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创始人
2025-03-03 04:43:03
0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教育事业的突出位置。去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鲜明提出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建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对走实走好教育强国建设甘肃实践、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认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引导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致力于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是广大教师必须坚守的政治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阐释中,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列在首位,要求广大教师把教育工作与家国命运和时代使命结合起来,牢固树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近年来,甘肃省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积极引导广大教师把教育事业发展融入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之中。甘肃省将大力弘扬培育教育家精神,引导广大教师正确处理好“大我”与“小我”的关系,让“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成为自觉价值追求,让他们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中国共产党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是广大教师必须具备的品格素养。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广大教师只有坚守精神家园,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为世人效法的榜样,才能站好讲台、甘当人梯,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影响学生、引领学生。甘肃省坚持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统筹推进思政课教师、辅导员、骨干教师、党员干部“四支队伍”建设,积极开展陇原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评选,深入实施师德学习教育和“清朗净化”专项整治行动,师德师风建设已经走上常态化、规范化、具体化的轨道。甘肃省将不断改进师德师风评价内容、方法与手段,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在教学内容上改革创新,在教学方法上精益求精,当好青年的成长成才启智者。

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是广大教师必须提升的专业能力。学生在认知能力、学习方式、自身素质等方面都存在许多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出发,有的放矢进行差别化教育,使每名学生都能扬长避短、激发潜能,是实现教育均衡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甘肃省在师范生培养、新教师入职教育和在职教师各类培训中,着力引导教师正确认识自身角色定位,让他们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启发者、关怀者,注重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尊重每名学生的个性发展。甘肃省将努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不断丰富广大教师的育人智慧,让每名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是广大教师必须践行的职业精神。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当今时代,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更加便捷多元。广大教师只有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结合社会发展不断拓展知识视野、更新理念方法,才能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活水。甘肃省通过深入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创新建设甘肃省教师发展中心,打造“1+N”教师培训体系,为广大教师开展学习研究和创新实践提供了基础平台。甘肃省将用好国家“西部振兴人才岗”等政策,深入实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发挥好“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示范作用,引领带动教师团队协同创新、合作育人,让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成为教师群体的自觉行动。

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是广大教师必须厚植的教育情怀。仁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师道传承的重要精神内核。肩负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光荣使命,教师群体唯有以最大的仁爱之心,涵育润泽学生的心灵,才能培养出全面均衡、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甘肃省将按照好老师标准,教育引导广大教师铭记教书育人的根本使命,激励他们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诠释好“为爱而教育”的职业信仰。我们还将进一步健全教师荣誉表彰体系,落实好教师各项待遇保障政策,讲好教育家教书育人故事,鼓励广大教师对教育工作永葆热情。

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是广大教师必须涵养的高远格局。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是当代中国教育家的社会担当,是教育家精神的最高境界。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主体,广大教师只有心怀“国之大者”,胸怀世界,放眼未来,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才能培养出具有宽广国际视野和深厚家国情怀的人才。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厚重,文物遗存丰富,文化类型多样,具有以文化人、以文明道的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我们将引导广大教师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有机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引导学生努力成为富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西南大学将举行建校120周年系... 人民网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孙竞)今天,西南大学正式发布120周年校庆公告(第一号)。2026年4...
点亮小听众的科学梦想 原标题:点亮小听众的科学梦想   4月15日至16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昆明...
我国首个林草行业大模型研发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智慧林草创新团队近日以DeepSeek大模型为底座,成功研发出我...
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成立 原标题: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成立记者4月15日获悉,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日前在广东阳江技师学院挂牌成...
葛道凯:扎根中国大地 全面汇聚... 2025年是教育强国建设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人民网教育频道联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共同开展策划,推出...
赵险峰:高校要坚持特色发展、各... “教育强国,‘强’的使命任务在高等教育。高校如何做到自强卓越?在我看来,一定要坚持特色发展、各展所强...
教育部:将加快建设国家数字大学 人民网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李依环)教育部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 原标题: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开赛16日,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在湖南省长沙...
人工智能:如何握好这把“双刃剑... 原标题:人工智能:如何握好这把“双刃剑” 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世界。但它如一把“双刃剑”,既带来巨大机...
积极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高质量... 原标题:积极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高质量发展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
百余名博士扎根老城区   “感受到了满满诚意!”毕业于厦门大学的博士潘思同,搬进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提供的人才房,看着宽敞明...
“小胖墩”为何越来越多   “我家孩子才9岁,这半年体重增加了20斤”“孩子胖了,非常不喜欢动”……近期,首都儿科研究所成立...
把科技人才“送”到企业创新一...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企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更多创新型科技...
以人工智能服务教育变革   本报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丁雅诵)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为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发展新优势,全...
为青年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环境   青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
大连理工大学:塑造扎根基础学科... 原标题:大连理工大学:塑造扎根基础学科的名师近日,大连理工大学开展了“数艺交融,创想未来”系列活动。...
小麦基因组完整图谱绘制成功 原标题:小麦基因组完整图谱绘制成功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小麦育种全国重点...
湖南:政策“雨露”浇灌大学生创... 原标题:湖南:政策“雨露”浇灌大学生创业梦想“当全国首支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总规模达5.05亿元的...
吉首大学:“四大行动”促学生全... 原标题:“四大行动”促学生全面发展“原来,制作一斤绿茶竟要56000多颗芽头,茶农要在枝头上采摘56...
人勤春来早 科特派助农忙 原标题:人勤春来早 科特派助农忙“我们刚从洛川调研回来,在那里的苹果树干上发现了一种新病害。”4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