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界”改革 建设新文科(科教视界)
创始人
2025-03-17 09:02:56
0

  “文科倒闭潮”似乎又添“新证”——复旦大学要动“大手术”,将文科招生比例从百分之三四十降到百分之二十。乍看刺眼,细究方知此非孤例,但绝非一般理解上的“弃文从理(工)”。

  日前,该校校长金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是复旦“教育教学3.0版”改革一环。自从1952年院系调整,复旦成文理综合高校;再到2000年合并医科,三足鼎立;直至今朝再推“四轮驱动”,文理医工并进,复旦大学的学科改革一直在路上,而且是与国家整体教育改革、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相匹配的。此次所谓“削文”,实为学科结构之优化升级,符合教育改革逻辑——现有文科教师占比近四成,诚如金力所言:“一个大学不能为了满足老师的工作量,就决定它的办学方向,这个是错的。”

  复旦此举,热议四起。不过放眼全球,文科收缩并非“中国特色”。

  2024年,美国哈佛大学本科生学院取消了至少30门课程,涉及20多个系,大多是文科专业;同一年,英国肯特大学宣布逐步淘汰6个学科领域的课程,包括艺术史、人类学、健康与社会关怀、新闻学、音乐与音频技术、哲学和宗教研究;甚至早在10年前,日本国立大学就开始“去文科化”了。国内亦不例外,新闻很多,兹不赘述。

  究其根源,时代使然。这些年来,人工智能革命正在重塑就业市场。ChatGPT写文案、DeepL当翻译、DeepSeek作论文,使得很多文科岗位式微,甚至面临被替代的前景。智联招聘日前发布的《2025年春招市场行业周报(第一期)》显示,春招首周,人工智能行业求职人数同比增速达33.4%,位居行业第一;人工智能工程师的求职增速达69.6%,位居职业榜首,平均招聘月薪超过2万元。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传统文科生求职难。高校如船,须随风向调帆,调整专业设置是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

  如此一来,岂不是坐实了“文科无用论”?换个角度看,文科招生比例下降,未必是悲歌,或者说经过阵痛之后,我们又会听到“阿佤人民唱新歌”。

  消极者担忧的是,人文精神或将凋零。对此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了,不必杞人忧天。而且文科的进黜,与人文精神的兴退,也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2000多年前,那时中国的君子要学六门学科——礼、乐、射、御、书、数。硬套的话,礼乐和书法是文科;射箭驾车需要掌握一些技术和工艺,勉强称得上工科;数是数术,算是理科的意思吧。这么一看,我国最早的“高等教育”已经是兼综文理工了。而人文精神恰恰在这一时期,也就是先秦时期大爆发,成就了轴心时代的伟业。后来读书人死磕四书五经,倒是纯文科,社会思潮却长期停滞不前,人文精神受到极大禁锢。再后来,德先生、赛先生来了,文科比重再次下降,中国社会反而迎来新生。

  再把目光转到今天,解剖复旦这只“麻雀”就会发现,此番“削量”实为“提质”。该校党委书记裘新称,文科仍是旗帜、是优势,只不过将加快新文科建设,强化提炼理论的能力,基于实证研究作出精深管用的阐释。也就是说,此变将倒逼文科革新。未来,或者历史学会引入数字人文,法学将拥抱AI判例分析,哲学则探索认知科学——此谓“新文科”。目前复旦116门AI课程,皆与专业相结合,非纯技术课。由此可知,文科不死,只是不断涅槃重生。

  学科调整,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焦虑的文科生,而出路唯在“破界”。其一,拥抱新技术,借新工具突围,新闻系用算法写稿,社会学以大数据建模。其二,交叉赋能,“数智+法律”“AI+艺术”,复合型人才最抢手。其三,深耕精品。哲学、历史若做到顶尖水准,仍可成为大家,文科老根不光不会动摇,还能发出新枝叶。

  正如复旦民间校训“自由而无用”所言,“无用”恰是“大用”。但“无用”不等于无为,要成就“大用”,文科生必须练就批判思维,升级文化洞察力。所以,今后上大学选文科,实际上选的是“元能力”。

  变者恒常,文脉不息。改革如园林修剪,去冗枝,催新芽。复旦此次文科改革只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不让“项目等钱” 确保“学... 浏阳河畔,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东校区项目工地施工正酣。“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对一期项目支持5000万元...
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发... 本报北京3月31日电 (记者谷业凯)第十四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日前在北京颁奖。中国科学院院士...
我科学家研制出毫秒级可集成量子... 3月31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光灿团队的李传锋、周宗...
研究生复试招录改革走向多样化 原标题:研究生复试招录改革走向多样化2024年3月,浙江中医药大学应届毕业生邓楠(化名)以425分的...
2025年山西科技工作重点开展... 3月28日,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召开2025年科技工作会议。据介绍,2024年,山西省科技系统全面落实省...
遵循科学世界观方法论 扎实推进... 原标题:遵循科学世界观方法论 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近期...
抓早抓小抓关键 保护好孩子视力 原标题:抓早抓小抓关键 保护好孩子视力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更是感知外部世界的重要通道。然而,当前中国青...
教育部:有序实现2027和20... 人民网北京3月31日电 (记者郝孟佳)今天,教育部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
共筑安全防线 护航青春成长   校园安全连着千家万户,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石。保障孩子们的安全与健康,助力他...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两项重要指数 人民网北京3月31日电 (记者郝孟佳)28日,“人大指数”2025年3月发布会举行,会上先后发布了“...
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人“通通”迭代... 原标题: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人“通通”迭代升级  “大家好,我叫‘通通’,今年我已经成长到5岁啦!”在3...
甘肃启动2025年思政教育主题... 原标题:甘肃启动2025年思政教育主题实践活动30日,甘肃省启动以“清明祭英烈 重走长征路”为主题的...
太赫兹成像“透视”小鼠耳蜗 原标题:太赫兹成像“透视”小鼠耳蜗近日发表在《光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称,日本早稻田大学、神户大学和大...
北交大举办“美创未来”培知美育... 人民网北京3月29日电 (记者孙竞)28日,“美创未来”培知美育教学成果双年展暨首都高校美育学术论坛...
微型磁性机器人可在人体内“虚拟... 原标题:微型磁性机器人可在人体内“虚拟活检”英国利兹大学工程师开发了一款创新性的微型磁性机器人。它能...
新材料可精准识别海水铀 原标题:新材料可精准识别海水铀记者26日从兰州大学获悉,该校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团队近日成功研发出...
我国将连续三年开展大规模职业技... 原标题:我国将连续三年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
湖北发布战略人才“十百千万”...   本报武汉3月26日电 (记者田豆豆)近日,《湖北省战略人才力量“十百千万”行动方案》发布,提出...
技能照亮前程 劳动创造未来 原标题:技能照亮前程 劳动创造未来   职业技能培训对劳动者提技增收、缓解就业矛盾意义重大。党中央、...
“内卷式”竞争为啥不可取?(...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写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最近常看到部门地方、行业企业反“内卷”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