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员:奔忙在希望的田野上
创始人
2025-03-20 09:22:06
0

  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3月,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千亩生态茶园生机盎然,蛰伏蓄势了一冬的小鲜叶吐露出新绿,层层叠叠镶嵌在绿水青山间。

  “再过1个月左右,茶园里就要套种大豆了,这些大豆将转化为优质的绿肥,为茶树提供养分。”望着满园新绿,茶农杨文春感慨道,茶叶长势喜人,不仅得益于自然生态环境,更离不开科技特派员(“科特派”)的科学指导。

  2015年,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廖红教授和团队在武夷山茶叶种植区实地调查分析研究,为高效生态茶园建设开“药方”:通过套种大豆、油菜,减少化肥使用、增加土壤肥力,同时有效防治病虫害,带动茶农增收。

  “我们的茶园产茶量从亩产六七百斤上升到八九百斤。”向科技特派员取经之后,杨文春也成了一名“乡土科特派”。他牵头成立星村茶业专业合作社,推广燕子窠生态茶园种植模式,目前合作社茶园规模已达4000多亩,年产生态茶15万多公斤、利润700多万元,社员收入平均增加20%。

  乡村全面振兴,关键在人。1999年2月,武夷山市首批22名“科特派”开启了科技下乡之路,历经20多年探索实践,武夷山市已先后选认2000余人次“科特派”,开展科技服务工作。“科特派”让科技像种子般在广袤田野生根发芽,架通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桥梁。

  团队服务向全产业链拓展

  “镜头拉近一点,这里可以拍一个场景特写,镜头往前推,这个画面可以用对称构图来突出主题。”在武夷山市在园野兰业电商实训基地里,“科特派”赖小金正在指导农户拍摄短视频。

  2023年,武夷山市通过科技招商引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赵志军博士团队,对当地的岚谷熏鹅传统工艺进行营养与风味数字化研究,通过提高常温常保状态下保鲜的技术,延长武夷熏鹅的保鲜时间,做出更适合大众口味的熏鹅。

  2024年8月,同济大学博士杨贵庆教授乡村振兴科特派专家工作站落地星村镇,团队项目也在星村镇桐木村生根,立足当地独特的资源禀赋和环境条件,工作站在地指导桐木村进行乡村规划建设,激发乡村文化新活力。

  一片叶、一只鹅、一尾鱼、一根竹、一枝花……科技赋能下的特色产业遍地开花,“科特派”队伍不仅送来了智慧农业的“金钥匙”,更培育出懂技术、善经营的“田秀才”。从选育良种到精深加工,从冷链物流到品牌打造,科技链条贯穿全产业链,让绿水青山真正化作金山银山。

  在巩固传统“科特派”队伍的基础上,武夷山市持续统筹发挥高端人才、现有研发力量、优秀本土人才、当地农户作用,形成由单枪匹马向团队式服务转变,由服务单个企业向服务整个产业链拓展,由服务一产向服务二产、三产延伸的模式。

  催生乡村更多精彩蝶变

  通过科技特派员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推乡村全面振兴,面对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新要求,如何更好地引才、用才,武夷山市不断进行新探索。

  “我当‘科特派’20多年,一辈子只干一件事,就是专心研究‘这片叶子’。”武夷山市茶叶科学研究所农艺师徐茂兴回忆起成为“科特派”的情景时,很是感慨。

  “科特派”下乡后,先前的待遇、工资、职务等都不变,还能优先晋级提拔,技术人员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专心地做好一件事情。在徐茂兴看来,这为科技人才下乡解除了后顾之忧。

  “科特派”与农民或企业建立利益共同体,这也是武夷山市引才留才的一个举措。

  2020年,武夷山大美五夫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与武夷山职业学院教师虞淑贞签订了科技特派员利益共同体技术服务协议书,虞淑贞作为科技特派员以技术入股合作社。

