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校园 共话中美友好(环球热点)
创始人
2024-09-20 05:03:57
0

  耶鲁大学学生与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共游颐和园。
  受访者供图

  今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近日,耶鲁大学的21名学生走进中国校园,与中国人民大学的26名学生面对面交流,就人工智能、新兴科技、中美关系等热点话题展开对谈。通过交流,中美大学生结下了友谊,留下了回忆。

  

  “我们进行了热烈讨论”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与耶鲁大学举行学生对话系列活动。来自耶鲁大学的同学跨越大洋来到中国,与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进行交流。

  为了保证对话活动顺利举办,中国人民大学的同学们精心策划,做好充足准备。该校国际关系学院学生王昕怡提前做了许多功课,她说:“之前,我不太了解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为了能够更好地参与对话,我提前了解了人工智能在各国的发展情况,并着重收集了与美国相关的信息。”

  参与此次对话的学生来自国际关系、计算机、金融、法律、新闻等专业,不同的学科背景知识为此次对话提供了多个角度。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学生何欣说:“我所在的小组有来自法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的同学。大家畅所欲言。这既是一次多学科间的观点碰撞,也是一场跨领域的交流对话,我们都很受启发。”

  美国学生朱瀚宁说:“在人工智能相关问题上,我们进行了热烈讨论,这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相互理解。”

  美国学生瓦伦蒂娜·西蒙认为,针对人工智能的讨论让两国学生跨越了文化差异,“我们热烈讨论,关注人类共同的未来”。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生李美欣认为,通过这次对话,她对美国学生多了些了解。“在这次对话当中,我意识到人工智能问题不仅涉及科学技术,也与管理体系息息相关,同时还涉及深刻的道德伦理议题。而且,我发现中美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存在差异,但这并不能阻碍我们友好地交流观点。我觉得,这种理智的对话十分可贵,它可以让我们彼此多些理解,少些隔阂。”

  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学生张鑫恺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与外国学生直接对话的交流活动。在对话中,来自不同文化和专业背景的同学们提出多种观点,帮我拓宽了视野。”

  谈及对美国学生的印象,“严谨”“富有创造力”“友善”“热情”是中国学生们频繁使用的词语。李美欣说:“这次活动中,很多美国学生是理工科专业,他们对待技术研发的严谨态度令我印象深刻。在热烈的讨论中,他们的专业视角也给我带来很多思考。”王昕怡说:“我们只相处了短短几天,却像是老朋友一样,感觉特别好。”

  “我们结下了真正的友谊”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李晨说:“中美学生的交流不仅发生在正式的会议室内,也发生在会场外的很多场合。”学术探讨之外,中国学生们精心策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大洋彼岸的朋友们备感温暖。

  李美欣负责安排大家的伙食。她总是先到餐厅,一一确认菜品,避免学生们接触到过敏原。“中美的饮食习惯不一样,我会认真检查每一份菜品。”李美欣说,“为了让美国同学吃得更加习惯,我们本打算第一顿饭吃西餐。没想到,他们摆摆手说‘这几天要吃正宗的中国菜’。”她还提到,美国学生特别想尝尝北京烤鸭。“于是,烤鸭成了我们此次行程的‘压轴大戏’。美国学生看到烤鸭出炉到现场片切的全过程,纷纷拿出手机录视频。”她说。

  去颐和园踏青那天,王昕怡是大家的导游。她发现,美国学生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美国学生对园林设计、历史典故都很好奇。”

  “在讨论活动之余,无论是吃饭、坐车还是参访,中美两国学生交错而坐。我们像好朋友一样聊天。”王昕怡说。

  北京让朱瀚宁十分着迷。“北京既古老又现代,我喜欢探索这座城市,传统建筑与现代元素的融合令我印象深刻。”

  美国学生胡安·奥特罗说:“中国同学热情好客。这次来中国的时间不长,但我十分享受每一天的时光。”

  瓦伦蒂娜说,在颐和园游览的一天最令她难忘。这一天,她欣赏美景,收获友谊。夕阳西下时,瓦伦蒂娜与中国学生并肩坐在昆明湖旁讨论英文、俄文与中文诗歌的不同特点。文学艺术让大家的心更近了。

