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培养软物质科学高水平人才
创始人
2024-05-09 10:01:11
0

原标题:华南理工大学:培养软物质科学高水平人才

图为华南理工大学前沿软物质学院科研教学场景。华南理工大学供图

图为华南理工大学前沿软物质学院科研教学场景。华南理工大学供图

日前,教育部发布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4种新专业纳入目录。其中,软物质科学与工程是今年新增专业之一。华南理工大学是国内首个申请设置该专业的高校。

软物质是什么?为什么设立软物质科学与工程专业?如何培养相关专业人才?带着上述问题,记者来到华南理工大学进行了采访。

涉及领域广泛

“软物质”这一概念由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皮埃尔-吉勒·德热纳于1991年首次提出。

“软物质是指处于固体和理想流体之间的物质,也被称为软凝聚态物质。”华南理工大学前沿软物质学院副院长王林格介绍,这类物质通常由大分子或基团组成,包括但不限于聚合物、液晶、生命体系物质等。软物质涉及的学科领域较为广泛,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材料等。

作为近20年来新兴的科学分支,软物质受到了国际学术界高度重视。全球许多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相继成立软物质研究室和研究中心,研究队伍迅速扩大,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与传统的由宏观到微观、由简单到复杂的科学分析方法有所不同,软物质科学研究更强调整体性。它致力于利用各类经典学科的互补性来同时研究多空间和多时间尺度上的结构、运动多样性,着重考察物质体系的复杂性、易变性和非平衡态。

“软物质材料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拓展,新能源、新型显示等领域产品的性能改进,都离不开软物质科学的发展与新材料的支持。软物质科学与工程专业在新兴产业发展和时代需求下应运而生。”王林格表示。

“以往,专业是按照不同学科或不同应用工具进行划分。但随着时代发展,这种模式难以把基础理论和创新材料实践完美结合起来,无法满足前沿创新技术发展的要求。”王林格介绍,为了加速软物质科学发展,开展跨学科研究、促进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已势在必行。

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软物质科学和工程专业设立目标是以统一的科学观念,认识具有不同结构和功能的材料或体系的共性,从而促进科学和工程的进步。具体来说,该专业涉及新材料、新能源、生命健康、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空天科技、碳中和、量子信息等前沿领域,并在相关产业和行业需求基础上,围绕软物质设计与合成、多尺度结构调控、功能和智能先进材料开发的科学基础与材料工程化技术,开展前瞻性研究和技术创新。

“该专业紧跟国家和行业发展趋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培养满足当前和未来科技发展需求的材料类专业人才。”王林格表示。

激发人才潜力

虽然软物质科学与工程是华南理工大学今年新增本科专业,但早在2016年,华南理工大学就成立了华南软物质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

2018年,前沿软物质学院成立。该学院是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首批建设的新工科学院之一。

2023年,以软物质学科为基础支撑的华南理工大学“高分子科学”学科在2023U.S.NEWS全球大学学科排名第一。

“学院汇聚了一支年轻化、国际化、高水平的教学及科研团队,已有11名老师在《科学》《自然》等发表科研成果。我们与多所世界排名前100的著名高校合作密切,引入资源助力人才培养。”王林格说。

“丰富的资源和全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选择来到前沿软物质学院攻读博士的原因之一。”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李幸晗说,他跟随导师从事通过单组分巨型表面活性剂的自组装制备有序介孔材料这一研究。其成果已刊发在行业的顶尖期刊上。

据介绍,华南理工大学前沿软物质学院新增设的软物质科学与工程专业基于国际领先的“模块化”教学理念,以“厚基础、高素质、强创新”模式,理工结合培养高水平人才。该专业将实施“全员学业导师制”育人工程,强化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同时采取“全英教学”“示范班”“学院与书院融合教学”等多种方式,实现“在地国际化”。

立体光刻3D打印机、熔融沉积3D打印机、静电纺丝机、台式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光光谱仪器……华南理工大学前沿软物质学院本科生创研智造工坊配备了各类大中型设备供学生使用。

“我们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十分完善。通过针对性地将重大科研成果的部分应用工程化内容转化为本科生探索性实验,我们开拓出很多具有创新性的实验和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自主探究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华南理工大学前沿软物质学院教授文韬说,“依托前沿软物质学院的研究生培养体系,我们实施本硕博贯通培养计划,在本科生中选拔和输送具备科研潜力的储备人才。”

