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规模化开发利用正当其时
创始人
2025-03-06 19:03:27
0

原标题:海洋能规模化开发利用正当其时

浩瀚海洋,汹涌澎湃,潮起潮落。科学研究发现,将海洋中蕴含的巨大能量收集转化、开发利用,就可以用于发电等——这样的能源被称为海洋能。

近日,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能源局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聚焦我国海洋能规模化利用,提出力争到2030年,海洋能装机规模达到40万千瓦,建成一批海岛多能互补电力系统和海洋能规模化示范工程,海洋能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丰富,形成系列高效、稳定、经济的海洋能技术装备产品,培育一批具有较强技术研发能力和全球竞争力的海洋能规模化开发利用企业。

海洋能开发潜力大、可再生

为什么要开发海洋能?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司长古妩介绍,海洋能是重要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具体包括潮差能、潮流能、波浪能、温差能和盐差能等。“海洋能开发利用有利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古妩说。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告诉记者,我国海岸线长,海洋国土面积大,海洋能资源禀赋好,待开发潜力大。同时,我国沿海省份电力尤其是绿电需求大,海洋能靠近电力负荷中心。未来,在陆地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开发利用海洋能,对于缓解东部沿海地区、海岛和深远海用能短缺以及推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具有积极作用。

“海洋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产业进一步发展,可以有效促进海洋装备制造、特种材料、交通运输、海水养殖、海洋防腐、海洋工程、电力配送、海水综合利用等一大批上下游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不仅可为沿海地区能源结构调整提供补充,还可为当地海洋产业升级提供新动能,对提升海洋经济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助力‘双碳’目标、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主任、党委书记彭伟说。

开发利用总体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我国高度重视海洋能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中国的海洋能科技创新、装备测试和工程示范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海洋能开发利用总体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基础科研方面,“十四五”期间,科研人员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技术”重点专项中持续开展海洋能开发利用布局,重点聚焦潮汐、潮流、波浪能高效转换技术和样机开展攻关研究。2024年,中国科学院设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先导专项,聚焦海岛建设开发能源短缺难题,开展波风光储多能互补供电关键技术攻关,为进一步优化海岛能源结构提供技术支撑。

彭伟介绍,在应用开发上,浙江江厦潮汐试验电站已实现商业化运行40余年,累计并网发电超2.5亿度。2022年,我国首台兆瓦级潮流能发电机组“奋进号”成功投运,截至目前,新机组并网发电超450万度,创我国单机新高。同时,波浪能利用也取得新突破,在海岛能源保障、深水养殖、海上设备供电等多个领域开展示范应用,创造多项“全球首次”。2023年,全球装机容量最大的1兆瓦“南鲲号”漂浮式波浪能平台成功并入海岛电网。

为什么要进行规模化利用?“规模化正是推动海洋能开发成本下降的最有效路径。”彭伟说,立足海洋能资源特性,我国先后布局实施了一批潮流能、波浪能规模化示范工程项目。截至目前,中国波浪能、潮流能、潮差能运行装机规模分别居全球第一、第二和第三,海洋能装备与国际先进水平基本同步,积累了较丰富的工程技术经验,为实现规模化利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着重布局海洋能规范示范工程

海洋能的规模化利用如何开展?《指导意见》提出“科学核算,规划引领”的发展原则,要求分类分区开展海洋能资源调查和潜力核算,明晰资源分布,立足资源禀赋条件,适度前瞻预留发展空间,提升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在示范工程建设方面,《指导意见》着重从各能种的规模化示范工程上进行布局。古妩介绍,一是实施百兆瓦级潮流能重点工程,在潮流能资源富集区域,支持将潮流能发电作为沿海地区及海岛绿色能源补充解决方案之一。比如,在浙江舟山“奋进号”的基础上,分阶段启动建设百兆瓦级潮流能规模化利用重点工程。二是推进波浪能规模化利用。在现有“舟山号”“长山号”“南鲲号”“华清号”波浪能发电机组的基础上,继续稳步推进建设兆瓦级波浪能规模化试点工程;同时,鼓励海上风电场配套开发波浪能。

