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宝印:不断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影响力
创始人
2025-03-05 03:04:23
0

原标题:不断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影响力

建设教育强国,须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在用好世界一流资源的同时不断为世界贡献中国力量,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是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和重大目标。如何持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我们共同探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扩大国际学术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为推动全球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多中国力量。

“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是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和重大目标,也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路径和必然要求。立足新时代新要求,我们必须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

深入推进教育对外开放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史,也是一部高水平的教育对外开放史;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进程,伴随着不断扩大和深化教育对外开放的进程。在不断扩大的教育开放过程中,我国教育积极吸收借鉴他国有益经验,汇聚教育现代化的优势动能,不断明晰自身发展定位,确立发展战略策略,持续形成改革发展动力。经验表明,教育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国际交往水平也越高。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留学生输出国,借助全球教育资源培养了大批各领域优秀人才,有力支撑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外教育、人文、社会等方面交往合作搭建了良好平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对外开放,国家先后制定了推进教育中外交流的系列政策,特别是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全面部署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有力支撑和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教育对外开放政策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集成效应日益显现,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和推动力量,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此举既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方面,也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更是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的重要保证。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必须也只有通过高水平对外开放才能实现。因此,我们要强化顶层设计、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强化战略部署、政策导向、协同各方,形成有机整体和一盘棋。教育对外开放涉及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也涉及市场准入、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移动、知识产权、数据跨境流动等方面制度举措,只有通过系统性改革才能促进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当前,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已进入高水平开放、制度型开放的新阶段。高水平教育开放是教育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教育制度型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特征。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是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的基本前提,也是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的动力源泉。

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

教育“引进来”,就是要积极引进和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与世界各国开展高水平、实质性教育交流合作。引进高水平大学及教育培训机构、教师、留学生等,是教育“引进来”的重要举措。要发展高质量的来华留学教育,加强“留学中国”品牌、能力和质量建设,发挥国内高水平大学优势,吸引海外优秀人才来华学习,充分发挥暑期学校、青年交流和人文交流等平台和机制作用,吸引更多人来华交流,培养更多知华友华人士。可依托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平台,大力发展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深入推进制度型教育开放,探索中国教育的比较优势,制定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策略。要大力推进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建设,推进教育对外开放,同世界各国共享教育发展机遇,提供更多教育公共产品,建立和完善跨境教育保障与管理机制,推进高质量国际教育交往平台建设。同时,加强研究,为外籍人才提供出入境及停居留服务、人才落户、纳税、配偶就业、子女入学、住房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系列政策,完善和优化留学生入境、停居留服务和奖学金制度设计等,形成稳定的制度激励保障体系,做到“引得来”“留得住”。

着力提升教育“引进来”质量、稳步扩大“走出去”步伐,加快构建双向促进、良性互动、均衡发展的教育开放新格局。应积极推进中外教育交流,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留学工作方针,鼓励广大师生到世界各国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访问、学习等;加强对重点学科人才、急需紧缺人才、战略领域人才等高质量人才的公派留学资助;提升留学服务质量,优化留学服务流程,推动海外留学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走出去”取得了显著成效,鲁班工坊作为职业教育“走出去”的品牌项目,提升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为其他教育类型走出去提供了很好经验。要大力促进中国教育“出海”,通过建立独立海外分校、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等形式,推进中国教育开展多类形式、多种内容的海外办学。发挥在线教育的“后发优势”,让中国的数字教育占领世界教育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

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教育体系与格局也正处于重塑、调整的新阶段。教育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更加显著,在推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中的地位与作用更加显著。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必须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规则的制定,在相关国际教育组织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在双边和多边国际规则中提升教育规则谈判能力,在其他国际规则、协议中强化教育领域承诺的地位,发挥教育对其他领域的外溢作用。

在教育国际交流合作中,高校教师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是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的关键要素,对有效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有直接作用。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在国际组织、学术性协会、国际学术刊物担任职务的人数较少、比例较小,参与或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项目以及联合开展科技创新、建立研究机构和研发中心等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距较远,获取国际组织资助的科研项目也较为有限,这些领域应成为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影响力和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重要着力点。当前,应积极构建中央、地方政府、社会组织、学校、企业等多方协同、多样丰富的教育对外开放支持体系,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推动教育国际合作,形成稳定的支持教师海外进修学习、参与国际科研合作、进入国际组织、学术性协会和国际学术期刊等任职的政策体系,以战略思维持续推进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教育治理。

同时,要重视并善于讲好中国教育故事、传播中国教育经验、发出中国教育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教育。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让全世界都能听到、听清、听懂中国教育的声音。通过多双边平台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分享教育改革发展经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加积极主动地设置全球教育发展项目,深化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多边机构的合作,在教育援助、教育减贫、教育数字化、教育交流等项目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有效提升中国在全球教育中的话语权。

(作者:黄宝印,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西南大学将举行建校120周年系... 人民网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孙竞)今天,西南大学正式发布120周年校庆公告(第一号)。2026年4...
点亮小听众的科学梦想 原标题:点亮小听众的科学梦想   4月15日至16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昆明...
我国首个林草行业大模型研发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智慧林草创新团队近日以DeepSeek大模型为底座,成功研发出我...
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成立 原标题: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成立记者4月15日获悉,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日前在广东阳江技师学院挂牌成...
葛道凯:扎根中国大地 全面汇聚... 2025年是教育强国建设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人民网教育频道联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共同开展策划,推出...
赵险峰:高校要坚持特色发展、各... “教育强国,‘强’的使命任务在高等教育。高校如何做到自强卓越?在我看来,一定要坚持特色发展、各展所强...
教育部:将加快建设国家数字大学 人民网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李依环)教育部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 原标题: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开赛16日,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在湖南省长沙...
人工智能:如何握好这把“双刃剑... 原标题:人工智能:如何握好这把“双刃剑” 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世界。但它如一把“双刃剑”,既带来巨大机...
积极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高质量... 原标题:积极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高质量发展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
百余名博士扎根老城区   “感受到了满满诚意!”毕业于厦门大学的博士潘思同,搬进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提供的人才房,看着宽敞明...
“小胖墩”为何越来越多   “我家孩子才9岁,这半年体重增加了20斤”“孩子胖了,非常不喜欢动”……近期,首都儿科研究所成立...
把科技人才“送”到企业创新一...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企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更多创新型科技...
以人工智能服务教育变革   本报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丁雅诵)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为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发展新优势,全...
为青年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环境   青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
大连理工大学:塑造扎根基础学科... 原标题:大连理工大学:塑造扎根基础学科的名师近日,大连理工大学开展了“数艺交融,创想未来”系列活动。...
小麦基因组完整图谱绘制成功 原标题:小麦基因组完整图谱绘制成功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小麦育种全国重点...
湖南:政策“雨露”浇灌大学生创... 原标题:湖南:政策“雨露”浇灌大学生创业梦想“当全国首支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总规模达5.05亿元的...
吉首大学:“四大行动”促学生全... 原标题:“四大行动”促学生全面发展“原来,制作一斤绿茶竟要56000多颗芽头,茶农要在枝头上采摘56...
人勤春来早 科特派助农忙 原标题:人勤春来早 科特派助农忙“我们刚从洛川调研回来,在那里的苹果树干上发现了一种新病害。”4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