  美国学生的充沛精力令何欣印象深刻:“无论行程如何紧凑,美国学生总是活力十足。即使第二天有长途旅行,前一天晚上他们仍与我们相约一起感受北京的夜晚。”

  朱瀚宁分享了本次活动中他最难忘的经历:“在北京的最后一天正好是我的生日。没想到中国的学生们热情地为我庆祝,我十分感动。我们结下了真正的友谊。”

  胡安和中国朋友们在KTV一展歌喉,合唱酷玩乐队的《生命万岁》。他说:“这些回忆将成为我的宝贵财富。”

  “青年大有可为”

  “中美关系的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在本次活动后,中美学生对这句话有了新的理解。

  李美欣觉得增进中美友好交流是青年的使命。“通过这次活动,我切身感受到,青年大有可为。大家都心怀了解彼此、携手共进的愿望。”

  张鑫恺希望未来多参加此类活动。“两国青年的自由交流让我收获颇丰:中美青年文化背景不同,但有共同的兴趣与理想。我们观点碰撞,求同存异。我相信中美两国青年的美好友谊会延续下去,我愿意为此努力。”

  “明年,人大的同学有可能前往耶鲁进行交流。如果这个活动可以持续下去,我想对于中美学生而言都是一件好事。”何欣说。

  朱瀚宁说:“学生可以成为两国间的文化大使,学生间的互相理解也是两国友好关系的重要基础。”

  胡安认为,保持两国青年群体对话的开放性,对未来至关重要。“我想,我们应该充分了解中美两国的不同之处,这是加深彼此理解的前提。为此,我们需要将对话继续下去。”

  瓦伦蒂娜说:“我们在这次活动中结下了友谊,这份情谊令人难忘,我会一直珍藏这段回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西南大学将举行建校120周年系... 人民网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孙竞)今天,西南大学正式发布120周年校庆公告(第一号)。2026年4...
点亮小听众的科学梦想 原标题:点亮小听众的科学梦想   4月15日至16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昆明...
我国首个林草行业大模型研发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智慧林草创新团队近日以DeepSeek大模型为底座,成功研发出我...
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成立 原标题: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成立记者4月15日获悉,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日前在广东阳江技师学院挂牌成...
葛道凯:扎根中国大地 全面汇聚... 2025年是教育强国建设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人民网教育频道联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共同开展策划,推出...
赵险峰:高校要坚持特色发展、各... “教育强国,‘强’的使命任务在高等教育。高校如何做到自强卓越?在我看来,一定要坚持特色发展、各展所强...
教育部:将加快建设国家数字大学 人民网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李依环)教育部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 原标题: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开赛16日,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在湖南省长沙...
人工智能:如何握好这把“双刃剑... 原标题:人工智能:如何握好这把“双刃剑” 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世界。但它如一把“双刃剑”,既带来巨大机...
积极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高质量... 原标题:积极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高质量发展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
百余名博士扎根老城区   “感受到了满满诚意!”毕业于厦门大学的博士潘思同,搬进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提供的人才房,看着宽敞明...
“小胖墩”为何越来越多   “我家孩子才9岁,这半年体重增加了20斤”“孩子胖了,非常不喜欢动”……近期,首都儿科研究所成立...
把科技人才“送”到企业创新一...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企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更多创新型科技...
以人工智能服务教育变革   本报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丁雅诵)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为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发展新优势,全...
为青年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环境   青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
大连理工大学:塑造扎根基础学科... 原标题:大连理工大学:塑造扎根基础学科的名师近日,大连理工大学开展了“数艺交融,创想未来”系列活动。...
小麦基因组完整图谱绘制成功 原标题:小麦基因组完整图谱绘制成功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小麦育种全国重点...
湖南:政策“雨露”浇灌大学生创... 原标题:湖南:政策“雨露”浇灌大学生创业梦想“当全国首支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总规模达5.05亿元的...
吉首大学:“四大行动”促学生全... 原标题:“四大行动”促学生全面发展“原来,制作一斤绿茶竟要56000多颗芽头,茶农要在枝头上采摘56...
人勤春来早 科特派助农忙 原标题:人勤春来早 科特派助农忙“我们刚从洛川调研回来,在那里的苹果树干上发现了一种新病害。”4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