温差能资源综合利用上,在中国地质调查局20千瓦温差能发电机组的工作基础上,我国将继续支持在温差能资源富集区域开展工程建设;同时,支持在海岛建设海洋能多能互补电站,实现向海岛及附近海域持续稳定供电,缓解海岛居民用电短缺,提升海岛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古妩介绍,接下来我国将聚焦海洋能规模化利用,培育打造海洋领域新质生产力,促进海洋能新技术、新模式发展,推动海洋能与各类海上生产活动融合发展,拓展海洋能应用场景,提高海洋能开发利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旨在“积极构建安全可靠的海上新型能源体系,为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 杨舒 通讯员 刘祎涵)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全国首个人参科技小院集群在吉林... 原标题:全国首个人参科技小院集群在吉林启动建设5月22日,记者从吉林农业大学获悉,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
《教育强国——土木建筑类大学行... 人民网北京5月22日电 日前,新时代土木建筑类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大会在北京建筑大学召开。会上,《教育强...
在这所学校,“生态绿”成为新潮... 原标题:在这所学校,“生态绿”成为新潮流   初夏时节,湖南理工学院的一场特殊的党员教育活动在长江边...
大规模人群非接触式高精度房颤诊... 原标题:大规模人群非接触式高精度房颤诊断实现  记者22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陈彦教授研究团...
西北工业大学与西安工业大学签署... 人民网北京5月22日电 (记者李昉)为进一步探索“双一流”建设高校与省属高校对口帮扶机制,近日,西北...
全面推进数智技术赋能教育变革 原标题:【光明论坛】全面推进数智技术赋能教育变革通过水下机器人作业虚仿实践平台,船舶工程专业的学生可...
武汉大学举办於可训小说创作研...   本报电(记者张鹏禹)近日,“於可训小说创作研讨会”在武汉大学举办。活动由武汉大学文学院主办,武汉...
氯硅烷精馏提纯工艺点“石”成“... 原标题:氯硅烷精馏提纯工艺点“石”成“金”记者日前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化工学院科研团队将矿石中的硅元...
新职业涌现 新赛道开辟(四...   搭配服装、布置场景,旅游的乐趣和明媚的心情,在清脆的快门声中被相机记录下来,化作朋友圈的九宫格…...
林业院校校长齐聚北林大 共话林... 人民网北京5月19日电 日前,以“践行教育强国战略 林业教育的创新与突破”为主题的第六届全国林业院校...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人民网北京5月21日电 日前,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研讨会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举行。来自北...
最新观测数据揭示银河系古老天体... 原标题:最新观测数据揭示银河系古老天体“秘密”  近日,清华大学李菂团队联合意大利、澳大利亚、德国等...
新型基因编辑工具精准嵌入完整基... 原标题:新型基因编辑工具精准嵌入完整基因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与哈佛大学博德研究所刘如谦团队联合哥伦比...
全球首例人类膀胱移植手术成功 原标题:全球首例人类膀胱移植手术成功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健康中心和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的外科医...
人形机器人能否走进千家万户 原标题:人形机器人能否走进千家万户 从泰山上执行垃圾清运任务的“机器狗”,到春晚舞台上扭秧歌的人形机...
科学家成功解析全球雪豹遗传结构 原标题:科学家成功解析全球雪豹遗传结构  记者5月19日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胡义波...
大连理工大学:年轻双手传承古老... 原标题:大连理工大学:年轻双手传承古老技艺“满族刺绣实用性很强,在日常生活用品和服饰上随处可见,其中...
探秘细胞再生,“生物界孙悟空”... 原标题:探秘细胞再生,“生物界孙悟空”飞入太空前段时间成功发射的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有一些“神秘乘客”...
首届“中社杯”全国大学生社会服... 人民网北京5月20日电 (记者李依环)16日-18日,首届“中社杯”全国大学生社会服务实践技能大赛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 人民网北京5月19日电 (记者孙竞)近日,教育部组织中国人民大学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