄适当放宽!国考10月1... 新华社消息,记者14日从国家公务员局获悉,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即将开始...
“双核驱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是中国古代先贤对教师职业基本要求的阐释: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
乡村教育的“守望者”——记义安... 在义安区太平初级中学有这样一位老师,她的名字被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记在心里;她的故事,在同事和家长间口口...
青春华章丨中青网评:理想赴山河... 10月12日,2025“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在河海大学举行。...
“本升专”现象凸显技能更强、就... (来源:劳动午报) 转自:劳动午报 “本升专”正是这样一种教育模式的创新尝试,相关职业院校、技工院校...
“国考”“破龄”一小步 就业公... 10月14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发布。此次招考最大的突破之一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