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文化力量讲好“大思政课”
创始人
2025-03-02 12:43:45
0

原标题:【光明论坛】汲取文化力量讲好“大思政课”

日前,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一场特殊的思政课开进“地面空间站”。这其实是一座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在这里,科学家建立起模拟真实宇宙空间的基础研究平台,使得过去一些需要在太空才能做的实验如今也可以在地面完成。在这堂以“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的沉浸式实景思政课上,理论与实践被打通,情感与智慧持续碰撞,同学们聆听“地面空间站”建设中攻坚克难的感人故事,体悟科学家精神的丰富内涵,激荡起“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结合起来”的澎湃心潮。

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汲取文化力量,是讲好新时代思政课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推动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让思政课文化基因“显出来”。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一堂堂充满文化韵味的精彩好课,让学生们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当前,如何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思政课,各地积极开展探索。比如,福建大力推动海洋文化、中华福文化、船政文化等有机融入课程;在北京,不少学校将“二十四节气”融入教学,引导学生在阅读、绘画、劳动中了解民俗,感受中华民族探索自然、天人合一等优秀传统;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山西非遗青年+”社会实践团,带领学生深入三晋大地,与非遗传承人直接对话,在走近非遗的过程中深切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和认同。如此文化味浓厚的思政课,在春风化雨中沁润孩子们的心田。

增强革命文化的感召力,让思政课教学内容“红起来”。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一代代共产党人以无私奉献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仆后继、流血牺牲、艰苦奋斗,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以及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创造形成的革命文化,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是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新时代办好思政课,提高思政课建设水平,用好用活革命文化资源是重要的实践路径。

在湖南韶山毛泽东诗词碑林,以“让诗词与信仰相伴”等为主题的诗词思政课充分挖掘毛泽东诗词的红色文化内涵,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来技术学院组织学生赴延安开展思政课研学与专业课实践,将思政课堂搬至延安革命圣地,通过实地教学、现场研讨引导学生从延安精神中汲取拼搏奋斗的力量。今年清明节,宁夏固原二中、弘文中学的新生徒步108里祭奠英烈,学生在挑战极限中磨炼意志品格,在致敬英雄中传承红色基因。由此不难看出,用好红色资源开好“大思政课”,关键在于用好用活革命文物这一生动教材,用小切口诠释大道理,用妙故事阐释硬主题,不断创新形式,在把革命文物“请进来”的同时探索“走出去”的形式,如学校与革命场馆探索共建实践育人共同体、开展现场教学等,深入挖掘并呈现革命文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文化的时代内涵和价值意义。如此,才能在学生心中成功播撒下红色的种子,取得理想的育人效果。

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力,让思政课政治导向“亮起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承载的科学思想、价值取向等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将其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助力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文化育人深度结合,以“五大课程教学”为主线,将“三大文化教育”纵向融入课程体系,深度挖掘各门课程独特的文化属性和涵育功能,切实突出文化在教学体系中的位置,有力提升思政课堂品质,对我们不无启示。

思政课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深耕细作、熟读精思、学深悟透,帮助学生真正搞清楚党的创新理论所蕴含的道理、学理与哲理,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同时,积极引导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鲜活案例融入教学;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奔赴广阔天地,以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方案让学生切实体会马克思主义是“行在实处”,真正做到“知其所以然”“知所以必然”。

(作者:张泰,系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河南专升本高数备考指南:理清思... 在河南专升本的备考路上,高等数学常常成为许多同学的 “拦路虎”。不少同学一翻开教材,看到满页的公式和...
将“纸面专利技术”转化为市场竞... 原标题:将“纸面专利技术”转化为市场竞争力近日,河南理工大学鄂尔多斯煤炭清洁开发利用研究院研发的氢能...
志存高远 师范报国 原标题:志存高远 师范报国4年,1460个晨昏,人们期待这一天的到来。“躬耕教坛、强国有我,志存高远...
德开发出标准化机器人灵敏度测试... 原标题:德开发出标准化机器人灵敏度测试系统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日前开发出一套标准化的机器人灵敏度测试系...
“中国天眼”再传好消息 原标题:“中国天眼”再传好消息星际气体云,作为恒星的“前身”,它的结构是什么样的?依托被誉为“中国天...
去爱尔兰留学,这些信息要知道...   位于欧洲西部的爱尔兰风景如画,因其蜿蜒的海岸、静谧的湖泊和大范围的植被而被称为“翡翠之岛”。根据...
安徽中医药大学开展“百日冲刺促... 为落实好教育部、安徽省教育厅有关就业工作的部署,抢抓毕业生就业工作关键期,安徽中医药大学自6月启动“...
教育部:利用暑期开展“校园餐”... 北京商报讯(记者 吴其芸)7月16日,教育部发布消息,为使广大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暑假,教育部...
所有政策照顾考生 须为我市应届... 本报讯(记者 王燕)记者昨日了解到,西安市严格执行“除国家规定的照顾政策外,其他地方性加分项目原则上...
测量圆周率要让学生发现什么 “圆的周长”一课,教师常常会提供多种操作材料让学生研究“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但测量之前,往往面临...
打破幼儿园向小学靠拢的思维惯性 幼小衔接是幼儿成长的关键环节,但幼儿园与小学截然不同的生活学习环境、学习内容、交往方式,让幼儿向小学...
教育部发通知,部署2025年中... 为使广大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暑假,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中小学暑期安全工作...
授课计划|贸大公管780/88...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管780/880强化特训班授课计划来啦!高分上岸学姐通过真题带同学们了解课本重点,...
克服攀比心理 多看孩子亮点 一年一度的高考成绩出分以后,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不论是为孩子成绩发出的欢呼声还是叹息声,或是其他各种...
《国际职业中文教育》创刊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施剑松)《国际职业中文教育》日前正式创刊并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第...
教育部:严控暑期作业总量 记者7月16日从教育部获悉,暑假期间,汛期、假期交织叠加,安全风险加大,各类安全事件易发高发,教育部...
“五大行动”为青年教职工办实事 本报讯(记者 焦以璇)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召开首次新时代青年大会,就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作出具体谋划。 ...
考研经验大公开:探秘各院校考研... 1. 考试结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由两大部分组成,分别是国家统一命题科目和院校自主命题科目。公共...
创意美术 | 泡泡变形记:解锁... 在阳光折射下,泡泡轻盈飞舞,泛着五彩光晕,转瞬即逝的美好总让人着迷。如果告诉你,这些圆润透亮的泡泡能...
教育部:严控暑假作业总量!不得... 为使广大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暑假,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中小学暑期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