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规模化开发利用正当其时
创始人
2025-03-06 19:03:27
0

原标题:海洋能规模化开发利用正当其时

浩瀚海洋,汹涌澎湃,潮起潮落。科学研究发现,将海洋中蕴含的巨大能量收集转化、开发利用,就可以用于发电等——这样的能源被称为海洋能。

近日,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能源局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聚焦我国海洋能规模化利用,提出力争到2030年,海洋能装机规模达到40万千瓦,建成一批海岛多能互补电力系统和海洋能规模化示范工程,海洋能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丰富,形成系列高效、稳定、经济的海洋能技术装备产品,培育一批具有较强技术研发能力和全球竞争力的海洋能规模化开发利用企业。

海洋能开发潜力大、可再生

为什么要开发海洋能?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司长古妩介绍,海洋能是重要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具体包括潮差能、潮流能、波浪能、温差能和盐差能等。“海洋能开发利用有利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古妩说。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告诉记者,我国海岸线长,海洋国土面积大,海洋能资源禀赋好,待开发潜力大。同时,我国沿海省份电力尤其是绿电需求大,海洋能靠近电力负荷中心。未来,在陆地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开发利用海洋能,对于缓解东部沿海地区、海岛和深远海用能短缺以及推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具有积极作用。

“海洋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产业进一步发展,可以有效促进海洋装备制造、特种材料、交通运输、海水养殖、海洋防腐、海洋工程、电力配送、海水综合利用等一大批上下游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不仅可为沿海地区能源结构调整提供补充,还可为当地海洋产业升级提供新动能,对提升海洋经济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助力‘双碳’目标、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主任、党委书记彭伟说。

开发利用总体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我国高度重视海洋能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中国的海洋能科技创新、装备测试和工程示范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海洋能开发利用总体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基础科研方面,“十四五”期间,科研人员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技术”重点专项中持续开展海洋能开发利用布局,重点聚焦潮汐、潮流、波浪能高效转换技术和样机开展攻关研究。2024年,中国科学院设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先导专项,聚焦海岛建设开发能源短缺难题,开展波风光储多能互补供电关键技术攻关,为进一步优化海岛能源结构提供技术支撑。

彭伟介绍,在应用开发上,浙江江厦潮汐试验电站已实现商业化运行40余年,累计并网发电超2.5亿度。2022年,我国首台兆瓦级潮流能发电机组“奋进号”成功投运,截至目前,新机组并网发电超450万度,创我国单机新高。同时,波浪能利用也取得新突破,在海岛能源保障、深水养殖、海上设备供电等多个领域开展示范应用,创造多项“全球首次”。2023年,全球装机容量最大的1兆瓦“南鲲号”漂浮式波浪能平台成功并入海岛电网。

为什么要进行规模化利用?“规模化正是推动海洋能开发成本下降的最有效路径。”彭伟说,立足海洋能资源特性,我国先后布局实施了一批潮流能、波浪能规模化示范工程项目。截至目前,中国波浪能、潮流能、潮差能运行装机规模分别居全球第一、第二和第三,海洋能装备与国际先进水平基本同步,积累了较丰富的工程技术经验,为实现规模化利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着重布局海洋能规范示范工程

海洋能的规模化利用如何开展?《指导意见》提出“科学核算,规划引领”的发展原则,要求分类分区开展海洋能资源调查和潜力核算,明晰资源分布,立足资源禀赋条件,适度前瞻预留发展空间,提升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在示范工程建设方面,《指导意见》着重从各能种的规模化示范工程上进行布局。古妩介绍,一是实施百兆瓦级潮流能重点工程,在潮流能资源富集区域,支持将潮流能发电作为沿海地区及海岛绿色能源补充解决方案之一。比如,在浙江舟山“奋进号”的基础上,分阶段启动建设百兆瓦级潮流能规模化利用重点工程。二是推进波浪能规模化利用。在现有“舟山号”“长山号”“南鲲号”“华清号”波浪能发电机组的基础上,继续稳步推进建设兆瓦级波浪能规模化试点工程;同时,鼓励海上风电场配套开发波浪能。