  大美五夫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负责人陈金铃算了笔账:公司当年纯收入7.75万元;按照协议,虞淑贞可拿到纯利润的3%,即2325元分红。“说实话,虞老师给我们的帮助,价值远远高于这2000多元。”陈金铃说。

  近年来,武夷山市持续深化“科特派”制度,建立各类科技特派员工作站59个、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189个;成立科技特派员服务中心,形成完善的“科特派”管理体系,每年列支500万元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项目资金和创业风险投资基金,用于支持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采取机关“派”、高校“引”、基层“培”等方式,把“科特派”选派建立在乡村全面振兴产业链上,选准真正具备专业职称、具有专业技术的人员,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新时期“科特派”队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端人才和团队投身到武夷山市“科特派”工作中,支持各个产业发展。“面向未来,武夷山市将持续做好‘总结、完善、巩固、坚持’四篇文章,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不断深化拓展,期待更多‘科特派’到农村广阔天地施展才华,为乡村全面振兴插上科技‘翅膀’,催生更多精彩蝶变。”武夷山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李茜参与采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不让“项目等钱” 确保“学... 浏阳河畔,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东校区项目工地施工正酣。“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对一期项目支持5000万元...
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发... 本报北京3月31日电 (记者谷业凯)第十四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日前在北京颁奖。中国科学院院士...
我科学家研制出毫秒级可集成量子... 3月31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光灿团队的李传锋、周宗...
研究生复试招录改革走向多样化 原标题:研究生复试招录改革走向多样化2024年3月,浙江中医药大学应届毕业生邓楠(化名)以425分的...
2025年山西科技工作重点开展... 3月28日,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召开2025年科技工作会议。据介绍,2024年,山西省科技系统全面落实省...
遵循科学世界观方法论 扎实推进... 原标题:遵循科学世界观方法论 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近期...
抓早抓小抓关键 保护好孩子视力 原标题:抓早抓小抓关键 保护好孩子视力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更是感知外部世界的重要通道。然而,当前中国青...
教育部:有序实现2027和20... 人民网北京3月31日电 (记者郝孟佳)今天,教育部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
共筑安全防线 护航青春成长   校园安全连着千家万户,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石。保障孩子们的安全与健康,助力他...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两项重要指数 人民网北京3月31日电 (记者郝孟佳)28日,“人大指数”2025年3月发布会举行,会上先后发布了“...
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人“通通”迭代... 原标题: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人“通通”迭代升级  “大家好,我叫‘通通’,今年我已经成长到5岁啦!”在3...
甘肃启动2025年思政教育主题... 原标题:甘肃启动2025年思政教育主题实践活动30日,甘肃省启动以“清明祭英烈 重走长征路”为主题的...
太赫兹成像“透视”小鼠耳蜗 原标题:太赫兹成像“透视”小鼠耳蜗近日发表在《光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称,日本早稻田大学、神户大学和大...
北交大举办“美创未来”培知美育... 人民网北京3月29日电 (记者孙竞)28日,“美创未来”培知美育教学成果双年展暨首都高校美育学术论坛...
微型磁性机器人可在人体内“虚拟... 原标题:微型磁性机器人可在人体内“虚拟活检”英国利兹大学工程师开发了一款创新性的微型磁性机器人。它能...
新材料可精准识别海水铀 原标题:新材料可精准识别海水铀记者26日从兰州大学获悉,该校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团队近日成功研发出...
我国将连续三年开展大规模职业技... 原标题:我国将连续三年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
湖北发布战略人才“十百千万”...   本报武汉3月26日电 (记者田豆豆)近日,《湖北省战略人才力量“十百千万”行动方案》发布,提出...
技能照亮前程 劳动创造未来 原标题:技能照亮前程 劳动创造未来   职业技能培训对劳动者提技增收、缓解就业矛盾意义重大。党中央、...
“内卷式”竞争为啥不可取?(...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写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最近常看到部门地方、行业企业反“内卷”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