发展前景广阔

报考软物质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需具备哪些素质与条件?“软物质科学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基础研究的支撑。因此,具有扎实基础学科知识的学生在学习这个专业时会更加得心应手。”王林格表示。

记者了解到,今年华南理工大学软物质科学与工程专业属于综合评价招生范畴,面向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5地招生。

“第三学期开始,我们将选拔约30人进入‘国际化全英示范班’。班级排名前80%的学生可以获得校内推免资格。”王林格介绍。

前沿软物质学院2019级本科生许昕,大一进入课题组,持续参与课题研究。大四时,许昕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期刊《Giant》上刊发科研成果。该成果展示了一种制备陶瓷纳米纤维增强多孔陶瓷整体柱材料的新方法。凭借优异的成绩,许昕获得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全额奖学金,正在该校攻读博士学位。

“我们的软物质科学与工程专业,打造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贯通式人才培养全链条体系,学生毕业后可以选择继续在本校读研,或前往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单位深造。”王林格表示。同时,软物质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也可以选择在双碳、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生命科学、电子信息和微纳米技术等前沿科学领域从事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等工作。

王林格认为,现代产业中的复杂工艺和全方位性能需求,正不断推动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交叉学科的发展。一方面,学院结合重大项目对学生开展科研训练,通过设立学生研究项目、融合国家级学科竞赛,让学生接受良好的创新创业训练。另一方面,学院计划邀请企业研发人员授课,并为学生安排更多实践课程。“软物质科学与工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将为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王林格说。

(记者 叶 青 通讯员 余锦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西南大学将举行建校120周年系... 人民网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孙竞)今天,西南大学正式发布120周年校庆公告(第一号)。2026年4...
点亮小听众的科学梦想 原标题:点亮小听众的科学梦想   4月15日至16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昆明...
我国首个林草行业大模型研发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智慧林草创新团队近日以DeepSeek大模型为底座,成功研发出我...
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成立 原标题: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成立记者4月15日获悉,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日前在广东阳江技师学院挂牌成...
葛道凯:扎根中国大地 全面汇聚... 2025年是教育强国建设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人民网教育频道联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共同开展策划,推出...
赵险峰:高校要坚持特色发展、各... “教育强国,‘强’的使命任务在高等教育。高校如何做到自强卓越?在我看来,一定要坚持特色发展、各展所强...
教育部:将加快建设国家数字大学 人民网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李依环)教育部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 原标题: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开赛16日,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在湖南省长沙...
人工智能:如何握好这把“双刃剑... 原标题:人工智能:如何握好这把“双刃剑” 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世界。但它如一把“双刃剑”,既带来巨大机...
积极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高质量... 原标题:积极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高质量发展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
百余名博士扎根老城区   “感受到了满满诚意!”毕业于厦门大学的博士潘思同,搬进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提供的人才房,看着宽敞明...
“小胖墩”为何越来越多   “我家孩子才9岁,这半年体重增加了20斤”“孩子胖了,非常不喜欢动”……近期,首都儿科研究所成立...
把科技人才“送”到企业创新一...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企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更多创新型科技...
以人工智能服务教育变革   本报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丁雅诵)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为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发展新优势,全...
为青年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环境   青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
大连理工大学:塑造扎根基础学科... 原标题:大连理工大学:塑造扎根基础学科的名师近日,大连理工大学开展了“数艺交融,创想未来”系列活动。...
小麦基因组完整图谱绘制成功 原标题:小麦基因组完整图谱绘制成功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小麦育种全国重点...
湖南:政策“雨露”浇灌大学生创... 原标题:湖南:政策“雨露”浇灌大学生创业梦想“当全国首支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总规模达5.05亿元的...
吉首大学:“四大行动”促学生全... 原标题:“四大行动”促学生全面发展“原来,制作一斤绿茶竟要56000多颗芽头,茶农要在枝头上采摘56...
人勤春来早 科特派助农忙 原标题:人勤春来早 科特派助农忙“我们刚从洛川调研回来,在那里的苹果树干上发现了一种新病害。”4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