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方舟:一生做一事 功成不自矜
创始人
2025-03-05 15:04:09
0

原标题:顾方舟:一生做一事 功成不自矜

12月7日,为了纪念“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顾方舟,国家图书馆举办了“一生一事——‘人民科学家’顾方舟口述历史分享交流活动”。顾方舟的小女儿顾晓曼也来到了活动现场。

曾经,俗称小儿麻痹症的脊髓灰质炎在我国多地流行。这种疾病多发于7岁以下的儿童,且无法治愈。顾方舟是我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以下简称“脊灰疫苗”)研发生产的拓荒者,他研制的糖丸疫苗,护佑了亿万儿童的健康。

顾晓曼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其实在父亲离世之后,她才对他所做的事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顾晓曼印象中的父亲总是很忙。读书时,顾晓曼的学校在父亲工作的协和医院附近。她中午去医院食堂打好饭,等父亲开完会一起吃。不过,有时候,顾方舟连饭也顾不上吃。但无论如何,吃饭的这段时间,是难得的亲子时光。

如果父女俩见不到面,就用文字沟通。顾方舟留下纸条,放在家里,叮嘱女儿吃早餐,询问女儿最近有没有不开心。顾晓曼看到了,再写下回复——这是父女俩独特的沟通方式。

但在家中,父母都很少提及那段研究脊灰疫苗的艰难岁月,更不怎么谈及自己在消灭脊髓灰质炎上的重要作用。

1957年,31岁的顾方舟临危受命,带领团队分离出脊髓灰质炎病毒且成功定型。这是我国首次用猴肾组织培养技术分离出病毒。

1959年,在赴苏联考察疫苗情况后,顾方舟发现存在“死”“活”疫苗两条路线。结合中国国情,顾方舟审慎判断后,选择了活疫苗路线。

第一批试生产的活疫苗需要在人体上检验安全性。在后来的一次节目录制中,顾晓曼和哥哥才知道,原来父亲曾给那时仅一岁的哥哥试药。

顾方舟曾在口述史中回忆,第一批疫苗出来了,得有几个孩子吃,以检验安全性,“我说我家小东(顾方舟儿子)刚好1960年出生,还不到一岁,符合条件。”

实验室同事中,有几位也有孩子,有的只有两三岁,他们都给孩子吃了疫苗。

“其实也没什么,因为我们搞这一行的,我心里有数。”顾方舟还说,当时觉得,如果他的孩子不吃,让别人吃去,这不大仗义。

几十年后,顾方舟的儿子才知道这段“冒险”。“哥哥知道后,还挺自豪的,觉得为这么伟大的事业作出了贡献。”顾晓曼笑道。

父亲去世后,从父亲的口述史中,在父亲同事的回忆中,在新闻报道中,顾晓曼对父亲研制脊灰疫苗的难度有了具体的感知。对父亲了解得越多,她对父亲越钦佩。

有时,顾晓曼也会代入父亲的角色:才30多岁的父亲,作出采用活疫苗的选择,顶住了多么大的压力!在昆明荒山建起实验站,又是多么不容易!

当年,为了迅速大批量生产疫苗,顾方舟带领团队,不远千里奔赴云南昆明西郊,从一个叫“花红洞”的山洞起家,建立起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将其作为我国脊灰疫苗生产基地。

当时,“花红洞”一片荒芜。顾方舟曾说,在这种条件下,要建几万平方米的实验室、宿舍、动物房,不是一句话的事儿。但既然已经下了这个决心,那就必须建起来。

选人也非常困难。那么偏僻的地方,大家心里都不愿意去。顾方舟下定决心,带头将老妈、老伴连同孩子接到了山沟里。

2019年,顾方舟离世。同年,他获得“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现在,大家叫顾方舟“糖丸爷爷”。顾晓曼觉得,如果爸爸知道这个称呼,应该会挺高兴,“因为真的挺契合他的性格”。

顾晓曼在很多场合讲过父亲,也听过别的科学家后代回忆他们的父母。她感叹,老一辈科学家身上体现的爱国和奉献精神,是当下这个时代特别需要的,“如果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历史,了解老一辈科学家身上体现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应该对大家能有一种激励作用吧。”

对顾晓曼来说,父亲“一生择一事,一事守一生”的故事,仿佛是穿越时空为自己留下的“纸条”。在父亲离去之后,读到这些“纸条”,顾晓曼觉得,在心灵上离父亲更近了。(记者 张盖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西南大学将举行建校120周年系... 人民网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孙竞)今天,西南大学正式发布120周年校庆公告(第一号)。2026年4...
点亮小听众的科学梦想 原标题:点亮小听众的科学梦想   4月15日至16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昆明...
我国首个林草行业大模型研发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智慧林草创新团队近日以DeepSeek大模型为底座,成功研发出我...
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成立 原标题: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成立记者4月15日获悉,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日前在广东阳江技师学院挂牌成...
葛道凯:扎根中国大地 全面汇聚... 2025年是教育强国建设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人民网教育频道联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共同开展策划,推出...
赵险峰:高校要坚持特色发展、各... “教育强国,‘强’的使命任务在高等教育。高校如何做到自强卓越?在我看来,一定要坚持特色发展、各展所强...
教育部:将加快建设国家数字大学 人民网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李依环)教育部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 原标题: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开赛16日,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在湖南省长沙...
人工智能:如何握好这把“双刃剑... 原标题:人工智能:如何握好这把“双刃剑” 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世界。但它如一把“双刃剑”,既带来巨大机...
积极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高质量... 原标题:积极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高质量发展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
百余名博士扎根老城区   “感受到了满满诚意!”毕业于厦门大学的博士潘思同,搬进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提供的人才房,看着宽敞明...
“小胖墩”为何越来越多   “我家孩子才9岁,这半年体重增加了20斤”“孩子胖了,非常不喜欢动”……近期,首都儿科研究所成立...
把科技人才“送”到企业创新一...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企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更多创新型科技...
以人工智能服务教育变革   本报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丁雅诵)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为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发展新优势,全...
为青年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环境   青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
大连理工大学:塑造扎根基础学科... 原标题:大连理工大学:塑造扎根基础学科的名师近日,大连理工大学开展了“数艺交融,创想未来”系列活动。...
小麦基因组完整图谱绘制成功 原标题:小麦基因组完整图谱绘制成功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小麦育种全国重点...
湖南:政策“雨露”浇灌大学生创... 原标题:湖南:政策“雨露”浇灌大学生创业梦想“当全国首支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总规模达5.05亿元的...
吉首大学:“四大行动”促学生全... 原标题:“四大行动”促学生全面发展“原来,制作一斤绿茶竟要56000多颗芽头,茶农要在枝头上采摘56...
人勤春来早 科特派助农忙 原标题:人勤春来早 科特派助农忙“我们刚从洛川调研回来,在那里的苹果树干上发现了一种新病害。”4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