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高校教师多渠道评价机制
创始人
2025-03-06 05:22:17
0

原标题:健全高校教师多渠道评价机制

近年来,学生评教制度已逐步成为各高校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师教育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由于学生评教结果不仅关乎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和评奖评优,还与教师个人绩效津贴直接挂钩,因此,绝大部分高校教师十分重视学生评教结果。应该说,学生评教对促进高校教师认真备课、讲课,约束教师课堂言行,规范教师课堂教学内容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学生评教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教师为获得评教高分而“讨好”学生的异化现象,如对学生旷课视而不见,降低对学生学业的要求,给学生打出高于实际水平的分数等。教师的这种“妥协”或“放松”,加大了大学里“水课”增多的可能和风险。

事实上,学生评教只是教师发展综合评价标准之一。要真正提升教师队伍建设质量、科学评价教学成效、激发教师教育教学积极性,应从系统化视角综合施策,健全完善高校教师一体化发展评价机制,树立综合履职业绩评价导向,完善立德树人职称评审制度,从而助推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投入度,将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

构建“师生互评”的教学评价机制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是教学最重要的阵地,教师教学效果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课堂教学效果是师生有效互动的结果,“教”与“学”的管理和评价同等重要,单一向度的学生评教只强调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缺乏教师对学生的有效评价。

因此,高校应构建并完善“学生评教师”与“教师评学生”双向互动的教学评价机制,以保障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相互监督、相互促进。一方面,学生应监督教师的课堂教学表现,如教师的教学内容是否有深度,教学方法是否有创新,教学态度是否积极正向等;另一方面,教师也需系统考查学生的课堂表现,如学生是否认真听课、是否旷课迟到及是否积极参与师生互动与学术讨论。

构建“师生互评”的教学评价机制,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之一。笔者认为,还应同时建立“师生互评”过程的监督机制及反馈机制,这样既可以形成对“师生互评”的客观性约束,又可以使师生都了解自己存在的问题,从而为调节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提供科学指导。

评教结果与职称评审有效衔接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也存在“重科研,轻教学”和“重产出数量,轻育人成效”等亟待破解的问题。这种评价倾向导致高校教师选择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科研当中,而不愿投入到见效相对慢的教书育人工作中。加之职称评审过程中对教师德行和育人效果评价缺乏科学的评价指标,对教师立德树人成效评价大多依赖于学生评价和教师互评,这些都成为立德树人成效考核流于形式的主要因素。

要解决上述问题,高校职称评审制度可将教师职业道德和育人成效作为首要考核指标。第一,可以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的“底线标准”作为评审资格,以优秀教师个人事迹及具有榜样引领作用的案例作为评价标准,列入职称评审考核指标,使有口皆碑的好教师获得优先评审权。第二,职称评审应在教学效果评价基础上全面考察教师育人成效,增设指导学生成长案例等内容,以教师指导学生的数量与质量等因素,作为评价教师育人成效的核心指标。

突出人才培养导向,完善教师业绩评价

一直以来,以“科研业绩”为导向的高校教师评价,直接引导了高校教师的发展方向、精力投入与成果产出。可以说,教师对教育教学投入不足、课堂教学质量有待提升、教学改革积极性与实际成效低等问题,持续困扰着高校的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破五唯”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校教师业绩评价内容和方式改革,但截至目前,以“科研业绩”为导向的评价观尚未彻底扭转。

因此,确立高校教师科学合理的业绩评价导向,不仅需扭转“重科研轻教学”的观念,更应构建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基础、具有综合性价值导向的教师业绩评价体系。第一,突出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坚持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反哺”人才培养的教学观。第二,全面考察教师在立德树人、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综合履职情况,并以综合履职成效评价教师业绩。第三,基于大学本质功能,系统构建教学、科研和服务一体化的综合业绩评价标准。

