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年轻力量(侨界关注)
创始人
2025-01-28 11:42:29
0

二〇二二年八月,回响中国传统艺术展演,史欣玉(右)扮演杜丽娘。
受访者供图

史欣玉自小学习京剧、古筝和书法。在加拿大,她联合其他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年轻人,创办加拿大回响传统文化研习社,策划中国风演出活动,彰显年轻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担当和力量。

京剧与昆曲之旅

小时候,史欣玉被戏曲频道中色彩艳丽的戏服所吸引。尽管不知道京剧是什么,但她把玩偶当作舞台装饰,把毛巾当作水袖,模仿电视中的戏曲演员疯狂唱唱跳跳。史欣玉回忆说:“我的父母觉得,既然我有兴趣,天天在家玩还不如认真去学。”于是,5岁的史欣玉正式拜师学习京剧。

史欣玉师承大连京剧院梅派青衣张冬梅,学习青衣和刀马旦。相比起成熟优雅的青衣,刀马旦多扮演女将军的角色,在表演中融合武术,史欣玉学习了“毯子功”和“把子功”等戏曲基本功。但年纪尚小的史欣玉似乎不太适合这两个行当。她回忆说:“《霸王别姬》是我学习的第一出戏,这是一个很悲伤的故事。但是小朋友会把虞姬这个角色演得很快乐,这肯定是演偏了。”

最近几年,史欣玉又对昆曲有兴趣。因为在加拿大找不到老师授课,她只能跟着音视频学习昆曲。2023年末,她回国参加北方昆曲剧目传承班,接受一个多月的高强度昆曲特训。张毓文老师要求严格,经常批评史欣玉,但史欣玉并未感到沮丧。“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新奇的感受。我觉得只要能学到真东西、真本事,就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在传承班汇报演出中,史欣玉表演了北方昆曲的代表曲目《昭君出塞》。饰演昭君的史欣玉,需要和其他两个演员配合,在演唱中穿插上下翻飞的动作,难度很高。“虽然后来在舞台上还是有一些遗憾,但我还是很享受这个过程。昆曲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剧种,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突破自我。”

还是小朋友时,史欣玉并不害怕舞台,反而在老师的鼓励下觉得很好玩。长大后,史欣玉却因为表演感到紧张,尤其是在没有老师在身旁陪伴、帮她把关的时候。经过一次次演出历练,她在舞台上变得从容自信起来。

大量演出经历激发史欣玉的表演欲,也启发她对文化传播的见解。“昆曲的音乐、舞蹈、饰品等细节都富含古韵,不仅能带来视听享受,还能引发我们对文化和历史的思考。”史欣玉说,“观看演出能够让其他族裔更直观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

史欣玉喜欢表演,也喜欢舞台。2022年7月,她联合其他中国文化爱好者,筹划举办了中国文化展演。演出人员有中国舞舞者、民乐乐手、昆曲演员等,还有系统学习汉服造型的爱好者提供幕后支持。

史欣玉和朋友们联系了剧院,对外出售演出门票。一开始,他们面临卖不出门票的窘况。但在周围人的支持和宣传下,演出广受欢迎,甚至票还卖多了。“我们当时没有考虑很多,直接拍脑门就干了。”史欣玉兴奋地说,“我们只是觉得自己需要一个平台,展示我们学过的艺术和文化。”

在这场演出中,史欣玉和另一个同样学习昆曲的女孩,表演了经典曲目《牡丹亭·游园惊梦》前半段。这场戏讲述了女主角杜丽娘和丫环春香在花园游玩的故事,需要两名表演者默契配合,像拼图一样严丝合缝。仅一月有余的排练时间里,史欣玉和搭档争分夺秒完善细节。没有老师的指导,她们就录下自己的动作,再对照名家的表演找不足。精益求精,她们最终完成了一场还算满意的表演。

“我和一些唱昆曲的朋友聊天,他们很多人不敢看自己的演出视频,感觉有很多瑕疵。”史欣玉说。和其他人有所不同,她在表演结束后反复观看自己《游园惊梦》的表演录像。“除了看到我真实的昆曲水平,这场演出还给了我很多正面影响,我对它有着特殊感情”。

这场仓促策划的演出却给了史欣玉更多传播中华文化的信心。同年12月,回响传统文化研习社在史欣玉牵头下正式成立。研习社的名字来源于“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在海外学习和练习我们的民族文化,是我们‘念念不忘’的一个表现。”史欣玉解释说,“我们也希望通过努力,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文化,收获一个美好的‘回响’。”

史欣玉希望自己的“念念不忘”,能成为海外友人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我觉得非华人观众来看演出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来给朋友捧场,二是出于对中国文化的好奇,想一探究竟。”史欣玉说,“但不论出于什么原因,我们都努力地做。我希望不懂中文的人也能看懂我们的节目。”

国风展演 如梦似幻

2022年下半年,研习社受邀在当地春节晚会表演“红楼梦”主题走秀。他们以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为切入点,融入舞蹈和戏曲元素,用肢体语言展现故事情节。虽然节目只有短短几分钟,但也让他们积累了丰富的演出经验。

