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投诉”能否成为考核学校的标准?
创始人
2025-10-17 08:39:34
0

“零投诉”考核≠重视民意。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作者 |

徐吉志

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琅琊小学

当下,一种看似重视民意实则背离教育规律的现象悄然蔓延——部分地区将家长投诉与否甚至“零投诉”作为考核学校的核心指标之一,无论家长诉求是否属实、理由是否正当,处理方式都是要求学校调查整改。这种以投诉定优劣的评价逻辑让学校苦不堪言。

“零投诉”能否成为考核学校的标准?答案是否定的。不同家庭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千差万别,对学校的管理、服务诉求也必然存在差异。有的家长可能因孩子座位安排不符合预期而投诉,有的可能因教师批评孩子而不满,甚至别有用心之人借投诉之名宣泄私愤……在这种复杂的关系中要求“零投诉”,显然不符合客观规律和常识。这种“一刀切”式的考核让学校陷入“唯投诉论”的困境。为了避免投诉影响考核成绩,一些学校不得不放弃教育原则,对不合理的诉求一味妥协。这种做法不仅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也让教育失去了尊严和底线。

“零投诉”考核指标的出现,反映了教育治理理念的偏差。重视家长意见、倾听家长声音,本是教育治理的应有之义,但将“投诉数量”等同于“民意满意度”,则是对民意的简单化、片面化解读。真正的民意是大多数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客观评价,而非个别家长的极端诉求或恶意指控。教育管理部门应通过合理的沟通机制化解矛盾,而非用“投诉指标”倒逼学校妥协。同时,这也是“懒政怠政”的体现。面对家长的投诉,部分教育管理部门不愿意深入调查、仔细甄别,而是选择用“责令整改”的方式敷衍了事,殊不知这种处理方式不仅无法解决问题,反而会加剧家校矛盾。

当学校和教师一次次被恶意投诉裹挟,当教育原则一次次为不合理诉求让步,最终受损的必然是师生成长和教育发展——当孩子看到学校为了不被投诉,对自己的错误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会误以为“只要闹一闹,就能满足自己的要求”,从而失去规则意识和责任担当;频繁的投诉让教师变得小心翼翼、不敢作为。更严重的是,这种考核方式会导致教育资源的错配——为了应对投诉,学校不得不将大量精力放在处理家长关系、撰写报告材料上,而用于改善教学设施、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开展素质教育活动的资源则被挤压。

改变这一现状,首先需要教育管理部门转变观念,废除“零投诉”这类违背教育规律的考核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校评价体系,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学校的办学特色建设等作为核心考核内容,而非以投诉数量论英雄;完善投诉处理机制,对家长投诉进行分类处理,对合理合法的诉求积极回应,对扰乱教育秩序的行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切实维护学校和教师的合法权益。

其次,学校要敢于坚持教育原则,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通过多种渠道向家长宣传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计划和管理规定,让家长了解教育的规律和学生成长的特点。当遇到家长质疑或不满时主动沟通、耐心解释,而非一味妥协。只有让家长理解教育、支持教育,才能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

最后,社会也应营造尊重教育、理解教师的良好氛围。媒体应客观报道教育事件,避免过度渲染个别案例,引导公众理性看待家校矛盾;家长也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尊重教师教学和学校管理的自主权,与学校携手共同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教育不是真空地带,家校之间存在矛盾和分歧在所难免,摒弃“唯投诉论”的错误导向,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秉持理性的治理理念,才能让学校教育回归本真,让教师安心从教,让学生健康成长,真正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

《中国教师报》

1-192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山西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日前,省财政厅、省教育厅联合印发《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2025年秋...
广东成人自考报名收费标准是多少... 决定参加广东自考,第一关心的问题就是:“一共要花多少钱?” 网上信息众说纷纭,有人说一千多就能搞定,...
2026年普通高考起,青海这些... 青海省2026年普通高考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面试类科目将实行考评分离 自2026年普通高考起,青海省普...
《教育信息简报》2025年第八... ——2025—— 教育信息简报 EDUCATION INFORMATION BULLETIN 本期导...
鼓励每周设置一天“无作业日”,... 教育部:鼓励中小学每周设置一天“无作业日” 记者24日从教育部获悉,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阶段性特点和...
教育部:全面推行中小学生每天综... 北京商报讯(记者 吴其芸)10月24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
重磅发布!每周一天“无作业日”... 记者24日从教育部获悉,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阶段性特点和突出问题,教育部日前发布10条措施,其中包括...
新形势下高校传统文化的传承实践... (来源:沈阳日报) 转自:沈阳日报 □吴志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大地,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离不...
考研英语80+的秘密!研趣5个... 考研英语备考中,不少同学卡在 60-70 分的 “瓶颈区”:单词背了又忘、阅读错得离谱、写作没思路,...
“无作业日”和“息屏行动”强规...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措施》(下称《十条措施》),其中“无作业...
2026研招统考网上确认流程来... 网上确认时间为2025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具体时间由各报考点根据教育部工作安排,结合实际情况确...
新型研究型大学“新”在何处 对话人: 周珊珊 本报评论员 张盖伦 科技日报记者 周珊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抓住新一轮科技...
人工智能+教育,让“漫灌”走向... 焦立涛 古语有言,圣贤施教,各因其材。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施教,一直是高质量教育的目标之一。然而,现实中...
教育部发布10条措施!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出台《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措施》。具体内容一起来看: 有效缓解学...
本科院校明确:成立高等职业技术... 日前,海口经济学院发布了《曹成杰董事长在2025年秋季教职工学习班上的讲话》。曹成杰提到,年初,《教...
教育部发布10条措施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出台《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措施》。具体内容一...
高考报名进行中,这些问题要注意... 近日,北京教育考试院发布了《北京市2026年高考报名相关问题解答》,解答了20个考生关心的问题,赶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