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名 创未来之光
创始人
2025-04-30 09:01:21
0

原标题:以青春之名 创未来之光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北1-3展厅内,一场属于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创新交响曲”正徐徐奏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联合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承办的“青春之歌——全国大学生创新成果展”于4月29日拉开帷幕。

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家展览”2025年度的首展,此次成果展聚焦“科技新星”“青春奉献”“家国情怀”三大维度,有百余项成果整齐而列,全景式呈现新时代青年的创新图景。

以青春之力拓展创新边界

青年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一走入展厅,就能感受到当代中国大学生蓬勃的创新活力迎面而来。他们在量子计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和先进材料等多个前沿科技领域取得瞩目成就。

瞧,展厅一角,一台白灰配色的机器狗——四足机器人立于展台上,身后屏幕循环播放着它稳步前行的画面。这是由浙江大学学生团队研发的“云深处绝影”系列四足机器人——机身规模不大,却搭载了自主研发的关节、控制系统与领先算法,能够行走、跳跃、转圈、避障,即便在光线不佳的环境里依旧能自主导航及作业。如今,这款“机器狗”已与国家电网合作,在高压变电站执行无人巡检任务,有效提高检测效率,保障工作人员生命安全。

展厅另一侧,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团队设计的“哪吒”系列海空跨域无人航行器,凭借其亮眼的黄黑色外观吸引了众人注意。作为全球首个“海空一体”跨域航行器平台,“哪吒”就像神话中讲述的一般,“上天入海,飞潜合一”,在海洋探测、海洋工程建设、海洋资源开发以及国防建设等领域都具有重要价值。据项目负责人吕晨昕介绍,该项目目前已完成核心技术中试落地,有望推进更大规模的试验及应用。

“以前总觉得科技离生活很远,现在越来越感到它们就在身边。”一位带孩子观展的母亲感慨。观众跟随着导览观展,人群里时不时地发出小声惊呼。这一声声惊呼,是对前沿技术的赞叹,更是对青年蓬勃创新能力的致敬。

以青春之智破解行业之困

青年的创新能力不仅体现在对多个领域边界的开拓,更蕴藏在对行业发展瓶颈的精准突围中。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双碳”目标驱动下,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退役锂电池的规模化处理成为行业焦点。因此,“退役锂电池全量资源循环技术及产业化”项目应运而生。华北电力大学学生团队自研技术与设备,实现锂、钴、镍等材料的高效分离。目前,设备综合回收率超98%,并已落地投产,为行业及社会开辟了一条高效的资源再生路径。项目负责人张镇西的展望背后,不仅是看见“循环经济”价值的敏锐眼光,更是敢想敢干的青年担当。

科技难题需要突破,文化传承也亟须创新助力。由内蒙古大学学生团队研制的“复杂文字古籍文献数字化一站式解决方案”,集全自动翻页扫描机器人、少数民族文字识别技术及数字化平台于一体,在简化少数民族语言古籍数字化流程的同时,还显著提高了转换准确率。谈到初衷,项目负责人欧日乐克坦言:“我是蒙古族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蒙文古籍数字化进程非常慢,而这十分不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所以我想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做些努力。”在他和同学们坚持不懈的迭代更新下,千年史诗终从泛黄书页跃入数字云端。

以青春之光照见人间烟火

作为时代进步的先锋力量,中国的大学生们心怀家国,心系人民。他们以知识与爱心为纽带,将“创新”真正融入民生福祉。

在展厅一隅,一棵橡胶树“拔地而起”,环绕在树干周围的是小巧的黑色机器,一旁的屏幕上正循环播放着机器在橡胶林中精准作业的画面——这是来自海南大学学生团队的“橡‘智’前行”智能割胶机。传统割胶必须在凌晨1到2点进行,胶农非常辛苦,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不愿从事这一行业。项目团队针对传统割胶效率低、从业人员流失严重的痛点,创新设计出柔性固定、螺旋运动与仿形切割三大核心机制,让机器能自动贴合树干,完成深度稳定的割胶作业。据负责人王梓懿介绍,利用这个机器,胶农只需在手机上设定工作时间等信息,即可实现“一键割胶”,且机器割胶深度的精准性还能显著提升割胶效率。机器的电池每次充电可持续使用约3个月,“不伤树、低维护”,为海南橡胶产业注入新活力。