为了更好地呈现人物,研习社在选角时别出心裁。史欣玉对“探春”的表演者印象深刻。这位表演者的五官英气中带着倔强,在才艺展示中声情并茂地朗诵一段探春的台词,获得选角小组一致好评。

史欣玉在其中一场走秀中客串出演王熙凤。虽然史欣玉并不符合王熙凤风情与霸气并存的气质,但在造型和肢体动作的加持下,史欣玉还是活灵活现地展现了一个泼辣的“王熙凤”。“不论是上台的演员,还是幕后的摄影师、造型师和后勤的朋友都很兴奋。”史欣玉高兴地说,“我们把照片发到网上,网友也可以认出每个角色。这说明我们的造型和表演挺成功的。”

2023年10月,研习社策划了主题为“如梦令”的年度展演。史欣玉解释说:“因为我们要表演昆曲《牡丹亭》和《南柯记》选段,还有《红楼梦》汉服舞蹈短剧,以及古琴曲《庄周梦蝶》等,这些节目都和‘梦’有关。所以我们选词牌名‘如梦令’作为主题。”

哀怨婉转的昆曲、宛如书中走出的十二金钗、独具创新的琵琶独奏《笼》、婀娜多姿的舞蹈《幻视长安》……精彩纷呈的节目带领现场观众进入中国文化打造的梦境之中。众人丰富多彩的演绎绘就了一幅优美的国风画卷。

史欣玉在演出中表演了昆曲《南柯记》选段,和她同台的是4位饰演侍女的女生。这些女生此前并没有学习昆曲的经历,但她们非常乐意尝试新事物。“我会尽量把曲子揉碎了告诉大家,带着大家一起练习。”史欣玉说,“我觉得我们尽力就可以了。”

举办年度展演已经是研习社的传统。2024年,研习社又会策划一场新的国风展演。“文化是一条长河,源远流长,需要被传承下去。”史欣玉说,“希望我们的文化和艺术可以在加拿大传承下去,就像他们从古代传到现在一样,并且塑造我们的日常生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教育部:三年来,卓越工程师培养... 人民网北京7月16日电 (记者李依环)记者从教育部15日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教育部以实质化校企联...
转需!教育部发了这个通知 教育部:严控暑期作业总量 记者7月16日从教育部获悉,暑假期间,汛期、假期交织叠加,安全风险加大,各...
打造充满生活气息的班级 读书就是读生活,让教室充满生活气息就是让读书落地生根。班级的生活气息在哪里?在生物角、图书角、展示区...
中国人才回流的势头正在增强 香港《南华早报》7月15日文章,原题:美国的人才流失如何变成中国的人才收获 近年来,中国高校的国际排...
人民来论:快乐暑假 安全为先 蒋 萌 蝉鸣阵阵,暑假开启。 孩子们暂别课堂,享受愉悦的假期。保障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充实、快乐的暑...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 新华社北京7月15日电(记者魏冠宇)记者15日在教育部新闻通气会上获悉,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
临西县教育局关于2025特岗教... 各位入围临西县2025年特岗招聘面试考生(入围面试名单在河北教师教育网“特岗教师招聘专栏”的“个人空...
“求学圆梦行动”再升级 面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浪潮,在精密加工领域有近30年丰富经验的重庆特级技师陈树林看到“求学圆梦行动”招...
创新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体... □ 韩书堂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
一本教辅,让家长犯了难 暑假一到,“教辅大战”又在家长群里悄然打响。要不要买教辅材料?这个问题让不少家长陷入纠结。 “鸡娃派...
云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考试即将开始... 近日,云南省招生考试院发布《2025年下半年云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认定课程考试报考简章》,明确2025年...
小学五年级暑假基础知识、阅读理... 暑假练习题1 一、照样子,加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例:蚤→骚(骚扰) 息→ ( ) 白→ ( ) 反...
校企联动 自主培养高端人才 原标题:校企联动 自主培养高端人才“科研实战远比想象残酷。为合成理想产品,我和团队经历了大半年‘合成...
太原科技大学:“三位一体”促学... 原标题:太原科技大学: “三位一体”促学生高质量就业“面试官您好,我是太原科技大学物流工程专业的应...
全球首个高质量花生泛基因组图谱... 原标题:全球首个高质量花生泛基因组图谱绘制记者7月14日从河南农业大学获悉,该校教授殷冬梅团队首次绘...
当地时间15日,记者获悉,美国... 当地时间15日,记者获悉,美国教育部对密歇根大学启动外国资金调查。(央视)
这所城郊小学,遍地“长满”了体... 新华社贵阳电(记者郑明鸿)步入贵州省黄平县新州镇第二小学,就像是进入了一个体育乐园,吊环、秋千、滑滑...
传承文化基因培育大学生奋斗精神 □ 许 颖 大学生奋斗精神是时代进步的动力源泉,当下大学生面临着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