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抓任务落实 促进高质量成果转化
创始人
2025-03-05 20:22:10
0

原标题:紧抓任务落实 促进高质量成果转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高质量发展需要以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为支撑。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融合交汇点,创新资源聚集,基础研究深厚,交叉平台广布,创新成果丰硕。高校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承载着以科技强、人才强推动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重要使命,以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支撑高质量发展,是高校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的应有之义。

一是要做好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顶层设计,为高校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定位”。对“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的认识,决定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自觉和方法路径。高校要聚焦产业重大需求前瞻布局创新方向,探索有组织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新范式,以高校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效能飞跃。

武汉理工大学立足行业特色和学科优势,聚焦区域和行业高质量发展,以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为保证,以数据驱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先导,创新有组织科技成果转化新范式,奋力推动高质量高价值科技成果转化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是要把握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内涵要义,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定标”。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谋篇布局未来产业的驱动力量。衡量高校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不仅要从高校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的角度看,还要立足区域高质量发展,突出科技成果转化的贡献度、引领度和支撑度。要进一步优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指标,坚持转化数量与转化质量并重,推动评价对象由科技人员“个体评价”向科研团队“整体评价”转变,由单纯的“学院主体”向跨学科、跨专业交叉融合评价转变。

武汉理工大学按照“企业出题、高校答题、市场阅卷”的思路,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区域发展的贡献度、引领度和支撑度作为重要标准,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区域和行业、产业发展的成效评价,进一步在服务行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贡献更多“理工智慧”。

三是要夯实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的条件支撑,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赋能”。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是创新链与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的必然结果,对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概念验证中心是科技成果迈出实验室的“最初一公里”,中试熟化平台是科技成果走进大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它们是高校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上的两个关键环节。目前,对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建设整体上支持还不够,需要更多金融投资进入科技创新领域,加快形成多元化格局。

武汉理工大学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知识产权管理运营基金),将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的8%划入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为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开展原创性科技成果的概念验证和中试熟化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要探索数字赋能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书写“教育强国,高校何为”新篇章。数字经济的发展为促进科技成果高质量转化提供了新途径,要深刻把握数字经济新优势,构建数据驱动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以数据赋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升。

武汉理工大学把握数字化转型机遇,研发科技转化驾驶舱,绘制面向产业链的科技创新知识图谱,对科技人员实施创新能力精准画像,找准产业链创新坐标,对标产业链创新需求重构创新力量。基于科技合作智能推荐系统,学校实施“1331”区域和产业科技合作计划,每年重点走访对接10个重点区域、10条重点产业链,为10个区域、10条产业链匹配3个特色团队,通过深耕区域和产业需求,厚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优势。

五是要创造性落实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让高校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跑出“加速度”。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科技成果转化改革任务落实,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赋予科技人员职务科技成果使用权,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同时,要探索实践“先使用后付费”模式,服务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武汉理工大学出台推进有组织科研激励办法,给承担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的团队增加职称、研究生招生指标;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更大的自主权,允许科研人员自主选择成果转化收益使用方式,支持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下一步,学校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高质量发展,推动有组织科研和科技成果转化,充分激发科技人员面向未来、面向产业、面向工程化运用培养人才的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作者:杨宗凯,系武汉理工大学校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兰州文理学院旅游学院以课程群建...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高等教育正成为激活乡村内生动能的关键引擎。兰州文理学院旅游学院立足西...
重庆举办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双... 本报重庆4月10日电(记者刘新吾)2025年“千校万岗·启航青春”重庆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双选会...
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戏剧文... 据新华社澳门电(记者齐菲、郭雨祺)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戏剧文化节近日在澳门开幕,内地及港澳表演艺术...
为西部发展注入人才活水(评论... 从“东南飞”,到“西北栖”,这是西部地区人才工作结出的硕果,更照见广大青年赤诚的家国情怀今天的西部地...
让中华文化在华裔青少年心中生... 近日,英国剑桥大学沃尔森学院李成智礼堂内,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典在庄重的礼乐声中拉开帷幕。乙巳年黄帝...
教育部部署做好2025年高校... 本报北京4月10日电 (记者丁雅诵)教育部日前印发通知,部署各地各高校加大征兵宣传进校园工作力度,...
侏罗纪化石揭示棘头动物门起源 原标题:侏罗纪化石揭示棘头动物门起源 动物界包含30余个门级分类单元,它们共同构建了动物演化的基本框...
心电采集有了新方式 原标题:心电采集有了新方式只需佩戴一条精致“吊坠”,就可以在日常活动中进行持续的、不受运动限制的心电...
职业教育:从“热起来”到“香起... 原标题:职业教育:从“热起来”到“香起来”还要几步近日,杨艺杰、曹佳豪、赵智俊三位技师学院的教师因在...
“一根纱线”连起五位院士 原标题:“一根纱线”连起五位院士一根细细的纱线,一头连着福建首个规模超万亿元的纺织鞋服产业;另一头牵...
新型纳米凝胶喷雾 提升水蒸发... 原标题:新型纳米凝胶喷雾 提升水蒸发速率近3倍  记者4月7日从海南大学获悉,该校海洋科学与工程学...
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研发成... 原标题: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研发成功 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
电化学新工艺提取铁更清洁 原标题:电化学新工艺提取铁更清洁  美国俄勒冈大学化学家在9日的《ACS能源快报》上发表论文称,他们...
新研究优化硫族热电材料性能 原标题:新研究优化硫族热电材料性能  当下,能源问题日益严峻,探寻高效、环保的能源转换技术,成为迫切...
细胞能量代谢研究有了新工具 原标题:细胞能量代谢研究有了新工具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席鹏教授团队联合河北大学高保祥教授课题组,成功...
负载型催化剂研制取得突破性进展 原标题:负载型催化剂研制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现代化工中,90%以上的生产过程需要催化剂的参与。催化剂的应...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用AI赋能“... 原标题: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用AI赋能“一站式”学生社区学习疑问、入党入团、参军入伍、勤工助学、简历诊...
中药复方可精准狙击“蜱虫病”病... 原标题:中药复方可精准狙击“蜱虫病”病毒记者8日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学院王涛教授团队发现,由...
甘肃建立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服...   据新华社兰州电(记者白丽萍)2024年春招以来,甘肃人社部门就组织百名专业就业创业指导师走进高校...
实现废旧塑料高效分解转化   本报北京电(记者孙亚慧)近日,一支专注于固废处理的科研团队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性成果,为废旧塑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