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 中国教育需要一场真正的改革, 也需要一场全民都参与的思考
创始人
2025-10-17 08:09:51
0

名牌大学是一个精心布置的迷宫,有一条隐蔽的角逐规则,可以决定大学生之间的分化。这是90后青年学者郑雅君在《金榜题名之后:大学生出路分化之谜》一书中揭示的教育现象。这套规则不难,只是很大程度上由家庭的经济文化背景优势赋予,家境优越的学生熟稔于心,“小镇做题家”不知道,否则他们同样可以在“游戏”中顺利通关。

如果说郑雅君的研究画出了“名校游戏”的地图,复旦大学政治学教授包刚升的新书《大学十讲:怎样读大学》,就制定了一份更详细、实用的“游戏攻略”——如何有效阅读、如何有效演讲、如何进行有逻辑的思考、如何进行公共辩论、如何创新、如何在AI时代学习与成长,等等。这份“攻略”跨越大学生的社会出身和阶层,更有公共性。

《大学十讲》脱胎于包刚升的视频直播课。2024年春节期间,他有感于国内短视频平台快速发展,以直播的方式做了5场大学通识教育直播,社会反响很好。2025年春节,包刚升在斯坦福大学做访问学者,又连续做了5场大学通识教育直播,随后在美国完成初稿。政治学者专门写书关注教育,在国内学术界属于罕见,包刚升提供的这份“游戏攻略”,自然也上升到更加宏大的公共事务层面。

包刚升在书中提醒年轻人重视逻辑学,是因为从1995年他上大学到现在,30年过去,国内教育系统对逻辑学、逻辑训练的重视程度始终不够,互联网上才总是流行着不合逻辑的观点。“国家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英阶层的思考方式,取决于他们能否进行有逻辑的思考”。在他看来,搞明白逻辑学问题,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读高中和大学时,包刚升都是学校辩论比赛的活跃参与者。他鼓励年轻人多参与公共讨论与辩论,“一个理性、开放与进步的社会,从来不是某几位精英单方面设计出来的结果,而是无数人,在许多公共空间中,反复表达、辩论、碰撞与妥协之后,共同塑造的产物”。同时,他以自己的经验提醒大家,参与公共辩论时,不应该追求校园辩论赛场上那些“唇枪舌剑、胜负分明”的训练,而是要借此推动认知深化和共识形成,以及推动政策转型与制度创新。

今年上半年,在斯坦福大学访学期间,包刚升专门探访硅谷。他说,AI是这一代大学生和研究生的最大机遇,如果能够骑上AI这匹快马,进入AI相关赛道,年轻人就会获得巨大的科技与市场机会。但是,当前中国教育面临挑战,一方面希望培养大量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从读小学开始,又通过“坐姿”等规训,让孩子们服从“整齐划一”。在包刚升看来,AI时代的教育重心应该转到培养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

“尽管讲了很多读大学的实用技巧,总的来说我是理想主义的,鼓励大学生和研究生找到自己内心的热爱,这是根本。”包刚升反复强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花引娣:做乡土间的“一座桥”(... 寻访皖美青年 花引娣:做乡土间的“一座桥” 近年来,花引娣积极投身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改革中,她结合当...
山西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日前,省财政厅、省教育厅联合印发《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2025年秋...
广东成人自考报名收费标准是多少... 决定参加广东自考,第一关心的问题就是:“一共要花多少钱?” 网上信息众说纷纭,有人说一千多就能搞定,...
2026年普通高考起,青海这些... 青海省2026年普通高考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面试类科目将实行考评分离 自2026年普通高考起,青海省普...
《教育信息简报》2025年第八... ——2025—— 教育信息简报 EDUCATION INFORMATION BULLETIN 本期导...
鼓励每周设置一天“无作业日”,... 教育部:鼓励中小学每周设置一天“无作业日” 记者24日从教育部获悉,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阶段性特点和...
教育部:全面推行中小学生每天综... 北京商报讯(记者 吴其芸)10月24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
重磅发布!每周一天“无作业日”... 记者24日从教育部获悉,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阶段性特点和突出问题,教育部日前发布10条措施,其中包括...
新形势下高校传统文化的传承实践... (来源:沈阳日报) 转自:沈阳日报 □吴志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大地,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离不...
考研英语80+的秘密!研趣5个... 考研英语备考中,不少同学卡在 60-70 分的 “瓶颈区”:单词背了又忘、阅读错得离谱、写作没思路,...
“无作业日”和“息屏行动”强规...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措施》(下称《十条措施》),其中“无作业...
2026研招统考网上确认流程来... 网上确认时间为2025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具体时间由各报考点根据教育部工作安排,结合实际情况确...
新型研究型大学“新”在何处 对话人: 周珊珊 本报评论员 张盖伦 科技日报记者 周珊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抓住新一轮科技...
人工智能+教育,让“漫灌”走向... 焦立涛 古语有言,圣贤施教,各因其材。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施教,一直是高质量教育的目标之一。然而,现实中...
教育部发布10条措施!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出台《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措施》。具体内容一起来看: 有效缓解学...
本科院校明确:成立高等职业技术... 日前,海口经济学院发布了《曹成杰董事长在2025年秋季教职工学习班上的讲话》。曹成杰提到,年初,《教...
教育部发布10条措施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出台《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措施》。具体内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