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联合大学:新增3个热门专业,调整设立4个校级实验班
创始人
2025-03-02 11:42:07
0

2024年全国高考落下帷幕,在新的形势下,高考生们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各类专业对口哪些职业?又有哪些发展前景?人民网特别推出“2024年高校招生”系列报道,为广大考生解读专业特色与就业方向,为考生填报志愿提供参考。

北京联合大学于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历经4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现已成为北京市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也是北京市最大的市属综合性大学。

学校现有招生本科专业63个,2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授权类别,1500余名专任教师。学校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60多所院校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建校以来已为国家培养了近30万名毕业生。

人民网:2024年学校招生政策有哪些亮点或新变化?

北京联合大学:学校2024年本科招生计划为4032人,其中京外计划1160人,与去年基本持平。

在录取原则方面,对于平行志愿进档考生,采取“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专业之间没有分数级差。当考生所有专业志愿均不能满足时,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随机录取到计划未满的专业。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将予以退档。对于教育部、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规定的各类政策性加分,学校在提档和分专业录取时都予以认可。

学校今年新增了数字经济、文化产业管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三个热门专业。同时,学校在京新增汉语言文学和应用心理学两个普通专业招生(普通本科批次填报志愿)。

学校重新调整设立了软件工程(机器人创新实验班)、金融学(数智金融实验班)、财务管理(数智财管实验班)、信息安全(网安创新实验班)等四个校级实验班,实验班通过高考招生和入校后选拔两种方式不拘一格挑选人才。

学校四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继续招生,合作院校是俄罗斯的两所大学。毕业时,符合要求的学生将获得两所院校的证书,招生时对于外语语种无要求,入校后,学生可以从零基础开始学习俄语。

人民网:请您介绍2024年学校优势特色专业。

北京联合大学:学校现有招生本科专业63个,涵盖经、法、教、文、史、理、工、医、管、艺、交叉学科等十一个学科门类。

学校有近20个专业进入全国排名前20%。例如:旅游管理、财务管理、软件工程、金融学、会计学等12个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新闻学、机械工程、会展经济与管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22个专业是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档案学、旅游管理、软件工程获评为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还有机械工程、通信工程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特殊教育、历史学等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市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

同时,学校还高度重视专业认证工作。2020年,学前教育、应用心理学2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2021年,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专业评估(认证)。2023年,制药工程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旅游管理专业通过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教育质量认证。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的金融学、会计学、国际商务、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六个专业对标国际标准进行专业建设,于2022年成功通过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AACSB)商科认证。

人民网:请介绍一下学校的转专业政策。

北京联合大学:新生入学后,一、二年级第二学期有机会申请转专业,实行“双向选择”,学生可以申请院内转专业,也可以申请在全校范围内转专业。转出无限制,转入以当年接收专业的要求为准,比如有的专业要求学分绩点,有的专业会有笔试、面试等,可以关注当年的相关文件。

人民网:考生报考时需要注意什么?您对考生填报志愿有什么建议?

北京联合大学:学生报考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实施高考改革省份各专业有选考科目的要求,且2024年有新变化;二是部分专业有身体条件和单科成绩的限制,请不符合条件的考生予以回避,以免浪费专业志愿。

在填报志愿方面,一是要根据兴趣,圈定专业。考生要结合本人的学习水平、兴趣爱好、身体条件等来确定报考专业。考生可以先了解想报考的专业,了解这个专业是什么、学什么、将来能干什么,再结合自己兴趣和未来的职业期待选择专业。学校有60多个招生本科专业可供大家选择,选择范围非常广泛。

二是梯度填报,做好保底。学校专业之间没有分数级差,考生填报专业志愿的时候可以将自己最喜欢的专业放到第一个。最后两个志愿填写历年录取分数线较低,且自己能接受的专业保底,避免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

三是服从调剂,降低风险。建议各位考生选择服从调剂,如果考生所填写的专业都未被录取,不服从调剂很可能被退档,将会面临落榜的危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西南大学将举行建校120周年系... 人民网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孙竞)今天,西南大学正式发布120周年校庆公告(第一号)。2026年4...
点亮小听众的科学梦想 原标题:点亮小听众的科学梦想   4月15日至16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昆明...
我国首个林草行业大模型研发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智慧林草创新团队近日以DeepSeek大模型为底座,成功研发出我...
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成立 原标题: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成立记者4月15日获悉,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日前在广东阳江技师学院挂牌成...
葛道凯:扎根中国大地 全面汇聚... 2025年是教育强国建设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人民网教育频道联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共同开展策划,推出...
赵险峰:高校要坚持特色发展、各... “教育强国,‘强’的使命任务在高等教育。高校如何做到自强卓越?在我看来,一定要坚持特色发展、各展所强...
教育部:将加快建设国家数字大学 人民网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李依环)教育部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 原标题: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开赛16日,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在湖南省长沙...
人工智能:如何握好这把“双刃剑... 原标题:人工智能:如何握好这把“双刃剑” 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世界。但它如一把“双刃剑”,既带来巨大机...
积极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高质量... 原标题:积极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高质量发展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
百余名博士扎根老城区   “感受到了满满诚意!”毕业于厦门大学的博士潘思同,搬进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提供的人才房,看着宽敞明...
“小胖墩”为何越来越多   “我家孩子才9岁,这半年体重增加了20斤”“孩子胖了,非常不喜欢动”……近期,首都儿科研究所成立...
把科技人才“送”到企业创新一...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企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更多创新型科技...
以人工智能服务教育变革   本报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丁雅诵)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为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发展新优势,全...
为青年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环境   青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
大连理工大学:塑造扎根基础学科... 原标题:大连理工大学:塑造扎根基础学科的名师近日,大连理工大学开展了“数艺交融,创想未来”系列活动。...
小麦基因组完整图谱绘制成功 原标题:小麦基因组完整图谱绘制成功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小麦育种全国重点...
湖南:政策“雨露”浇灌大学生创... 原标题:湖南:政策“雨露”浇灌大学生创业梦想“当全国首支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总规模达5.05亿元的...
吉首大学:“四大行动”促学生全... 原标题:“四大行动”促学生全面发展“原来,制作一斤绿茶竟要56000多颗芽头,茶农要在枝头上采摘56...
人勤春来早 科特派助农忙 原标题:人勤春来早 科特派助农忙“我们刚从洛川调研回来,在那里的苹果树干上发现了一种新病害。”4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