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匠精神筑牢现代化强国根基
创始人
2024-05-21 09:01:31
0

原标题:【热点思考】以工匠精神筑牢现代化强国根基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践行工匠精神,切实提升广大劳动者的价值观念、主体态度、质量意识、技能水平、职业精神和道德品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我们要把职业教育发展好,要树立工匠精神,把他们的待遇条件保障好。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生动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观照中国现实、解答时代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内在彰显,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动力。

进入新时代以来,以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为代表的卓越劳动者,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拼搏奋斗、争创一流、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营造了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践行工匠精神,切实提升广大劳动者的价值观念、主体态度、质量意识、技能水平、职业精神和道德品质,夯实广大劳动者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要全面认识工匠精神的价值作用。在政治价值层面,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巩固发挥工人阶级领导阶级地位和主力军作用,有助于党员干部践行党的宗旨勤勉工作,有助于教育引导广大劳动者听党话、跟党走,有助于强化提升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在经济价值层面,工匠精神契合了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求,是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精神力量。在社会价值层面,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培育,有助于引导广大劳动者爱岗敬业、创新进取。在文化价值层面,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实现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的发展跃升,促进广大职工改善劳动心态、坚定劳动理想、激发内生动力。

要精准把握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工匠精神以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作为理论和逻辑起点,继承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治国理政伟大实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愿景。工匠精神本质上体现了人的高度自主劳动,建构起劳动者与劳动价值观、劳动情感态度、劳动对象、劳动过程、劳动目标之间的统一性关系。“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涵盖了劳动者精神态度、品质追求、自我要求、理想目标四个方面。其中,执着专注是时间上的坚持、精神上的坚守;精益求精是品质上的完美、技术上的完善;一丝不苟是细节上的严苛、态度上的严谨;追求卓越是理念上的创新、目标上的远大。工匠精神既体现了敬业之美的精神原色,又表现了细节之美的品质追求,更展现了创新之美的价值升华,系统解决了如何使劳动更专业、更高效、更科学、更富有创造性的问题,打通了从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到科学劳动、高效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重大飞跃。大国工匠正是依凭工匠精神,精益求精、挑战自我、创新创造、追求完美,不断超越自我,迸发创新的灵感源泉,在熟练掌握行业技术的基础上,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革新,为行业技艺带来突破性贡献,不断促进生产技艺水平提升,以创新创造精神推进我国制造强国、科技强国、质量强国等重大国家战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创新动力。

要创新弘扬工匠精神的思想路径。第一,工匠人才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工匠人才是工匠精神的重要创造者,也是工匠精神的示范引领者。要珍惜荣誉、保持本色,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自觉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技术素质、提高综合素养,为广大职工作示范、当表率。第二,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见贤思齐。要树立学习目标,立足于国内国外发展大局和个人发展现状,努力向工匠人才学习;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劳动品德,激发劳动热情,坚守职业道德;要培养劳动习惯,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始终坚持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第三,党政工企要提供有力支持保障。要创新体制机制,不断营造环境、搭建平台、畅通渠道、创新方式,采取更多有利于工匠人才成长进步、素质提升、精神彰显的方式方法,让工匠人才在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待遇、社会上受尊重、文化上有声誉。第四,全社会要形成良好氛围。要强化社会舆论引导,加大宣传力度和广度,提升宣传深度和温度,在创新宣传手段、拓展宣传渠道、丰富宣传载体上下功夫,通过大众化、故事化、时代化、生活化、日常化的讲述方式和内容创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第五,大中小学要深入开展劳动教育。要以弘扬和践行工匠精神为依托,深入推进大国工匠进校园工作,强化提升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将工匠精神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融入大中小学,特别是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与职业精神培养全过程。

(作者单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西南大学将举行建校120周年系... 人民网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孙竞)今天,西南大学正式发布120周年校庆公告(第一号)。2026年4...
点亮小听众的科学梦想 原标题:点亮小听众的科学梦想   4月15日至16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昆明...
我国首个林草行业大模型研发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智慧林草创新团队近日以DeepSeek大模型为底座,成功研发出我...
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成立 原标题: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成立记者4月15日获悉,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日前在广东阳江技师学院挂牌成...
葛道凯:扎根中国大地 全面汇聚... 2025年是教育强国建设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人民网教育频道联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共同开展策划,推出...
赵险峰:高校要坚持特色发展、各... “教育强国,‘强’的使命任务在高等教育。高校如何做到自强卓越?在我看来,一定要坚持特色发展、各展所强...
教育部:将加快建设国家数字大学 人民网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李依环)教育部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 原标题: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开赛16日,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在湖南省长沙...
人工智能:如何握好这把“双刃剑... 原标题:人工智能:如何握好这把“双刃剑” 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世界。但它如一把“双刃剑”,既带来巨大机...
积极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高质量... 原标题:积极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高质量发展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
百余名博士扎根老城区   “感受到了满满诚意!”毕业于厦门大学的博士潘思同,搬进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提供的人才房,看着宽敞明...
“小胖墩”为何越来越多   “我家孩子才9岁,这半年体重增加了20斤”“孩子胖了,非常不喜欢动”……近期,首都儿科研究所成立...
把科技人才“送”到企业创新一...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企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更多创新型科技...
以人工智能服务教育变革   本报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丁雅诵)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为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发展新优势,全...
为青年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环境   青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
大连理工大学:塑造扎根基础学科... 原标题:大连理工大学:塑造扎根基础学科的名师近日,大连理工大学开展了“数艺交融,创想未来”系列活动。...
小麦基因组完整图谱绘制成功 原标题:小麦基因组完整图谱绘制成功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小麦育种全国重点...
湖南:政策“雨露”浇灌大学生创... 原标题:湖南:政策“雨露”浇灌大学生创业梦想“当全国首支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总规模达5.05亿元的...
吉首大学:“四大行动”促学生全... 原标题:“四大行动”促学生全面发展“原来,制作一斤绿茶竟要56000多颗芽头,茶农要在枝头上采摘56...
人勤春来早 科特派助农忙 原标题:人勤春来早 科特派助农忙“我们刚从洛川调研回来,在那里的苹果树干上发现了一种新病害。”4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