目前高校教师科研评价中,强调每年考核、“数篇数”考核等急功近利现象仍然存在,致使教师忽视了精品成果的长期积累与沉淀,虽促使了“量”的增加,却未能促进“质”的飞跃。欲纠正“重数量轻质量”的高校教师教学科研评价导向,需要构建以“精品成果”为导向的高校教师教学科研评价政策,从而使教师规避低水平、重复性的科学研究。

笔者建议,制定以“精品成果”为导向的评价政策,形成高质量、影响力、认可度三者统一的评价机制。首先,鼓励和支持高校教师“十年磨一剑”的科研精神与行动,树立标志性成果评价导向。其次,调整和优化教师科研业绩年年考核的方式,延长教师科研考核周期,以“代表作”制度评价教师科研贡献和业绩,增加成果社会认可度和同行评价的权重。第三,以基层学术组织为单位,建立健全高校教师科研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机制,以阶段性成果和标志性成果考察评价教师科研进程及工作效果。

(作者:张宝歌,系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东海研究院教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推动思政教育与服务国家战略同频... □ 张 晓 思政教育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其鲜明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及强大的引领力能够确保教育...
广东省佛山市2024-2025...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8小题,共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也是古...
川北医学院本科生“逆天学术履历... 川北医学院专项工作组7月17日通报,近日,学校学生罗某某的科研情况受到部分网友关注。学校高度重视,立...
高职院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改革探... □ 张 楠 产教融合教育模式的兴起,针对性解决了传统教学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问题,强调通过加强高职院校...
川北医学院通报“逆天学术履历”... 7月17日下午,川北医学院专项工作组发布情况通报,全文如下: 近日,我校学生罗某某的科研情况受...
北京市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现场会... 本报讯(记者 陈明)近日,北京市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现场会暨海淀区推进“教联体”育人新模式研讨会在中关...
浙江新增2所新大学!和普通大学... 日前,浙江省政府印发通知,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设立杭州职业技术大学,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设立...
“重学”是旨向 “育能”是目的 在山东省东营市清风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堂上,学生正围绕“半”字组词。教师借助思维导图让学生思考表示时间...
“公参民”学校转公记 一个月前,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发布的《罗湖区2025年小学一年级学位申请指南》引发全城热议:百仕...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首批毕业生有... 中新网北京7月16日电(周昕)记者15日从教育部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启动三年以...
盛世清北:清华社会科学学院政治... 盛世清北专注清北硕博辅导十余年,凭借对清华大学考研真题的深入剖析、对命题规律的精准把握以及无数成功辅...
延边:教育事业十年发展成就斐然... 央广网长春7月17日消息(记者张学龙)为改善办学条件,2015年以来,延边州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保障力度...
南开大学在津投档分数线确定! 南开大学2025年 在津本科普通批投档分数线公布 在天津预计共录取620人 “物理+化学”组 工科、...
毕业即月薪过万的本科生不足10... 大学毕业生薪资收入的话题备受关注。刚毕业就能拿高薪的毕业生到底有多少?哪些职业人群收入相对更高呢? ...
家有大学新生必看!2025高校... 当前,全国各地陆续开启高考招生录取工作,部分高校录取通知书已经开始寄出,莘莘学子即将奔赴心仪的高校。...
山东枣庄一中援疆教师胡乐香:助... “感谢胡老师一年来的关心与帮助,如果没有您的悉心教导,我可能不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近日,家住新疆乌...
今年考研人数真的变少了吗?数据... 择校福利: 最近后台私聊择校的越来越多了,老师打算从今天开始,每天帮10名同学分析择校,尽我所能帮大...
菏泽市高二语文联考阅卷报告 菏泽市高二语文联考阅卷报告 4题阅卷报告 1.原题呈现: 科学论文发表时,一般都有提要或摘要,可以让...
大连市教育局关于领取2025年... 根据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安排,现将领取大连市2025年春季教师资格证书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发证对象 ...
思政课,不止四十五分钟(师说) 什么样的思政课和教师受学生喜爱?从教15年,我的感受是:思政课既要把道理讲明白,也要把人心讲热乎,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