温差能资源综合利用上,在中国地质调查局20千瓦温差能发电机组的工作基础上,我国将继续支持在温差能资源富集区域开展工程建设;同时,支持在海岛建设海洋能多能互补电站,实现向海岛及附近海域持续稳定供电,缓解海岛居民用电短缺,提升海岛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古妩介绍,接下来我国将聚焦海洋能规模化利用,培育打造海洋领域新质生产力,促进海洋能新技术、新模式发展,推动海洋能与各类海上生产活动融合发展,拓展海洋能应用场景,提高海洋能开发利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旨在“积极构建安全可靠的海上新型能源体系,为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 杨舒 通讯员 刘祎涵)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高职院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改革探... □ 张 楠 产教融合教育模式的兴起,针对性解决了传统教学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问题,强调通过加强高职院校...
川北医学院通报“逆天学术履历”... 7月17日下午,川北医学院专项工作组发布情况通报,全文如下: 近日,我校学生罗某某的科研情况受...
北京市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现场会... 本报讯(记者 陈明)近日,北京市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现场会暨海淀区推进“教联体”育人新模式研讨会在中关...
浙江新增2所新大学!和普通大学... 日前,浙江省政府印发通知,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设立杭州职业技术大学,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设立...
“重学”是旨向 “育能”是目的 在山东省东营市清风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堂上,学生正围绕“半”字组词。教师借助思维导图让学生思考表示时间...
“公参民”学校转公记 一个月前,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发布的《罗湖区2025年小学一年级学位申请指南》引发全城热议:百仕...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首批毕业生有... 中新网北京7月16日电(周昕)记者15日从教育部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启动三年以...
盛世清北:清华社会科学学院政治... 盛世清北专注清北硕博辅导十余年,凭借对清华大学考研真题的深入剖析、对命题规律的精准把握以及无数成功辅...
延边:教育事业十年发展成就斐然... 央广网长春7月17日消息(记者张学龙)为改善办学条件,2015年以来,延边州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保障力度...
南开大学在津投档分数线确定! 南开大学2025年 在津本科普通批投档分数线公布 在天津预计共录取620人 “物理+化学”组 工科、...
毕业即月薪过万的本科生不足10... 大学毕业生薪资收入的话题备受关注。刚毕业就能拿高薪的毕业生到底有多少?哪些职业人群收入相对更高呢? ...
家有大学新生必看!2025高校... 当前,全国各地陆续开启高考招生录取工作,部分高校录取通知书已经开始寄出,莘莘学子即将奔赴心仪的高校。...
山东枣庄一中援疆教师胡乐香:助... “感谢胡老师一年来的关心与帮助,如果没有您的悉心教导,我可能不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近日,家住新疆乌...
今年考研人数真的变少了吗?数据... 择校福利: 最近后台私聊择校的越来越多了,老师打算从今天开始,每天帮10名同学分析择校,尽我所能帮大...
菏泽市高二语文联考阅卷报告 菏泽市高二语文联考阅卷报告 4题阅卷报告 1.原题呈现: 科学论文发表时,一般都有提要或摘要,可以让...
大连市教育局关于领取2025年... 根据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安排,现将领取大连市2025年春季教师资格证书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发证对象 ...
思政课,不止四十五分钟(师说) 什么样的思政课和教师受学生喜爱?从教15年,我的感受是:思政课既要把道理讲明白,也要把人心讲热乎,既...
3年来,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取得... 自2022年起,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等九部门启动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这项高端人才自主培养的“国...
从“专业”到“项目”:高校人才... 对于即将迈入大学校园的“准新生”来说,这无疑是个全新的机遇—— 近日,复旦大学发布面向2025级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