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建设个性化校本课程
创始人
2025-03-18 08:41:54
0

原标题:聚焦核心素养,建设个性化校本课程

近年来,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支撑起了我国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大厦,有效促进了课程决策的民主化和课程结构的多元化,推动基础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地发展。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背景下,总结我国校本课程建设历程,提炼有益经验,反思实践问题,对于开创课程育人新局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一词最早是在1973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举办的国际课程研讨会上提出的。我国学者随后引入这一概念,并赋予其丰富的本土内涵。20世纪90年代起,众多学校开展课程革新的本土实践,成为我国校本课程建设的先行者。20多年来,校本课程在广泛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规范与制度,不仅推动学校的课程实践,也支持了课程政策的迭代建构和课程学术的持续深化。

从一个简单的“舶来概念”到当前成为课程育人的重要力量,校本课程历经了政策、学理、实践反复交互的本土自主建构之路。

在校本课程建设中积累宝贵经验

经过20余年的校本课程建设,我国校本课程已经从一个概念、一项政策、一种试验性探索,走向了每一所学校的教学实践。这一历程中积累的重要经验,极大地提升了校本课程建设的质量。

国家方案引领。我国校本课程建设的一大经验就是依托课程方案的逐级转化引领进行统筹设计和实施。从国家课程方案中强调校本课程建设的总体要求,到各省级课程实施办法根据各省省情部署校本课程推进工作,再到学校编制课程实施方案明确校本课程的具体科目与课时安排等,校本课程在三级课程方案的引领下,既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又通过方案管理的民主赋权极大激发了一线学校的创造性和活力,为我国校本课程“遍地开花”奠定了有效的机制基础。

整合理念凸显。整合建设是校本课程的一大特色。其一是文化整合。校本课程往往扎根于地方文化特色和学校办学理念,是学校教育哲学在课程建设上的校本化表达。例如,杭州市笕桥小学坚持“让每一个学生展开梦想的翅膀”的办学理念,建构了“丰翼校本课程”,作为推进学校特色化办学的重要抓手。其二是“五育”融合。各学校在推进校本课程建设中注重以此为抓手推进“五育”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以“‘五育’并举提升素养,立人课程绽放精彩”作为校本课程建设的重要理念,以校本课程为抓手,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

实施方式创新。在校本课程实践中,中小学注重推进教学、教研组织形式创新,从而为课程育人增添活力。例如,济南高新区东城逸家小学以校本课程实施为契机,打破传统班级授课制,实行走班制教学,化“行政班级”为“活动班级”,探索出“学校少年宫”发展新模式。同时,校本课程在实践中还往往成为校本教研的重要抓手。例如,成都七中东校的校本课程积累了一套成熟经验,既注重评价反馈,组织学生评选出最受欢迎的校本选修课程并颁发证书,又通过新学期校本选修课启动仪式,鼓励开课老师设计课程宣传海报,并分享教学经验。

信息技术赋能。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今天,很多校本课程建设很注重信息技术赋能,将人工智能嵌入选课系统、课程内容、教学过程、课堂评价等环节,在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有效地催生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及评价改革。

校本课程建设指向课程育人

20余年校本课程建设的成就值得肯定,但教育强国建设呼唤更优质的校本课程,以更好支撑课程育人目标的实现。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校本课程的制度建设、学理研究和实践探索,持续推动校本课程高质量育人,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有力的课程支撑和人才保障。

聚焦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当前的实践中,将校本课程视为点缀的情况并不罕见,管理上只管“有没有”而不关注“质量高不高”,实施上摆样子走过场,或追求形式上的热闹,不真正关注其对学生素养发展的价值。在新课程背景下,核心素养已成为课程目标的核心,必须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充分认识校本课程在促进学生素养全面提升上的价值,引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强化课程规范,合理建设校本课程。尽管校本课程已经成为中小学的普遍实践,但现实中依然存在课程设置不够规范的情况,典型表现之一是校本课程课时被挤占。课程育人不仅要求每一门课程都要将价值定位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更强调课程作为一个体系的整体协同育人功能。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拓展和有益补充,校本课程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规范设置,不能随意不开或缺课时,更不能徒有虚名。

注重需求分析,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在“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共同目标引领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是校本课程的核心价值追求。但在学校的具体实践中,校本课程有时会成为基于学校特色追求的另一种“一刀切”课程、基于校长个人倾向的“校长课程”,或基于教师意愿的“教师课程”,这显然背离了校本课程建设的初衷。校本课程建设须回归学生立场,倾听学生的声音,准确把握学生的真实需求,乃至基于对社会发展趋势的把握引领学生需求,进而打造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高质量校本课程。

(作者:崔允漷,系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不让“项目等钱” 确保“学... 浏阳河畔,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东校区项目工地施工正酣。“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对一期项目支持5000万元...
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发... 本报北京3月31日电 (记者谷业凯)第十四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日前在北京颁奖。中国科学院院士...
我科学家研制出毫秒级可集成量子... 3月31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光灿团队的李传锋、周宗...
研究生复试招录改革走向多样化 原标题:研究生复试招录改革走向多样化2024年3月,浙江中医药大学应届毕业生邓楠(化名)以425分的...
2025年山西科技工作重点开展... 3月28日,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召开2025年科技工作会议。据介绍,2024年,山西省科技系统全面落实省...
遵循科学世界观方法论 扎实推进... 原标题:遵循科学世界观方法论 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近期...
抓早抓小抓关键 保护好孩子视力 原标题:抓早抓小抓关键 保护好孩子视力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更是感知外部世界的重要通道。然而,当前中国青...
教育部:有序实现2027和20... 人民网北京3月31日电 (记者郝孟佳)今天,教育部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
共筑安全防线 护航青春成长   校园安全连着千家万户,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石。保障孩子们的安全与健康,助力他...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两项重要指数 人民网北京3月31日电 (记者郝孟佳)28日,“人大指数”2025年3月发布会举行,会上先后发布了“...
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人“通通”迭代... 原标题: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人“通通”迭代升级  “大家好,我叫‘通通’,今年我已经成长到5岁啦!”在3...
甘肃启动2025年思政教育主题... 原标题:甘肃启动2025年思政教育主题实践活动30日,甘肃省启动以“清明祭英烈 重走长征路”为主题的...
太赫兹成像“透视”小鼠耳蜗 原标题:太赫兹成像“透视”小鼠耳蜗近日发表在《光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称,日本早稻田大学、神户大学和大...
北交大举办“美创未来”培知美育... 人民网北京3月29日电 (记者孙竞)28日,“美创未来”培知美育教学成果双年展暨首都高校美育学术论坛...
微型磁性机器人可在人体内“虚拟... 原标题:微型磁性机器人可在人体内“虚拟活检”英国利兹大学工程师开发了一款创新性的微型磁性机器人。它能...
新材料可精准识别海水铀 原标题:新材料可精准识别海水铀记者26日从兰州大学获悉,该校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团队近日成功研发出...
我国将连续三年开展大规模职业技... 原标题:我国将连续三年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
湖北发布战略人才“十百千万”...   本报武汉3月26日电 (记者田豆豆)近日,《湖北省战略人才力量“十百千万”行动方案》发布,提出...
技能照亮前程 劳动创造未来 原标题:技能照亮前程 劳动创造未来   职业技能培训对劳动者提技增收、缓解就业矛盾意义重大。党中央、...
“内卷式”竞争为啥不可取?(...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写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最近常看到部门地方、行业企业反“内卷”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