创新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观念。转过一个弯,“憨兜小屋”的展示台上,整齐排列着手工捏制的“哪吒”“敖丙”摆件,旁边还有形状各异的杯子和碗,最底下还摆放着几块晶莹剔透的手工皂——这些都是“憨兜小屋”助力的乡村残疾人及其家庭一同制作的公益文创产品。来自厦门大学学生团队的“憨兜小屋”项目为乡村残疾人搭建起立体就业网络。通过提供14种家庭资产建设方案与24项就业选择,团队已培育出10个残疾人就业品牌。展台上各式各样文创产品和农业产品的背后,是“憨兜小屋”超2000人次的帮扶成果,青春的温暖在人们心中荡漾。

大学生是青春最生动的注脚,他们正用激情与梦想诠释着年轻的力量,用创新与奋斗书写时代的篇章。

(记者 李 韵 通讯员 胡晨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西北工业大学与西安工业大学签署... 人民网北京5月22日电 (记者李昉)为进一步探索“双一流”建设高校与省属高校对口帮扶机制,近日,西北...
全面推进数智技术赋能教育变革 原标题:【光明论坛】全面推进数智技术赋能教育变革通过水下机器人作业虚仿实践平台,船舶工程专业的学生可...
武汉大学举办於可训小说创作研...   本报电(记者张鹏禹)近日,“於可训小说创作研讨会”在武汉大学举办。活动由武汉大学文学院主办,武汉...
氯硅烷精馏提纯工艺点“石”成“... 原标题:氯硅烷精馏提纯工艺点“石”成“金”记者日前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化工学院科研团队将矿石中的硅元...
新职业涌现 新赛道开辟(四...   搭配服装、布置场景,旅游的乐趣和明媚的心情,在清脆的快门声中被相机记录下来,化作朋友圈的九宫格…...
林业院校校长齐聚北林大 共话林... 人民网北京5月19日电 日前,以“践行教育强国战略 林业教育的创新与突破”为主题的第六届全国林业院校...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人民网北京5月21日电 日前,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研讨会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举行。来自北...
最新观测数据揭示银河系古老天体... 原标题:最新观测数据揭示银河系古老天体“秘密”  近日,清华大学李菂团队联合意大利、澳大利亚、德国等...
新型基因编辑工具精准嵌入完整基... 原标题:新型基因编辑工具精准嵌入完整基因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与哈佛大学博德研究所刘如谦团队联合哥伦比...
全球首例人类膀胱移植手术成功 原标题:全球首例人类膀胱移植手术成功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健康中心和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的外科医...
人形机器人能否走进千家万户 原标题:人形机器人能否走进千家万户 从泰山上执行垃圾清运任务的“机器狗”,到春晚舞台上扭秧歌的人形机...
科学家成功解析全球雪豹遗传结构 原标题:科学家成功解析全球雪豹遗传结构  记者5月19日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胡义波...
大连理工大学:年轻双手传承古老... 原标题:大连理工大学:年轻双手传承古老技艺“满族刺绣实用性很强,在日常生活用品和服饰上随处可见,其中...
探秘细胞再生,“生物界孙悟空”... 原标题:探秘细胞再生,“生物界孙悟空”飞入太空前段时间成功发射的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有一些“神秘乘客”...
首届“中社杯”全国大学生社会服... 人民网北京5月20日电 (记者李依环)16日-18日,首届“中社杯”全国大学生社会服务实践技能大赛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 人民网北京5月19日电 (记者孙竞)近日,教育部组织中国人民大学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
第二届首都高质量健康老龄化国际... 人民网北京5月19日电 (记者郝孟佳)18日,第二届首都高质量健康老龄化国际会议在京召开。本届会议以...
中国政法大学召开高素质纪检监察... 人民网北京5月19日电 (记者孙竞)18日,高素质纪检监察人才培养课程建设专家研讨会在中国政法大学召...
我学者提出全新DNA存储系统 原标题:我学者提出全新DNA存储系统记者19日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应用数学中心的吴华明教授团队在DN...
一种小分子可精准阻断细胞凋亡 原标题:一种小分子可精准阻断细胞凋亡  澳大利亚沃尔特和伊丽莎·霍尔医学研究所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小分子...